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东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既是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纲要根据《中共东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编制,是战略性、纲要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五年,我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结合东莞实际,按照“一网两区三张牌”和“一城三创五争先”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实力再上台阶。“十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20.2%,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2182亿元,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经济总量增长预期目标。按常住人口计,人均生产总值3.3万元。财政总收入332亿元,年均增长26.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37亿元,五年翻了1.2番。三次产业比例从2000年的3.2:54.9:41.9调整为1.0:56.5:42.5. 2、经济发展趋向协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24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236亿元,“十五”期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从60.3%提高到70.8%.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3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倍。2005年出口总额409亿美元,五年翻了1.3番。民营经济迅速壮大,规模、质量和竞争能力显著提升。五年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1.36万户,2005年总数达32.2万户,注册资金535.4亿元,私营个体经济缴纳各项税收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18.8%.五年新组建私营集团有限公司44家。

  3、城市面貌出现新变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框架初步拉开,“一网两区”建设初具规模,“五年见新城”目标如期实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虎门港、东部工业园建设加速推进。五年新增公路352公里,新改造公路211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235万吨,新增主变容量2250万千伏安。大力“建城、修路、整山、治水”,实施城市管理强化工程,完善了城市新区功能,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净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综合指标88分,成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市魅力进一步显现。

  4、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改革政府机构和审批制度,完善政务公开机制,促进依法行政。政务信息化初见成效,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务操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推行村(居)民自治。国有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和村改居工作稳步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效。

  5、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东莞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引进广东医学院等高校,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5%.“十五”期间年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66‰和6.11‰,城市居民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以内。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扩大,实行农(居)民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调剂共济能力显著增强,保障群体逐年扩大,2005年底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者合计962.2万人次,五年增长1.4倍。全面推进文化新城建设,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文化活力增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6、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结构明显升级,人民生活跨进宽裕小康阶段。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五年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42元,五年年均增长7.9%.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7.7%,五年下降4.6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2辆,五年增加32辆;城市居民人均住房总使用面积42.7平方米,年均增长6.9%.

  (二)“十一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面临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发展,为我市全面参与国际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发展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向产业高度化方向发展,出现服务业、研究机构转移的新趋势,有利于我市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与此同时,全球局势也存在若干不稳定因素,将影响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出口市场的需求。而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市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受世界经济波动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增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后,将对我市一些制造业和服务业带来冲击。

  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将进入新阶段,国内政治安定,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内在活力增强,为我市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环境。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我市在CEPA和泛珠三角合作的框架下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区域发展格局出现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和境外投资的重心扩散,要素资源争夺日趋激烈,而我市地缘优势、政策优势和领先优势的相对弱化,使得我市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挑战。

  从自身的发展条件看,我们有改革开放20多年快速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有“一城三创五争先”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的正确指导,有改革开放大潮中培养出来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的有力推动,在此基础上,我市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外源型经济持续发展,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市场主体逐渐壮大,经济自主增长和市场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完备和壮大,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已基本成熟,发展环境日趋完善,有利于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相当突出:一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加工型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改变。二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内外源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人才短缺。四是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五是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劳动就业、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社会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深入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战略思路,推进“四项工程”,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设经济强市、文化新城、法治社会、和谐东莞,实现人民生活富裕安康,确保东莞的现代化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二)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五年翻一番,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科技文化全面繁荣,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强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超4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58800元(约合7260美元,按现行汇率1:8.1折算),成为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现代制造业名城和现代服务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协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52:47.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3%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东莞制造”的品牌更加突出,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和名牌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42%,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75以上。把东莞打造成发展快、总量大、结构优、效益好、后劲足的经济强市。

  宜居城市。区域协调和空间整合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一中心多支点的组团式城市格局,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形成较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体系,城市化水平达80%.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绿城的特色更加突出,环境综合指标达到90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平方米,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为国内最适宜创业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文化新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形成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素质大幅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有活力,科技教育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科技东莞、文化新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以上;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和谐社会。政府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日益完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程度显著提高,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深入人心。城乡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人的权益切实得到尊重和保障,全社会形成和睦相助、友爱向善、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全体市民和谐相处,建设平安东莞。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富裕安康。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普遍得到更多实惠,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达1.7人,期望寿命达77岁。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成为经济繁荣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体制法制健全、社会和谐进步、生活富裕安康的现代化城市。

  (三)发展战略

  1、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建设科技东莞、教育强市、文化新城,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统筹区域发展,解决欠发达镇村的发展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解决人口规模大、公共安全隐患增多、利益群体多元化带来的矛盾和问题;统筹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

  3、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循环再生的绿色经济,克服资源、科技和人才瓶颈,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建设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文明,建设生态绿城,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整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和谐发展战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进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利益协调,畅通诉求渠道,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构建和谐东莞。

  三、主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协调发展作为着力点,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科技东莞、商贸东莞、平安东莞、创业东莞“四项工程”,突出抓好以下十项任务。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市所处发展阶段的迫切要求。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素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商贸东莞”工程,实施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两轮驱动,形成以高技术为先导、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打造经济强市。

  促进产业升级。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抓住国际产业、技术转移加快以及区域合作加强的新机遇,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大力开发和推广支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发展创意工业,加速工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升级优化,建立起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体系。

  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巩固提高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优势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数字通讯、电子材料、新型显示器件及消费电子,不断优化IT产业结构,推进东莞从IT大市向IT强市转变。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重点行业,提升纺织服装、家具、造纸、食品饮料和玩具等传统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有选择地适度发展重化工业,努力在发展电气机械制造、特殊车种制造、汽车零配件、精密装备制造和精细化工等方面实现突破。积极支持虎门港发展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立沙岛石化工业园。

  加快服务业发展。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实施“商贸东莞”工程,加强规划协调,创新服务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

  完善商贸流通布局,整合商业设施,提升发展批发和零售业。统筹规划发展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力推行连锁经营、仓储超市、专业配送、网上购物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促进以网络商业为基础的新型商业发展。依托产业优势,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办好电博会、名家具展和虎门服装交易会等较具国际影响的展会,全力打造面向国际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加快松山湖、虎门港和大京九物流基地建设,依托虎门港大力发展物流业,建设东莞市保税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壮大以城市旅游、休闲度假、购物娱乐为主题的旅游业,积极参与粤港澳区域合作,打造“魅力新东莞”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和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店、专业店、便利店,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养老、托幼、文化、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社区服务,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积极扶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发展,提升研发、设计、采购、资讯、会计、法律、资产评估、咨询、培训等中介服务水平。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创造条件吸引更多海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改革地方金融机构,建设高效开放的金融服务和监管体系,拓宽金融保险业务,规范担保公司,推进金融保险服务创新。积极发展利用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完善鼓励和引导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适应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培育汽车、职业培训、信息服务、休闲保健等新消费热点。积极参与省际经贸合作,拓展国内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内需。

  2、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强化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公共要素的投入力度,加强产业圈的分工合作,推进产业跨镇区适度梯度转移,提高产业配套协作水平。

  发展产业集群。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和城市规划的产业园区,加强产业集群的开放和协同,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专业化、多类型的产业集群。加快专业镇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不断提升专业镇的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引导民营经济进入集群圈,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现有电子信息、家具、服装、毛织和五金模具等五个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进一步推进造纸、精细化工等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产业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区域产业品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提升企业素质。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重点加强整机制造、集成电路、网络设备、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继续采用技术合作、科技交流、利用外资等多种方式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技术,重点引进专利、专有技术、软件及配套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优势的“两自”企业体系。抓好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鼓励企业开展资产和业务重组,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兼并、联合及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推动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加快培育发展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加强资源整合。以园区承接新增量、培育新产业、营造城市新格局、增创发展新优势。遵循立足长远、稳步推进、高效利用、集约经营的原则,把握好开发节奏、开发规模、开发强度,重点抓好松山湖、虎门港和东部工业园的建设。加快发展以现有市区、松山湖为主体的中部经济带,以虎门港为依托的西部沿海经济带,以东部工业园为枢纽的东部经济带,构建“三带联动、全面加速”的发展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提高市场进入门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制造工艺。制定行业企业退出标准,对高消耗、高污染、低品质、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实行强制退出。

  3、全面推进信息化。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大力推进产业信息化,建设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市,促进企业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智能化、商务电子化,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大力推动服务业信息化建设。建设面向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和远程教育。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建设电子政务公众服务体系、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和数据中心,加快人口、法人结构、宏观经济、地理信息等公共数据库的建设,形成服务全社会的交互式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政务信息网络平台、电子档案信息平台、区域性网络化制造业协作平台、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物流信息系统和城市路况交通动态信息系统。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优化信息化应用环境。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要求,实施“科技东莞”工程,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育自有品牌,增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后劲。

  1、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十一五”期间,市财政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科技发展。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和发展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开展各类研发、重点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对符合产业导向、企业自主开发的技术项目等给予资助,促进企业加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研究开发信息与通讯、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环保与清洁生产等领域关键技术,形成自主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贴息等方式,以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支持企业多渠道融资,利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证券市场、风险投资基金、担保资金及采用合资合作方式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调整创业资本筹集制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促进信用担保业健康发展,形成以政府资金拉动民间资本、政府与民间共担风险的格局。

  2、完善创新体系。以培育“两自”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主体,以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建立市镇联动、政企协同、内外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和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围绕我市产业的优势领域,发展和壮大一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现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项目研发,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发展“两自”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积极建立自有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培育机制,引导企业采取联合开发、委托研究、共建技术开发基地等形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鼓励企业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龙头科技企业积极发挥作用,带动行业的科技进步。

  推进产学研结合。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为中心,建立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体。有选择地吸引科研院所、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等落户松山湖,增强松山湖的高科技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功能。鼓励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科研中心、研究基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体系和开放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科技企业和各种科技资源的引进、培育、整合,大力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引导、鼓励和支持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基地,鼓励企业积极吸收项目成果,进行中试和应用,促进关键领域及重点突破项目成果的产业化。

  3、构建创新平台。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技术平台、行业技术平台和推广应用体系。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机构、研究开发机构、科技风险投资和担保机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技术市场等中介服务。加快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检测平台、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公共技术产权交易等各种平台。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应用平台,推动电子身份认证、网上支付、数据交换等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企业信息化中介机构,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建立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完善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工业设计人才、资源,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产品设计、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工业设计水平。鼓励创意工业发展。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以建设国家重要技术标准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强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吸引国家级、国际级的标准化、检测及合格评定机构来莞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和完善我市的技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防范和应对国际技术壁垒。

  4、扩大人才支撑。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育才工程”、“引智工程”和“聚才工程”,努力建设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环境。

  以产业和项目为载体,抓好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科学的评价使用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高效的产业配套环境,形成适合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莞工作。

  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拓宽人才引进视野,大力引进开发型、创业型人才,广泛吸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资本运营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现代服务人才和城市建设管理人才,建设一支规模大、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着力引进一批能跻身国际一流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技术带头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尖端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在外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引进国外智力,借“脑”发展。大力推行研发项目招标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方式,引进智力和技术成果。加强人才市场管理,完善人才市场功能,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人才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完善专利信息平台和专利预警、维权援助机制,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其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建立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创新和申请专利,积极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项目发展,鼓励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到国外申请专利,资助纳入企业专利制度建设工程的示范企业。推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的专业服务企业的发展,鼓励开展专利检索、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登记、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业务,促进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设立投诉中心,协调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

  (三)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

  扩大开放与发展民营经济并举,是建设经济强市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内外源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优化提升外源型经济。把利用外资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优化引资和投向结构。实施国际化形象推广,推进产业招商、资本并购、BOT等招商引资方式,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发展规划对招商引资的统筹引导,制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实行招商选资,提高引进项目规模、资金、技术准入门槛,着重引进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产业链和供应链长的核心项目。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鼓励外资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实现利用外资从求量到求质、从粗放到优化的战略转变。

  实施科技兴贸、名牌带动战略,优化出口结构。大力支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巩固港澳、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积极拓展非洲、中东、南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巩固提升加工贸易,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为制造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优化进口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技术贸易、扩大先进技术、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进口。建立和完善外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外贸信用担保公司,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反补贴的预警和应诉机制。发挥商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加强产业损害调查工作,帮助本地企业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

  2、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督和服务,大力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等环境,全面放开市场准入,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领域,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向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支持民营企业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道路,支持组建民营企业集团。用足、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力量扶持“两自”企业,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展品牌经营,积极引进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引导企业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发展道路,努力培养人才,促进研发,以企业集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疏通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发展地区性民营中小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创业基金等,重点培育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内源型企业作为上市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服务。积极发展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市场等信息。

  3、促进内外融合。加强分工合作与协调,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对外合作水平,促进内外源经济融合发展。

  引导外资植根本土。创造宽松的内销环境和畅通的内销渠道,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内销业务。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和从事深加工结转业务,注重培养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扩大本土原材料采购。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延长国内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国内增值率,促进聚集发展。

  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有条件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发挥轻纺、电子、服装等行业的优势,支持优势项目及转移项目向市外及国外发展,在境外设立加工企业,承接外资的外包项目。鼓励培养实力较强的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采购中心、销售网络以及研发体系,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参与CEPA、泛珠三角和大京九经济协作带等区域合作,加强与香港在产业支援服务业等方面的合作,广泛开展与泛珠三角城市间的经贸合作。积极参加区域物流、旅游、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信息、环保和口岸通关等各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的区域发展战略和计划,探索共建工业园区等方式与山区共谋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中西部和东北发展,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优化升级。

  (四)加快农村城市化

  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农村城市化,是我市现代化建设的难点之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把东莞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

  1、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合理发展畜禽养殖,巩固发展现代水产养殖。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建设农业生态园区,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果木、水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都市型农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商品基地、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切入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扶持农民就业。进一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引导农民从事特色农业生产。鼓励镇村根据资源条件,引进和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三高”农业企业,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吸纳农民就业。支持农民到市外从事开发性农业生产经营,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集体福利分配方式改革,提高农民的劳动参与率。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制定政府资助培训政策,做好就业意识和择业观念辅导,采取免费培训、合理补助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逐步解决农村结构性失业问题。

  3、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村改居”工作,推进“城中村”的改造与改制,妥善处理拆迁补偿、合理引导农民公寓建设,鼓励农民到市区及镇中心区购房,引导农民从分散居住到成片集中居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办学体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采取逐步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构建人口创新机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等多种措施,加快农民向现代化市民转变。

  4、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财政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的覆盖。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垃圾污水处理等改善农村环境的工作,加大力度拆迁旧村庄和旧厂房,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以创建文明镇村和文明家庭为载体,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5、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改进村镇规划编制和管理,统筹城乡社区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进镇区整合,促进区域资源共享。落实农村扶贫政策,实施渔民转产转业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布局的倾斜力度,大力推进发达镇区与欠发达镇区互惠互利的区域协作,鼓励发达镇区加大对欠发达镇村的支持力度,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促进欠发达镇村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和园区经济,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布局、土地资源利用等适度集中,推进产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有效集聚,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化发展。

  (五)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

  加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适度超前”的方针,把全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强化城市管理,促进城市升级。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一中心、多支点”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态和“一个中心连接东西两翼”的城镇发展形态,建设组团式的现代化城市。

  构筑城市发展框架。以市区为市域发展中心,加快建设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三位一体”中心城区,加速发展以常平为东部副中心的广深铁路城镇带和以虎门为西部副中心的西部城镇带,突出各镇特色和功能互补,构筑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中心镇为支点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框架。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中央商务区、中央生活区和各种文化功能设施,加快发展商贸金融业和会展物流业,提升现市区政治、文化及商贸服务中心功能;建设同沙旅游度假区,发展绿肺和旅游休闲功能;培育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成为国内外著名企业聚集中心、研发服务中心、人才教育中心,提升科技创新和创业功能。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把虎门发展成为市域西部发展中心,珠江两岸交通枢纽,综合性工业及商贸旅游城镇。把常平发展成为市域东部发展中心,广东省重要的铁路枢纽,工业及外贸仓储基地。把塘厦发展成为市域东南片区发展中心,外向型加工工业基地。支持中心镇加快建设步伐,增强其聚集和辐射功能。

  加强区域协调。各镇区明确发展定位,突出自身功能,发展镇域经济,形成特色镇区。择机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有效整合空间资源,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以重大工程为载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交通、能源、水资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建设快捷、高效、协调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新广深客运快线、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和市域轨道交通网,发展大运输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博深高速公路、莞惠高速东莞段和环莞快速路,形成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加快主干公路网改造升级,建设和整治镇区客运站,完善停车场建设,继续抓好市区六大综合枢纽建设。加快虎门港建设。

  建设安全可靠、适应性强、技术先进的电网。以电力建设为中心,积极调整电源结构,适当建设一批清洁能源电厂或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和“以大代小”项目。加快骨干电网和配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消除能源瓶颈。

  建设联网蓄水供水、保质保量的供水工程网络。调整城市供水布局,优化现有供水系统,加快供水系统安全建设,规划建设东江和水库联网供水工程和东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供水水源保证工程。

  建设覆盖全市、互连互通的信息网络。抓好集约化信息管线和城域主干宽带网建设,重点推进3G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和通信管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信息高速主干网,推进“三网融合”。建立以光纤接入为主的数字化、宽带化和业务多种化的综合接入网,基本实现光纤到楼、宽带入户。

  建设液化天然气管道网络(LNG项目)。到2010年实现年供气量达36.7万吨,居民管道气化率达到52%以上。

  3、强化城市管理。改革完善城市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效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规划管理。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重点发展地区规划。突出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逐步推行城乡一体的空间战略规划,把规划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镇、村(居)。健全城乡规划实施体系,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建立区域协调机制,通过空间战略规划的引导和综合调控,打破城乡阻隔,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努力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和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卫生环境,合理配置商业、金融、文化、教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合理安排邮政网点、报刊亭、信筒信箱、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设置,建设地名服务工程。合理规划建设环卫设施和公共绿地,提高镇村环境卫生质量,努力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全覆盖。有计划地开展旧城改造,改善给排水、交通、消防等市政设施和文体康乐设施。

  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重点推进市政管理市场化,突出城市交通管理,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管好用好城市公共设施。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便捷、多样化的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合理规划公交专用道,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营造畅通、安全、高效的交通秩序。

  建设新型社区。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完善便民利民设施。开展社区互助、康复服务,落实社区计生和医疗卫生工作。加强市容美化和环境卫生整治,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营造文明、清洁、美观的城市形象和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拓宽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让广大市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1、推进教育现代化。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市镇统筹办学、二级管理的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财政拨款占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加大统筹办学力度,完善欠发达镇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实现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完全免费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鼓励社会多渠道、多元化办学,支持发展以外来工子女为服务对象的民办学校,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特色化、个性化优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落实教育职员制和教师聘任制,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学校分配制度,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

  健全现代教育体系。调整学校布局,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导和鼓励教育单位实行资源共享。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优化普通高中与职业中学的比例,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抓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争取届时全市25岁以上户籍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本市户籍同龄人口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做强职业教育。适应制造业升级需要,扩大重点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增建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提高中职教育实训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中级技能人才。授权委托行业协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上岗资格认定工作,资助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企业员工培训。

  打造“学在东莞”品牌。以松山湖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合作,不断提升东莞理工学院等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以东莞中学等市属中学为龙头,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扩充优质学位,引进外地名校,把我市办成全省的高中教育高地。力争到2010年,全市90%以上的公办普通高中建成市一级以上学校,建成5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市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于全省前列。

  2、积极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创业东莞工程,推动全民就业创业。

  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完善社会化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体系,健全劳动信息网络平台和劳动力市场调控机制。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发政府投资、政府给予优惠或政府特许经营的生产服务性岗位,开发公共事务管理、社区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发展临时性、阶段性就业组织,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再就业。

  加强就业培训,引进专业培训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配合的职业教育,全面推行青年劳动预备制度和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制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创业培训基地,实施创业培训,提供资金扶持,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万名技工培训”、“百名技师培训”、“青年创业培训”工程,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实施就业援助,设立创业就业基金,统筹安排经营场地,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引导群众创业。对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服务,完善再就业长效帮扶机制,对困难失业人员实施有效就业援助。加大帮扶力度,切实援助大龄和困难群体就业。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为重点,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资金来源多元化、制度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发展农(居)民社会保险与职工社会保险,积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认真解决外来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渠道,鼓励发展个人补充养老保险,探索指导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鼓励职工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探索建立以强制参保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自愿参与的企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储蓄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社保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内部监控,健全监控机制,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和调剂共济能力。

  构筑和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救灾救助制度,加大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医疗和子女上学。改革和完善救助管理工作,在“两个确保”的基础上,将城市低收入阶层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及时救助城市生活无着人员。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切实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鼓励各类慈善团体和救助基金的发展。

  4、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服务能力。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整合现有公共卫生资源,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妇幼卫生和精神卫生工作,提高妇幼卫生保健和精神卫生水平。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评价、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医院的发展,促进医疗服务的多样化。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成设施基本齐全、功能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深入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进一步改善城乡卫生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5、保障公共安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构建全市应急联动指挥机制,提高对重大公共事件预警应急和监控处理能力。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减灾防灾能力。

  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开展安全专项整治,重点解决交通、建设和企业等方面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切实抓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到2010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到七百人以内,单位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5%,道路交通死亡率下降30%.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重大食品安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及社会风险的预警应急机制和公共安全监控体系,构建全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完善城市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监测预报服务系统,加密城市探测站点,严格工程抗震设防,建设覆盖全市公众的警报网,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重要物资储备和安全管理。完善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建立健全粮食预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积极配合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

  (七)发展文化事业

  文化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涵,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坚持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和体育经济,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

  1、创新文化体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快文化市场的法制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激活文化活力。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实行政事、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推动文化管理从直接管理和“办文化”为主向间接管理和“管文化”为主转变。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完善市、镇两级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实现文化市场统一行政执法。

  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调整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财政性资金主要投向文物保护、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和公共文化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捐赠和其他形式的投资。建好、用好大剧院、群众艺术馆等文化设施,鼓励文化和艺术创作,打造文化精品。

  推进文化事业改革。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完善文化招商。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全面实行管理者聘任制和职员优胜劣汰机制,优化内部管理,激活效率,降低成本和收费,提高服务质量。

  繁荣群众文化。切实经营好市级现代文化设施,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迹与文化艺术传统,保护修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设施。积极繁荣文艺创作,推动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商业文化的融合,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重点推进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建设,努力以群众文化活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2、发展文化经济。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建立起覆盖全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发展文化的途径,培育发展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推进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吸引各类资本从事文化经营,加速做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鼓励非文化企业、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知名品牌的文化产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重点推进出版业、传媒业、信息服务、体育保健等文化产业。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体育产业的发展道路,支持社会资金兴办体育事业,建设好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用品等体育市场,努力把体育产业培育成新经济增长点。发展群众体育,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完善体育设施,构建便民利民体育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优秀体育人才,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开展市民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倡导现代文明。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大力倡导“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团结务实、勤劳奉献”东莞精神,培育造就开放兼容、务实致用、鼓励个性发展和创造的城市人文精神。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推进三现代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以提高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标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及以“改造生活环境,改进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全面提升市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营造崇尚学习的人文环境。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以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建设为载体,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培育城市人文精神。着力培养群众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各种普法教育,增强广大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全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公民国防意识,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努力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明市民。

  (八)建设绿色环境

  可持续发展关系未来长远发展。要建设生态型文明城市和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1、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产业园区和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实现自然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

  按照废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循环经济政策和科技支持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实施“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工程,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建立生态型现代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以化工、纺织、建材、造纸、食品、家具和养殖业等领域为重点,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环保专业基地建设,对有污染的产业和企业,严格按规划布局、环保标准实行集中建设、集中治污、集中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提倡节约型消费模式和“可持续消费”理念,建立循环经济产品的标示制度,推动企业进行IS014001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提升工业制成品环保质量。推动政府绿色采购,引导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行为,鼓励公众购买绿色产品。推进绿色GDP综合核算。

  2、建设节约型社会。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资源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实施对高消耗及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淘汰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我市单位GDP能耗、GDP用水量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积极探索创新土地利用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加快建立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统一规范的土地市场,加快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建立和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体制,全面清理闲置土地和闲置厂房,盘活存量土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严禁擅自建设无项目厂房,所有工业项目都纳入成片工业用地范围内开发。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继续推进易地开发补充耕地工作。

  坚持节能优先,狠抓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探索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推动建筑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分批淘汰高耗、低效、重污染的中小机组,鼓励热电联动,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改革水资源管理体系,对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完善节水机制,加强采水管理,限制耗水量大、污水排放量大的行业和企业生产,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区分生产用水与生活用水,鼓励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制止过度包装,推进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倡导节约文化。加强资源节约的宣传教育,创建一批节约型单位、企业、社区,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引导改变消费理念,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消费方式。

  3、加强环境治理。全面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宜居和绿色GDP五大工程,力争在2007年初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

  综合整治水环境。进一步扩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实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全面清理畜禽养殖场,综合整治主要河涌和近岸海域。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严格实行工业企业排污达标,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加强水源涵养,切实保护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加强与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周边城市沟通协作,加大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切实解决跨界污染问题。“十五”期末,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在87%以上,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在95%以上,主要江河水质显著改善。

  整治大气污染。加快市域内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对电厂和工业锅炉安装烟尘净化装置,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整治饮食业油烟污染,积极控制交通、建筑等扬尘污染,有效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机动车尾气达标率在90%以上,酸雨频率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整治固体废物污染。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强化源头控制,建立和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体系。鼓励和扶持固体废弃物综合回收,探索海边填埋垃圾方式,加快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建设,加强对固体废物焚烧厂余热的回收利用。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在80%以上;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0%,达标处置率达30%;医疗废物集中达标处置率达100%.整治噪声污染。加强对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55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68分贝。

  4、加强生态建设。积极营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绿城。实施系列造林绿化工程,加快建设生态公益林体系。抓好城乡园林绿化,建立并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合理规划和管理公共绿地、环城绿带,提高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城市人均绿地达1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陆地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5%.加强生态功能区划,扩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范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优先抓好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工程,加快4个自然保护区和16个森林公园建设,改造林相,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对自然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培育沿海红树林,恢复全市浅海滩涂“海上森林”。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与管理,完善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促进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加强绿色生态文明教育,大力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生态示范区,加强生态村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等活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5、完善环保机制。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制度,建立环境补偿的市场机制和社会化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环保投入的经济政策,鼓励和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实施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运用排污权交易、押金返还和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领域,加快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

  (九)深化体制改革

  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建设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管理,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经济管理方式,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以及统筹协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上来,努力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合理界定市镇两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定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推进“网上并联审批”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健全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权明确、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公益性社会事业单位要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实力、改善服务;对经营性社会事业单位,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全面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事业公共管理服务体制,推进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形成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共同发展社会事业的新局面。

  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依法规范、合理界定市镇两级政府、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程序以及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强化对审批行为、后续监管和失责行为的追究。创新领导干部考核机制。

  2、健全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各项管理,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深化国有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公有资产经营责任的相关制度,理顺公有资产经营收益分配关系,完善监管制度和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推进国营林场和市属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稳步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造,完善集体资产监管体制和监管方式,实现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集体经济安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有、集体和非公有资本相互参股,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镇区生财、聚财、理财的动力机制。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向困难地区倾斜,向镇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倾斜,让全体市民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加强审计监督,建立由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组成的审计网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快推进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代建制。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主体和金融中介组织,促进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保险市场健康协调发展。

  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加强二次分配调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快政府转移支付,建设以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工资指导线制度和劳动力市场指导价制度。加大对垄断行业和企业工资分配的调节和监管力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依法扩大住房公积金征缴范围。

  3、完善市场发展环境。结合“商贸东莞”工程,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综合整治市场经济秩序,发展行业自律组织,重建社会信用,建设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资本市场环境。规范发展各类中介机构,严格规范会计、评估等中介组织,解决虚假评估等问题。

  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商业欺诈、制假贩假、走私贩私、偷税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严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传销和变相传销等易引发群体事件的经济犯罪活动,打击信息、计算机等新经济领域的犯罪。抓好保证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打造“信用东莞”。

  有序发展行业协会。按照“自主设立、自我管理、自律运行、自我发展”的总体思路,逐步将行业标准、质量规范的制定、行业准入资格资质的审定等社会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管理,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发展规划、价格协调等工作,支持行业协会独立运作。

  (十)构建文明和谐东莞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不断创新发展环境,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1、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侨务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全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完善依法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切实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使政府忠实履行执政为民的宗旨,纠正各种损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村(居)民自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完善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建设法治社会。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决策监督、跟踪反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努力推进政府法制工作,增强公务员法制观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重点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坚决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推进地方立规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加强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律师服务行为。做好普法工作,抓好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3、加强治安综合整治。抓住治安源头和关键环节,全面落实“打、防、控、疏”的方针,建设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全时空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群防群治网络。建立新的大巡警体制,全市巡警增加到占民警总数的20%.改革指挥中心接处警模式,建立新的快速反应机制。改革机关化运作模式,建立新的基层实战体系,招收文职工作人员,替换出民警充实基层。组建镇(区)、村(居)两级专业性和义务性相结合的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联防活动。改革执法审批模式,建立新的高效执法体系。实施科技强警,推进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金盾工程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控制、震慑犯罪。加强对治安高危人群的监控,加大对各类不安全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力度,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特殊行业的整治,强化对各类收旧、修理和废品回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扫除“黄赌毒”。

  创新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明确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的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队伍,整合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任务与社区功能,加强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全面及时掌握暂住人口的动态,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4、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调控人口规模和结构,使人口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承受力、公共服务等相协调。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实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监控体制,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落实人口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效合理调控外来人口,适度放宽对产业适用人才入户限制,提高户籍人口比例。引导人口分布,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5、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从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加快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保护群众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督促企业改善员工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逐步实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脱钩,与纳税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挂钩,可在就业常住地享受的制度。广泛提供教育、培训、医疗、保险、娱乐等各方面的社会服务,不断改善用工环境。

  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对垄断行业工资分配的调节和监管力度,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

  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提高各级政府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支出,实行救助为主,优惠减免和救助相结合,建立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上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加强妇女儿童工作,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推进民心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做好信访工作,加强信访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建立和完善经常性工作机制,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廉租房制度,适当发展经济适用住宅,重视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使广大群众能够喝干净的水、吸干净的空气、吃放心食物、住安全环境,能够读书不难、看病不难、住房不难,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四、重大工程

  重大工程是实施规划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综合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重大基础产业等领域规划实施八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设重点项目160项,估算总投资约1712亿元,“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约1513亿元。

  (一)综合交通工程。规划建设项目28项,“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约460亿元。建设交通路网和港口航道工程项目。

  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约170亿元,建成高速公路139公里。包括博深高速东莞段、广深沿江高速东莞段、惠常高速东莞段、从莞高速东莞段、番禺至厚街高速东莞段、深圳外环高速东莞段、莞深高速第三期石碣段、常虎高速新联支线。

  城市快速路建设。投资约40亿元,建成城市快速路66公里。包括环莞快速干线、东莞大道延长线、西部干道等项目。

  公路改造建设。投资约71亿元,改造公路420公里。包括北王公路改造、镇区联网路升级改造项目、规划纳入非经营性收费联网路升级改造项目、莞樟公路改造、新东深公路延伸段等项目。

  轨道交通工程。总投资约159.9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约98亿元,建成轨道交通39公里。

  虎门港建设。投资约79亿元。包括立沙岛29公里区内主干道路及供水、供电、排水、燃气、电讯等市政设施,虎门港沙田港区5、6号泊位和7、8号泊位、虎门港沙角港区一期工程、麻涌港区散杂货码头、沙田港区油气化工(东洲)码头、三江石化码头、九丰LNG码头、同舟石化码头、和兴化工码头、虎门港客运口岸迁建等项目。

  航道建设。投资约1.4亿元,开展东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疏通东莞水道、太平水道、倒运海水道、东江、中堂水道等河道。

  (二)能源和供水工程。规划建设项目14项,“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约241亿元。建设能源和供水工程,以保障能源和供水供应,满足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求。

  供电工程。投资约92亿元,建设LNG清洁能源电厂、4×9E煤气化联合循环多联产项目等项目。

  电网工程。投资约77亿元,新建、改建一批电网项目。新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1项,新增220千伏输变电工程14项,新增110千伏输变电工程60项。

  液化天然气工程(LNG)工程。投资约22亿元,天然气年产能36.7万吨。建设九丰LPG工程,年供气12万立方米。

  供水工程。投资约50亿元,建设东江与水库联网水源工程、原水工程、净水厂和输配水管道,2010年实现日供水710万立方米。建设第四水厂三期、第六水厂一期、长安水厂、大朗水厂、虎门水厂工程等项目。

  (三)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建设项目13项,“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约60亿元。建设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着力构建防灾减灾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防洪排涝工程。投资约59亿元,建设东莞大堤加固工程、石马河整治工程、挂影洲围加固工程。实施清淤保洁工程,对全市130公里主要河涌进行清淤。建设杨梅坑水库,实施东江水源保证工程,在东江南支流和北大流5条主要水道建设5个河闸。实施东引河整治工程,综合整治两岸102公里,实施长安海堤路结合整治一、二期工程,潢新围下马四围水利达标工程,欠发达镇机电排灌工程。重点建设水利防灾减灾工程。

  城市抗震工程。投资约0.4亿元,建设地震监测预报系统、探查石龙-厚街、南坑-虎门两条深、大断裂区域与活动性,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基地,建立市、镇(区)灾情速报网,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投资约1.1亿元,建设和完善气象预警预测、公共气象服务、气象信息和技术支持体系。

  (四)自主创新工程。规划建设项目约16项,“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95亿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公共支撑平台和技术创新专项。投资约59亿元。包括建设松山湖科研中心、松山湖科技企业孵化器、松山湖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建立东莞市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集成创新研究院、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市工业设计研究院、新型光电材料基地(中心)、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国家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纸类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科普设施建设等项目。

  科技企业发展项目。投资约36亿元。主要有东莞易事特科技、前锋数码(东莞)、东城生物降解塑料树脂、翔国光电科技、天弘科技(东莞)、生益科技(松山湖)、寮步华坚鞋业研究中心、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现代生产工艺、健行颗粒和口康凝胶的临床试验及产业化等。

  (五)产业优化工程。规划建设项目23项,“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约311亿元。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引进优质高效产业项目,促进产业优化提升。

  信息化工程。投资约110亿元。包括数字电视、通信管网基础设施、信息高速主干网、电子政务公众服务体系、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和数据中心、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等信息化工程,3G移动通信系统工程和数据网扩容工程。

  现代物流和公路货运站场建设。投资约45亿元,建设市保税物流中心、常平物流中心、广东恒大华南物流中心、泛珠物流中心(中堂)、虎门富民停车场等项目。

  产业基础配套项目。投资约54.5亿元。主要建设松山湖配套基础设施、槎滘扶贫工业基地、东莞市海关物流快件中心、东莞台商会馆、常平港澳货运车辆检查场、麻涌港澳货运车辆检查场、丰达船坞等项目。

  服务业发展项目。投资8.7亿元。主要建设虎门富民服装展示中心、东莞五金小商品城(长安)等项目。

  工业发展项目。投资92.3亿元。包括发展虎门金星宝腾汽车、南玻绿化能源产业园、麻涌蓝星镀膜玻璃及深加工、赛格柏狮电子半导体、万科电讯、玖龙纸业(增资)等项目。

  (六)文化新城工程。规划建设项目28项,“十一五”期间计划投约78亿元。重点抓好教育、体育、文化、卫生、旅游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建设工程。投资约23亿元。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到100%.重点建设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小学部、东莞市委党校新校区、东莞市高职学院、市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联合办学点(学校)(8所)、南开中学(南城)、东莞市德育教育基地、少年儿童图书馆等项目。

  文化建设工程。投资约20亿元。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市民办事中心、东莞报业大厦、广播电视中心、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文物保护、南社-塘尾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村头村遗址保护工程、可园博物馆扩建、岭南画院,完善东莞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容庚陈列馆、民间工艺博物馆、蚝岗遗址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

  卫生建设工程。投资约27亿元。建设市人民医院新院、市中医院扩建、市新涌医院新院(拟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保健医院、市职业病防治大楼、市疾控中心实验楼、东莞市台心医院等。

  体育建设工程。投资约8.2亿元。新建综合性的体育场馆,有条件镇区建设配套齐全的全民健身活动场馆,推进体育设施进入文化广场。建设东莞体育运动学校、大学体育中心、多功能体育馆、虎门体育中心等项目。

  (七)环保生态工程。规划建设项目19项,“十一五”期间计划投约142亿元,推进生态环保工程建设。

  环境保护工程。计划投入约131.7亿元。以BOT形式引入社会资金,建设处理规模达355.5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和二期、市区污水处理厂三期、樟村水质净化厂二期,东莞市潢涌金华环保余热项目,建设东莞沙角发电A、B、C厂废气治理和东莞玖龙纸业热电联产机组脱硫工程,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卫生填埋场、市危险废物处理场、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等。

  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约4.3亿元。主要项目包括完善大岭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银瓶嘴森林公园、同沙生态公园建设;建设12.5万亩水源涵养林及封山育林、生物防火、红树林修复、红火蚁防治等生态防灾减灾工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投资约5.6亿元。以水乡、沿海、埔田地区为重点,规划建设10个左右的农业生态园区。推进养殖水域基塘重组整治工程建设。

  (八)和谐平安工程。规划建设项目19项,“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约126亿元,推进和谐社会和平安东莞建设。

  农民公寓及拆迁安置建设工程。投资约33.2亿元。主要包括黄江镇农民公寓、沙田立沙岛安置区、西大坦拆迁安置区等项目,实施海港建设与沿海渔民转产转业工程,合理安排渔民转产转业。

  农村城市化改造。计划投入约6.7亿元开展农村“一保五难”工程。帮助农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危房解危、廉租房建设、泥砖房改造、自然村都通水泥公路、农村通自来水、基本医疗救助、低保家庭助学、村级小学教育包干和农村教育经费差额补助、彻底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

  社会治安管理设施建设。计划投入约9亿元。主要包括市政法信息网、公安局技术综合楼、东莞市第二看守所、虎门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教导队训练基地,构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及联网平台,实施金盾工程等。

  全民就业创业工程。财政每年安排促进就业资金10亿元,完善再就业培训和服务设施。实施“万名技工培训”、“百名技师培训”、“青年创业培训”工程,包括推荐就业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劳动力市场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和社区等。

  应急物资储备工程。计划投入约25.4亿元。主要包括新建省储备粮库东莞直属库,角美、莞城、塘厦、虎门粮库4个市直属粮食储备库,中海油立沙油品及液体化工储运项目,虎门港溢油应急基地等建设项目。

  消防和人民防空工程。投资约1.5亿元,建设人防101工程、消防工程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