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津 通讯员杨培松朱士琴)近日,记者从淮安市委、市政府召开的2005年度全市交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了解到,淮安市运输管理处荣获“交通行业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是继年初该处荣获淮安市“企业满意处室”称号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连续十年,淮安市运输管理处实现了无职工违法违纪、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无“三乱”现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有害于单位稳定事件发生的“五无”大好局面,在维护全市运输市场秩序、推动淮安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方面,唱响了一曲时代潮头的新歌。 “严”字当头 规范管理 建设一支思想正、作风硬、业务精、纪律严的运政管理队伍是做好新时期运政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此,近年来淮安市运输管理处始终坚持“严”字当头,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努力建设一流队伍。首先是严格管理制度。以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程为抓手,从行业管理基础工作入手,以道路运政业务技术管理系统软件为平台,树立现代行业管理流程,实现工作流程再造,使所有工作程序和行为全部纳入质量体系,整个单位的工作处于一个科学规范的运行过程中,基本实现运管部门的外部形象一致,工作环境整洁,人员素质优化,办事程序规范。其次是严格学习培训。淮安市运管处积极实施“人才建设工程”,在执法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学法规、学电脑、学外语、学普通话”为主要内容的四学活动,通过继续教育、专题讲座和岗位培训进一步推进全处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创新能力。最后是严格工作作风。作风连民心,作风定成败,淮安市运输管理处始终把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紧密联系在遵纪守法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观念和错误认识,开展严格自律、秉公执法专题教育,积极向先进典型学习,建成特色鲜明的教育制度,监督与惩治并重的防腐体系。 勇于创新 成果显著 2005年,淮安市运管处紧密配合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党委重大战略的实施和重点工作的推进,围绕建设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运输市场体系和安全、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提前介入、加快发展,行业形象得到大幅提升。积极引导运输行业的发展,全市公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3512万人次,完成公路货运量2118万吨,完成水路货运量1787万吨,较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以“三项工程”为标志的富民、便民工程顺利实施。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进程加快,全市1441个行政村已通班车1262个,使200多万农民群众告别了乘车难的问题;船型标准化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拆改钢质挂桨机船完工率占省运管局下达年计划的129.6%,有效地提高了航道的通行效率和环境质量,减少了事故,改善了船民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客运站的标准化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参与市政府编制的淮安市“十一五”服务业和物流业发展规划;始终坚持“公交先行”,不断提高公交服务覆盖面,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着力打造平安企业、和谐行业,全市1800多辆营运客车、375辆危货车全部投保了承运人责任险,危货车辆实现了公司化管理,596辆客车、400辆公交车、346辆危货车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或行车记录仪;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打击“黑车、黑线、黑班”和“宰客、甩客、卖客”等严重干扰运输市场秩序、严重侵害运输经营户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经营行为,有效稳定了该市运输市场秩序。 以人为本 推进改革 新举措带来新变化,小窗口温暖大社会。2005年,淮安市运输管理处努力做到以人为本、讲求工作实效,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首先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求便民。在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办证程序、所需材料、办结时限等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大力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确保所有行政许可事项都实行“一站式”受理,限时办结,“阳光”操作;其次创新服务方式,落实服务措施。在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制等五项办公制度的同时,继续推行了“24小时电话预约服务”、重要项目的“帮办制度”、AB岗无缺位服务制度。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积极开展“网上审批”;再次拓宽监督渠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受理网络的同时,该处拓宽了群众监督的渠道,坚持和完善各项公开办事制度,实行“阳光政务”,使群众真正能开展监督,并积极参与“行风热线”等活动,及时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大事重点办,小事快点办,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交待;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该处以领导每周带队督查和月度考核为抓手,加强督查和考核,形成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使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不断提升;推行人性化服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淮安运管针对不同的违章情形,提出若干人性化管理的措施,对部分道路运输轻微违章行为,经教育后放行,免于处罚。这一举措加强和谐运输行业建设,进一步树立运管部门执法的良好形象。做好信访及投诉举报工作,取信百姓。开通了24小时投诉热线“96520”,对于每一个信访、投诉举报都进行充分的调查,认真处理、及时化解矛盾。努力以一流的党风政风行风,创造一流的运管便民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