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需求?何谓满足用户需求?在企业信息化领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求既用,用好则为满足需求。对于企业信息化而言,这又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长期以来,企业与厂商之间一直在进行着艰苦的搏弈,
即究竟是你的产品管理思想先进,而是我们的实际需求更加有价值。由此,企业与厂商不断在个性化和二次开发的过程中纠缠,关于谁主导谁的问题,也讨论了多年,至今没有定论。
此中是非曲直难以评说。但是,就管理先进性和管理思想的价值而言,似乎难以比试出天高地低。过去,很多人说企业情况特殊,需求复杂,不做二次开发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也有不少人说,信息化是无级之路,只要你认准了,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收获。
河北省苹乐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建军就是这么看,他对于所选择的用友U8产品的态度是:苹乐不做二次开发,花钱就是买U8的思想。
案例:苹乐不做二次开发
坐落于河北省正定县的苹乐集团1991年建厂,1995年成立公司,2003年成立集团,集团公司下设苹乐粮机制造有限公司、苹乐面粉机械销售有限公司、苹乐面粉机械该修有限公司三个分公司,目前,该集团公司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全国面粉机行业里名列前茅。
对于实施信息化的动机,李建军这样解释:苹乐现在的日子不错,日子不错的时候考虑上信息化系统,是为了规范管理,以便做大做强。目前,经营上的优异业绩并不能掩盖苹乐在管理上的问题,比如,原有的手工记账、算帐方式早已不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如今只能采用增加保管员的方式来降低库存量,加强仓库管理,即便如此,对于有160多个零部件、10000多个零件、年产值近一亿的苹乐面粉机而言,人力根本不可为——在考虑ERP前夕,苹乐库管员差不多有50人,这么多人管仓库,出错率却高得出奇,查责任,查来查去,也没有多少人为错误。
仅这一块,就让李建军很头疼。显然,粗放的计划管理已不适应需要快速反应的市场,业务部门、生产部门、物资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信息严重滞后,常常导致信息失真,判断失误……李建军认为,上述状况正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经过公司内部多次认真研究,决策层认识到,只有通过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旧有的管理模式,以此转变管理者的传统思维方式,改进员工的工作过程、规范企业的各种行为,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那段时间,李建军主要在外面跑,除了用友软件外,他还看过多家国内知名软件厂商的产品,对于每个产品,都研究得非常细致。李建军最后确定了用友U8产品,他的理由是:从细节上看,用友产品的成熟度更高;而从整体上看,感觉U8的设计思想和架构正是苹乐所需要的。此外,用友结合苹乐的实际特点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其所表现的负责任的大公司风范很令苹乐感动。
特色:快速实施,不伤筋,也不动骨
按说有着800多人的苹乐集团全面实施信息化不是一件容易事,但实际情况却是,苹乐信息化从2003年11月启动,2004年三月即宣布上线(期间还有春节),此后经过3个月的调整与优化,目前系统运行状态良好。用友和苹乐的人都说,这是一次效果显著,却“多快好省,不伤筋,也不动骨的合作”。
用苹乐系统、网络工程师王立峰的话说,苹乐信息化基础薄弱,员工计算机应用水平很低(苹乐有很多员工系当地农民),对于高科技、信息化的理解十分模糊,甚至怀疑,不相信计算机能管理如此复杂的物料流转过程,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了几个大难题,如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产品结构的编制工作、计划价的制定工作,这些工作都在用友公司的配合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像大多数企业信息化一样,平乐集团采取了“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首先于2002年搭建网络平台,实现公司各部门、车间、仓库、网络互通,为ERP系统的应用创造硬件条件。同时,公司还经常开展微机培训,运用微机辅助管理,逐步提高员工的微机操作水平,为日后ERP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2003年与用友公司合作后,由用友公司售前顾问对企业进行详细的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通过对方案的认真分析,苹乐决定在一期上销售管理、采购管理、总帐、应收应付模快、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工资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等十一个模块。根据苹乐的构想,其余模快,将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
对于此次合作,用友方实施人员称,虽然辛苦,却感到十分畅快,因为苹乐能够充分认可、理解并尊重用友的U8产品,也因此还罕有二次开发。苹乐是如何看待与用友的合作呢?李建军认为,选择用友作为合作伙伴选对了,为什么不对用友提出二次开发的要求?苹乐就是要U8的管理思想。其实,任何一个成熟的产品,都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思想,如果改来改去,反而把思想精华改没了,那么,选择用友的产品就失去了意义。苹乐认为,用友U8的思想比苹乐的管理思想显然要高明得多,因此,没有理由不选择U8的思想。
在与记者交流时,李建军反复强调,选择一个ERP产品如同读一本书,只要读进去了,就一定会深刻地感受其价值。李建军表示,U8是一本不错的“书”。
效果:使苹乐管理上上了一个档次
李建军感到自豪的是,苹乐集团现在已成为全国面粉机行业首家成功应用ERP系统进行企业管理的公司。
李建军对于ERP系统成功实施的认识是,使苹乐在管理上上了一个档次,使每个参与者对各个业务环节的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熟练应用ERP系统的人才队伍,实现了单纯业务管理人才向业务、信息技术和管理三结合的复合人才的转变。同时,还提高了员工对现代化管理的意识,使全公司上下对现代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案例分析:提升管理
在国内企业中,苹乐集团并非声名赫赫。但是,苹乐集团的信息化却很有特色,具体表现在:
动机的正确性、先进性上。按照李建军的说法,苹乐集团是民营企业,并没有什么人或者机构强迫他做什么。信息化要花钱,对于苹乐集团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因此,如果没有经过精打细算,认真权衡,谨慎决策,苹乐集团不会如此义无返顾地走上信息化道路的。李建军称这次选型是决策过程相对较漫长,而拍板之后,执行过程却异常顺畅,甚至令合作伙伴吃惊。
李建军认为,很多民营企业想得事,做得事,对于事物判断的前瞻性,国企想都没有想过。但是,作为相对弱势群落,一向行事比较低调。其实,从民营企业家的心态看,就是要挣钱养活手下一帮干活的人,因此,如果做一件事无论是近期利益,还是长远利益,不能给企业带来好处和实惠,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做。
那么,苹乐此次实施ERP,并选择用友作为合作伙伴便表现了这一动机。苹乐集团早已统一了认识:现在上ERP,日后不会吃亏。同时,李建军感到,必须找用友这样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才不会吃亏。
方法的现实性。准确地说,苹乐是一个以农村劳动力为主体的城乡结合型企业,人员素质偏低,其管理基础可想而知,李建军谦虚说几乎没有管理,全凭人盯人,拍脑袋,看心情。李建军感到,就这样的基础,上ERP,简直势比登天。他想了个办法,在没有上ERP前购置了五六十台微机,但是没有软件,把公司的网络也通起来,主要是营造现代化、信息化的氛围,同时也让员工们摸一摸,打打字什么的,熟悉一下,有个心理接受的过程。这套办法还真管用,很多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因此而对微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高科技产生了强烈的好感。李建军认为,如果没有这个十分现实的普及过程,苹乐ERP实施的难度要比实际操作中大得多。
把握需求的准确性。李建军并不熟悉计算机,更谈不上信息化专家。但是他署梳理一下自己的企业,再看看用友的U8软件,心里就有谱了。李建军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拍板决定采用用友U8产品的,他的理由是:需求可以对接。
如果李建军不能深刻地了解苹乐的需求,他不可能迅速拍板,即便把产品研究透了,也很难找到需求的契合点。李建军特别看重库存,他分析,像苹乐这样的企业,最头疼的是库存管理。因此,李建军十分关注U8在库存管理上的能力。可喜的是,苹乐的库存在ERP前是1700多万,而在实施ERP后的今天,大概只有1300万——这对苹乐就是了不起的事情。李建军还认为,现在,物料需求计划做得还不完全到位,下一步要加强。他总结说,只向信息化要两样东西:库房管理、基础信息,有了这些东西,其他都好说。
显然,李建军的需求都来自于其管理的客观需求,而在考虑如何运用IT技术实现这些管理需求,则来自于本能的认识。从这个角度上看,民营企业家李建军和民营企业苹乐的见识要比那些张口企业战略,闭口企业治理的企业家和企业们高明得多。
认识的深刻性。在买方市场,用户有天然的优越感,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提出了必须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而同时,国内大部分管理软件厂商都没有逃脱,没完没了从源代码开始的二次开发的项目的折磨。苹乐为什么不需要合作伙伴进行二次开发?如前文所说,苹乐要买管理,而U8本身就包涵了先进的管理思想。
实际上,苹乐是把实施ERP当作提升管理的过程,希望把过去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借这个机会好好修正,逐步清楚。李建军要求全员必须参与,目的就是在公司树立科学管理的良好风尚。据说在苹乐ERP项目验收大会上,全体苹乐人群情激昂,有人甚至激动得流下泪来,就是对这一类企业有效的宣教和鼓舞方式。这些对于一个地处落后地区的民营企业家而言,是很难得的。
李建军还认识到,ERP不可能一步到位,是一个逐步完善的机会。他要借助一些类似这样的机会教育员工,提升企业。这更是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