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国:关于电子政务规划的几点思考
来源:TOM 更新时间:2012-04-14

孟庆国: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早上好,非常感谢会议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另外我也代表会议主办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感谢。下面主要是给大家出几个题目,大家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关于电子政务规划的几点思考。分三块,第一对政府信息化形势的判断,第二,基于这种判断提出了电子政务规划的两种思路,第三政府信息化面临的很多东西都是处于两难境地,并不是无路可走,而是要做一些创新性的探索。

  从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划分一些阶段,最初从信息发布到网上的在线,到双向互动,最后到一些信息的整合等等,不管哪一种分类方式可以看出来,一个国家在信息化进程里都面临着发展进程的问题,从我们国家来看可以把前期电子政务的状况总结一下。

  前一段时间从80年代到目前我们从事的政府信息化工作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大类,一类是办公自动化平台的建设,前面很多代表也讲了。第二类是应用系统,包括系列“金字”工程,是在政府的业务领域进行一些信息化方面的探索。第三块是部门的信息化。基于一级政府各个部门在建构自己的办公平台、服务平台,目前来讲总体上咱们国家信息化是在这三大领域里展开的。电子政务本身发展进程来看,我们国家要面临一个非常新的阶段,总结一下就是咱们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将面对的转型,从一个局部的部门信息化或者是基于一级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下一步要慢慢地跨入全局性电子政务建设阶段了。

  具体可以从两个领域来看,从电子政务追求的目标来看,前面讲的都是追求独自部门的效率问题,或者是行业应用系统的管理效率问题,这些对电子政务来讲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用这种信息技术提高政府管理,提高政府协同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从实践部门、技术部门、学术界部门来看,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怎样实现跨部门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实现跨部门全局性的电子政务。像“金字”工程主要是解决一些基于某一个业务领域,基于一个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化的问题。

  其实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政府实现政府的公务价值。追求政府在提供便捷、高效、透明、参与、服务等等这些领域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必然要求政府要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所以是从以纵向横的转变。如果深入思考中国政府的模式会发现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建构电子政务时一开始基于政府职能、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可能做的非常好,进一步面向于新的转型可能将逐步涉及到政府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当然这一点和十六大提出的国家信息化或者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是促进政府职能的改革。

  从国外信息化推广的经验来看,不管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OECD国家,还是像美国、英国的国家,在推进政府信息化过程时都进行了政府相关职能的改革、调整。像OECD这几个国家在推进政府信息化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新公共行政方面的系列改革,比较典型的有一个报告,《转变中的政府改革》。另外还有美国企业化政府,包括英国政府下一步行政方案,都在顺应政府信息化潮流的同时怎样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这是两条腿同时在走的。对我们国家的信息化来讲,虽然不断推进,但是对我们国家信息体制改革触及的并不多,这是我们的判断。

  围绕着这个判断有两条思路,对电子政务最终的目标都是需要的,关键是看在设计追究电子政务发展路线图时怎样做好规划工作。是面向政府构架的思路还是面向终端需求的思路?企业信息化最初是面向企业模式管理、模式机构的,后来发现这个路是走不通的,所以企业信息化最终都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信息化模式。对政府来说也是两条路子,一个是立足于政府为中心。

 如果是基于政府为本的话,基本思路是怎样尊重现有的政府职能构架,比如现在政府职能的划分,下面有税务、财务等等相关的部门。在信息化过程中找出一条路子来推进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连接,在整合这些部门的基础上能够使得政府和企业建立比较好的互动关系,进一步为企业、为公众提供更的好服务。这种思路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很多人是比较赞成这种思路的。

  另外一种思路是以公众和企业需求为中心的模式,面对的基本问题是确定公众和企业的需求领域进行梳理。围绕着企业围绕着公众,比如说企业登记注册要享受社保、医疗等相关服务,将相关的需求服务进一步进行梳理,使这些职能要么进行整合、要么进行剥离,采用鼓励、授权或者是社会化的方式来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把第一种定义为职能到服务的模式,第二种思路是以服务定职能的模式。这两种模式都会触及到政府职能的改变。第一种是渐进变化的过程,第二种在某些领域是要重新整合、重新剥离的过程。

  这两种思路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无论是面向职能构架还是面向终端需求的话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思路,职能构架体现的是自上而下的,这时要做国家层面电子政务发展路线图,要基于自下而上的话要对一些终端需求做初步的估计,进而确定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图。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两者看成是一个系统的两种状态,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对政府来讲,由于系统结构不一样,带来的发展路径也是不一样的,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机制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电子政务到目前来讲可能下一步要进行再思考,比如怎样基于这两种思路,或者是基于第三条道路来找中国电子政务路线图。这之后才能进入到中国电子政务的概念模型,构建逻辑模型来选择物理模型。

  也可以把刚才讲的两种思路做一下简单的总结,这里有两张示意图,第一张图反映的是西方或者是美国的模式,左边的反映的是我们国家行政体制模式。从公众、企业接触政府公众服务角度来函,美国这种模式政府是一种分权形式的,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在提供公众服务领域时是有明确界定的,在建构电子政务时是以需求作为电子政务发展路线图的。也可以做到以电子政务构架来做。这两种发展思路怎样构建,如果建一极政府的门户网站的话应该是基于哪一级政府网站来做。

  如果北京市建一个电子公共服务平台是不是从区一级、街道一级都要剥离出来,拿到北京市政府一级政府里去来实现,这给政府带来的价格也是巨大的。这是纵向权利递进的角度来讲的。提供公共服务时,并不是在每个政府之间有明确的划分,往往我们的政府服务是从基层政府来承担的。但是承担的服务往往又是受到更高一级政府的制约和影响。在构建电子政务时必须从刚才讲的两种思路中进行反思,也可能找出一种新的模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