“应急锦囊”是这样出台的 浙江省政府应急办解读
来源:钱江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4月12日,省政府公开发布《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为何要发布应急预案?它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我省作出哪些方面的举措?昨天,省政府应急办公室向记者披露了出台“应急锦囊”的背景。

  突发事件日益为社会所关注

  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来;2004年,“云娜”台风正面袭击;2005年,5次台风频频光顾;存在区域范围内传播的传染疾病……

  浙江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近年来又加快了城市化和信息化步伐,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存在着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公共安全风险和隐患,公共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影响。

  浙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把它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方面。省委、省政府领导还就一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提出具体意见。

  去年7月中旬至10月初,我省连续遭受“麦莎”、“卡努”等4个强台风正面袭击,19号台风“龙王”也严重影响我省。在组织抗台过程中,省委书记习近平一再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把避免人员伤亡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全力以赴抗台救灾,亲临一线坐镇指挥,终于取得了抗台救灾的全面胜利。

  去年,我国部分省区爆发了禽流感疫情。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书记明确要求全省各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禽流感疫情发生;吕祖善省长作了“构筑五道防线,突出三个重点,加强监督管理”的部署。

  应对突发事件以预防为主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4月12日《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公布,格外引人注目。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预防为主。新年伊始,全省1550万户家庭陆续收到了一本《公众防灾应急手册》。它针对我省常见的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来组织编写,以提高公众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

  随着我省总体应急预案的公布,省政府各有关部门也已编制了48项专项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124个部门预案;各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颁发;市级专项应急预案大部分拟制完成,有的已经下发;县(市、区)级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正在拟制和发布中。

  目前,全省已经设立了16家省级哨点医院和77家县级哨点医院,加强疫情监测,并对疫情依法实施网络直报;11个市和义乌等16个重点县(市)特警队全部组建到位,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为基地的防暴协作网络也已初步建成;杭州市拱墅区规划建设可容纳11000人的紧急避难场所正式挂牌,一期可供7000人使用的场所即将完工。

  -背景新闻

  应急机制初步形成

  目前,我省的应急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高度重视预测、预警和预防,加强联动处置机制建设;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库已基本建成;加强应急资源整合和队伍建设,省级有关部门和一些市也开始着手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和资源库;一些中心城市开始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机制。

  2005年,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等地先后举行了处置较大规模化学品泄漏、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海上搜救、施工建筑物倒塌事故等演练,以及应对禽流感的模拟演习,衢州市与巨化集团公司联合开展了“巨化集团公司重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仿真模拟演习。

  应急管理深入基层

  我省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温岭市大溪镇、椒江区三甲街道的防御台风应急预案做得好,宣传工作进村进户,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户晓;除了秦山核电站、镇海炼化和巨化这些大型企业做了应急预案,丽水等地一批中小企业也制订了应急预案;杭州、温州等地一些学校也制订了一批应急预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如何落实《总体预案》精神并转化为具体措施,是今后的重点所在。为此,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意见》,这在全国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