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手机、上网为农民致富插上了双翼,我们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陕县过村党支部书记赵更池对记者说。26日,“网上看河南”采风团在本届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三门峡,看到了农民上网的增收致富路。
三门峡市农业信息化示范村——过村,位于陕县菜园乡南6公里的浅山丘陵区,辖556户,2084口人。2003年,过村自建“陕州桃王”网站,下载农业科技知识和发布果品销售信息,吸引外地客商云集。过村如今已成为方圆几十公里的果品集散地,价格也高于周围地区20%以上。今年的桃子尚在树上,但客商的网上预约订购已达60%。
目前,过村实现了互联网光纤进村和有线电视网络覆盖,有程控电话230部,小灵通300部,手机520部,计算机宽带上网13台,机顶盒50台,形成了全方位信息网络覆盖。
信息通,财路通,一通百通。而今的过村,各项公益事业和群众生活水平连年提高,村民
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像过村这样兴起上网热的村子,在三门峡还有许多。据统计,截至目前,三门峡市已建立农业网站176家,其中涉农企业72家,拥有农村信息员2380人,上网农民达到17370人,自建网页、网站的农民106户,网上累计销售农产品6亿多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追寻三门峡农业信息化之路,可以发现,神奇的网络并非一夜之间撞入农民的生活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三门峡市的苹果发展迅猛,在全国颇有名气,成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苹果价格呈逐年下滑趋势,农民遇到了“卖难”问题,成堆的苹果无人问津,焦灼无奈的果农眼睁睁地看着苹果倒掉、烂掉。急果农之所急,1999年,三门峡市农业局几个年轻的园艺人员另辟蹊径,尝试上网销售果品的“新招”。他们创建了优质果品网,这是当时全国第三家专业果品网站,并在全市19个果品生产重点乡镇设立信息站,向果农发布全国各地最新市场行情,接收网上订单。当年,三门峡市网上销售苹果165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750万元。
网上销售初战告捷。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将农业信息化列为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决定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目前,三门峡市正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并已建成“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的较为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三电一厅”信息服务和模式推广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拓宽了农民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