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最大作用 信息产业与新农村建设三问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 简介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中央要求,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新农村新在哪里?

  一是具有新的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二、三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应该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等一系列说法一以贯之。二是提出了更全面的目标。十一五规划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15年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三是明确了更完整的思路。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统筹城乡发展。要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等。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中央要求,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与三农密切相关,而且无论是制造业还是运营业发展到今天,与农业和农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支持、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责无旁贷,是一项重大任务。

  信息产业如何惠农助农?

  对信息产业而言,"三农"既是重要的服务领域,也是很有潜力的市场。多年来,电信业、电子信息产业和邮政业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

  针对农村通信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信息产业部在积极推动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的同时,组织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6家电信运营企业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在普遍服务机制建立前,以分片包干的方式,让电信运营企业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到200512月底,全国已有5.4万个行政村新开通电话,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97.33%,有13个省区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

  第二,在"三农"领域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产品。

  多年来,信息产业部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安排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给予贷款和贴息。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中,对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涌现出一批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例如,河南的"农业专家系统",山东的"蔬菜批发市场管理系统",海南的"橡胶电子商务系统",广西的"糖业批发",以及新疆的"智能控制农业滴灌系统""农网智能控制变压器"等都得到信息产业部资金支持,为农业增产增效发挥了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三,面向"三农"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各级信息产业部门利用信息技术为"三农"服务工作常抓不懈,涉农信息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例如,浙江省开发了全省公用数据库,集中建立了"一站式"双向服务,达到一站登录、各站共享的效果,使一个个孤岛信息得到了有效地整合;河南省积极整合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农业产品价格、生产资料市场、专家咨询系统等,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广东省在山区信息化建设中,采取了电视广播、网络、电话手机、纸质信息等灵活多样的信息传送方式,克服了信息进村入户难的问题,开通了农业短信服务平台和"农业科技信息点播频道"。据统计,目前全国涉农网站已达6389个,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技、商贸、劳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第四,深入开展邮政服务"三农"工作。

  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主要农业省区、技术比较先进的连锁配送网络,农村邮政服务网点总数达到19万处,覆盖全国27%的行政村,配送的产品已有140多个品种。邮政储蓄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据统计,邮政部门一直在农村地区保持着2万多个储蓄网点和3.5万个汇兑网点的规模,占储蓄网点总数的58%和汇兑网点总数的66%,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2005年通过邮政系统从城市流入农村的资金超过1.38万亿元,占通过邮政储汇办理个人结算金额的76.6%2003年以来,累计向8家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1861.52亿元。邮政服务"三农"工作持续推进,有效净化了农村的流通渠道,促进了资金向农村的流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五,配合开展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中央确定的推进农村党建工作的重大工程。信息产业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完成了领导小组交给的各项任务。选拔抽调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承担了试点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研究制定了相关配套设备的质量标准,开展了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和设备生产企业的推荐工作,专门研发了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信息产业部还组织有关单位为试点地区援建了53个示范站点,发挥了示范和指导作用。

  此外,信息产业部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了"金农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信息扶贫工程"等多项工作。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上述这些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受到了省市政府的肯定和各方面的好评,而且还探索建立了有效的运营模式。

信息产业将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产业技术支撑。

  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内外经验表明,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是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尤为突出。信息产业全行业在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农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救治、医药配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是现阶段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医保水平的重要环节,能惠及最广大农民。

  三是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技术等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疏通信息传播渠道,可以增强广大农户和企业获取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进而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是推动农村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节。信息技术和产品可以在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构建有效的现代农民培训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广播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等信息传媒正影响和改变着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从而逐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五是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可以提供先进实用的技术手段,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深入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服务。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乡镇,可以因地制宜地深化行政改革,发展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效保障。通过开展面向农村的各种信息服务,不但能够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还有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