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调查
来源:济南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发展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日,我们对全市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与市农高区、信息产业局等部门及历城区董家镇、章丘市文祖镇等试点单位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总的感到,近年来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起点较高,服务覆盖面广,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展省城现代农业、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

在机制不顺、网络不全、人才不足等一些问题,亟需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起步较早,1997年就组建了市农业信息中心。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发展农村信息化,不断增加投入,有力地促进了这项事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了设施较为完备的网控中心,开通了山东金农信息网等160多个网站。2002年,山东金农信息网被评为市十大优秀网站之一。2004年,市农业信息中心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村信息化基地”,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技110平台”。

  1、服务网络逐步延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我市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市农业信息中心为载体,按照“政府搭台、部门合唱、网络连通、资源共享”的模式,建设了市农村信息化网控中心,10个县(市)区信息服务平台,选择章丘市文祖镇等10个试点乡镇建设了专门的信息服务站点,并建设开通了中国蔬菜花卉研究网等国家级网站3个,山东农业市场网等省级网站2个,济南市农业网、济南市林业网等市级网站 10多个,历城区董家镇等基层单位网站110个。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市、县、乡三级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2、服务手段逐渐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在办好金农信息网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多种信息化服务手段,丰富信息化服务内容,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1999年,在金农网网刊的基础上办起了金农信息报,每月出版一期,全面系统地提供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2002年,建成开通了中国农业书店网和大型农业图书数据库,实现了图书的网上查询和订购;开办了山东农业技术市场,初步搭建起全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嫁接转化。同时,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完成了一批省市级重点课题,开发建设了关于我市土壤资源、水资源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数据库,建成开通了适合我市的小麦、棉花、玉米作物种植和奶牛养殖四大农业专家系统,为各级农业管理者、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提供了优质快捷的服务。

  3、缩小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提升了农民素质。把信息传送到农民群众,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网络延伸到乡镇后,我市针对大部分群众缺乏接受运用信息能力的实际,组织市农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除开办传授上网基本知识的专题培训班外,还借助农业专家系统和网上培训系统,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实时农情指导,从而增强了农民的信息意识,激发了农民学习上网知识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在获取信息并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同时,拉近了与现代生活方式和科技文明的距离,缩小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提高了自身素质。

  4、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网络延伸到乡镇后,各乡镇特色农产品纷纷上网,许多农民也通过网络收发农产品供求信息,不仅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解决了卖难的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使广大农民真正体会到信息就是财富,尝到了“网上淘金”的甜头。目前全市已涌现出一批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的典型。历城区董家镇是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原来由于市场信息不灵,常年“丰产不丰收”,自镇网站开通后,许多外地客商纷纷通过网上订购草莓,种植户也能够通过市场上的信息大屏幕及时、快捷地掌握全国各地市场行情及供求信息,极大地促进了草莓的种植,去年该镇农民靠种植草莓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平阴县农民张广军通过农业网每年运销苹果1000多吨,纯收入10万元以上。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1、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涉农信息资源分散于相对独立的不同部门,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交叉,缺乏统一协调的信息资源整合管理机制和交互共享渠道,信息服务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2、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信息体系基础设施薄弱,用于硬件建设、网络运行、软件开发和信息采集发布的投入不足,乡镇农技站拥有微机量较少,能上网的更少;大多数村庄、农户缺乏网上沟通手段,信息传输在乡、村、户之间出现“梗阻”。

  3、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服务队伍,现有的农村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全市能够掌握微机操作技能的乡镇农技人员不足300人。

  对策与建议

  农村信息化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农村信息化的初期阶段,作为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各级政府,必须统筹规划,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1、进一步统一思想,搞好农村信息化建设规划。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以信息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着力点,精心谋划,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关部门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尽快研究制定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规划,把它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要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近期工作任务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基层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完备、快捷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带动我市农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2、科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形成农村信息化协作发展机制。农村信息化建设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和多种专业技术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建议成立市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加快我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组织引导和协调管理,建立涉农信息综合平台和互通共享制度,切实避免重复建设。市农业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网络支撑、技术支撑和运转支撑的作用,承担好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行政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切实成为全市农村信息化的枢纽。同时,加快对各部门涉农信息网络资源的规整,按照市建中心、县建平台、乡建网站、村建网页的要求,形成横向协作、上下贯通、高效实用的农村信息化运行体制。

  3、加快推进信息网络进村入户,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农民是农村信息的主要应用者和受益者。随着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信息需求日益迫切。各级应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农村基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宽带和高速农村信息网,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信息化网络格局,彻底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服务对象上,要把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作为重点,通过成功运用和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农户,最终实现信息服务的大众化。在服务内容上,要加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信息开发和应用,增强信息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在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上,要积极推进计算机网络、电视、电台、电话以及农技推广服务等设施手段的有机结合,建立多种信息传输渠道。

  4、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加快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应用和管护都离不开技术开发人才和业务骨干,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尽快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的农村信息化专业队伍。要结合农村远程教育、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金农网校的主阵地作用,实施农村信息员培训工程,重点在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经营大户、农民经纪人和村组干部中培训一批农村信息员,使他们掌握信息收集、传播方法和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发挥好上传民情民意,下播致富信息,沟通供需,活跃农村市场的作用。同时,把农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作为农技人员和乡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培训、推广、考核、聘用相结合的灵活机制,使农村信息化队伍中既有技术服务人才,也有组织、指导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管理人才。

  5、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加大农村信息化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扶持有关部门和行业发展农村信息产业,引导他们围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研发建设相关农村自然资源、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信息、农村科技等方面的数据库,建立一批直接面向农民的先进、实用的农业专家系统和信息咨询系统,开发适应农村经济情况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实现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努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系统RS”技术,建设我市农业和农村“3S”技术平台,为全市农业防火、防汛、防灾提供准确的现代化数字指挥系统,以预防和减少农业自然灾害,发展精准农业、数字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共济南市委政研室农村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