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发〔2006〕45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信息资源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产业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网络与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信息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我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步伐。
一、“十五”成就和发展形势
(一)“十五”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十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建设按照“抓规划、创环境,重应用、促发展”的原则,一手抓信息产业发展,一手抓信息技术应用,全面实现了“十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初步搭建起“网上山东”的总体框架,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信息化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服务能力极大增强。2005年,全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086.1万户,普及率达到55.4%,比2000年增长近5倍,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全省互联网国内出口总带宽超过50G,互联网用户数达到988万,比2000年增长8倍多;上网计算机近500万台;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000万,较2000年增长约2倍,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近81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超过95%。5年间,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惠及的公众大幅度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明显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有效融合,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极大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农业领域,各市以及50%以上的县建有专门的农业网站,各县和乡镇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拥有农村信息员2万余人,开发应用了10个农业专家信息系统和12个大型农业数据库,在8万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有效指导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工业领域,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机械、服装、家电、化工、建材、造纸、冶金等重点行业,超过80%的规模以上企业在生产流程中广泛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燉制造(CAD燉CAM)、计算机监控技术,65%接入了互联网,45%创立了企业网站,10%以上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极大推动了企业生产的节能、降耗和增效。在服务业领域,电力、交通、旅游等行业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运营,经济效益明显;金融、商贸、流通等行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银行卡总发卡量超过3000万张,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业务快速增长;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全省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支付网关相继开通,2005年网上贸易额突破2000亿元,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信息化逐步惠及百姓生活。政府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电子政务专网平台正式建成,非涉密公文实现了网上传输,80%的省级政府部门、100%的市级政府、75%的县(市、区)政府已经建立了门户网站,网上政务公开和网上行政审批更加完善,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金关、金税、金融监管、金质、金财、宏观经济管理等业务系统的不断完善,使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的能力明显加强,金盾、金农、金保、金水等业务系统工程的启动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快速推进,民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气象、劳动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均居全国前列,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为服务人民群众、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效手段。城市信息化迅速推进,济南、青岛、东营、烟台、威海被国家确定为信息化试点城市,济南、潍坊被列为国家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市,一批智能交通、空间地理、应急响应等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相继启动,电子社区开始起步,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加方便,真正从信息化中得到了实惠。
第三,信息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全省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数字集群、卫星和微波通信为辅,集程控化、数字化交换为一体的高速通信网络,规模和技术层次已经初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至2005年底,全省电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28.6万公里,广电、铁路、公路、电力等行业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5万公里,骨干高速传输网带宽达到400G左右,覆盖了全省所有城乡及95%以上行政村;无线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卫星地球站、微波站、广播电视台、短波和超短波电台、蜂窝基站、无线接入基站等近10万个。公共安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重点专业基础网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安、水利、气象、环保、地震、煤矿、油田等监管部门相继健全行业应急指挥网络,并建立了部门间的信息快速通报制度,有效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促进了“平安山东”建设。
第四,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05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2824.5亿元,利税136亿元,工业增加值494.6亿元,产品出口达到63.7亿美元,5年内分别提高了3.3倍、2.2倍、2.5倍和5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3.9%、25.8%、27.3%和43.2%,成为我省制造业中的支柱产业,并形成了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地。其中,2005年全省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达269.7亿元,比2000年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58.5%。重点建设了齐鲁软件园、青岛软件园、烟台软件园、威海软件园四大软件园区,形成了以齐鲁软件园为龙头的“一园多地”的发展格局,一批金融财务软件、ERP软件、智能交通管理软件、软件中间件等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较好地满足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信息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2005年全省共完成电信业务收入342.9亿元,邮政业务收入36.8亿元,广电业务收入39亿元,音像、图书等出版业收入超过30亿元,为信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推动了信息产业结构调整。
第五,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省、市两级信息化机构不断得到调整与充实,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在信息化推进、软件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安全保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和管理办法,并开展了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等先导性软课题研究;建立了全省信息安全通报和协调机制,对互联网信息内容实施了有效监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全民信息安全意识显著增强;信息化支撑机构建设不断健全,相继成立了软件评测中心、数字认证中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和监理资质认证中心、电子政务标准化研究室、信息化培训办公室等一批信息化支撑机构,开展了市场监管、标准研究、人才培训等基础性工作,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有序实施。
“十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但仍然有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有差距;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调控力度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加强;三是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部门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亟待加强;四是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融资渠道不畅;五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信息化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六是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配套能力有待提高。
(二)发展形势。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革命将重塑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新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工业化时代后,将产业发展重心转移到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知识经济在其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储备,继续扩大着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将信息化视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纷纷采取特色产业突破策略,力求赶上时代潮流。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我国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结构,更加需要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才能超越传统模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但由于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信息化整体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仍相差较大,信息化建设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形势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已经明确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大力推进。目前,我国信息化已经走过了基础发展时期,开始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开拓先行,把信息化作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较早提出并实施了信息化发展战略,极大推动了本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其他省市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结合区域特色,积极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东北老工业区正在加紧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国内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全国信息化发展格局正在加紧调整,各地信息化建设不进则退,区域之间信息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诸多繁重任务,使各地信息化在高起点上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从我省发展形势看,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我省是传统产业大省,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经济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我省也是人均资源贫困省,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急切需要信息化来深入改造和提升。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政府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各项艰巨任务,也都需要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因此,未来5年是我省信息化大有可为的5年,全省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好我省的区位优势,紧密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全面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立足以人为本,坚持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实施信息化战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逐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切实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构筑新型工业化能力,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不断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实施原则。
1.自主创新、产用结合。切实增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引进再创新,鼓励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产业链条,鼓励集群发展,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信息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应用良性互动。
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在“网上山东”的总体框架下,实行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领导有力、体制合理、发展协调的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3.需求主导、稳妥推进。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确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应用促发展,以发展促应用,分清轻重缓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信息化建设。
4.资源整合、互联共享。促进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打破条块分割,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重塑信息化条件下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走集约、高效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5.深化应用、确保安全。强化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两种手段,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维护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发展目标。
1.2010年主要目标。
到2010年,我省基本成为信息经济大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主要目标是:
(1)信息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普及应用水平稳步提高。信息化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健全,政策导向力度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支撑机构继续强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公众信息化素养普遍提高,各层次信息化人才满足需求;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80%以上,互联网用户超过200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到1000万台,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800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2)经济领域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更加合理。农业基本建立起适应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民服务等方面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工业大型企业进入以内部信息化系统集成为中心的企业信息化中级阶段,其中30%以上进入以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为核心的协同生产、营销的企业信息化高级阶段,中小企业进入以单项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企业信息化初级阶段,其中40%以上进入中级阶段;服务业企业进入信息化初级阶段,其中50%以上的企业进入信息化中级阶段,商贸流通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省建成3-5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在经济流通总量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3)社会领域信息化获得蓬勃发展,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显著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长足进展,省级五大基础政务数据库实现良好应用,公益性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信息内容品种和网上服务质量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水平,基本能够满足各行业需求;政务信息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业务实现网络化,宏观调控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争取到2010年,100%的政府非涉密文件可通过网络查询,80%的政府审批事项可通过网络办理;信息技术在文化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医疗卫生、交通旅游、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服务网络深入社区,公众获取公共信息服务更加便捷,大部分农村和边远地区能够通过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享受到高水准的服务;安全生产智能监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对煤矿、油田、化学品等高危重点企业的隐患分析、预测和预警,有效避免和减少生产灾难发生。
(4)信息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家的总体部署下,现有网络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下一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试验与建设稳步开展。有线、地面和卫星三位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基本完成,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行试点获得成功。农村和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明显提高,使用成本显著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
(5)信息产业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加突出。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0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7000亿元,信息服务业1000亿元(含电信、广电和其他信息服务业);形成以青岛为龙头,以胶济铁路沿线城市为主,具有区域特色的5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园;建成以齐鲁软件园为龙头,以青岛、烟台、威海软件园为基础的全省软件开发出口基地。
2.2015年远景目标。
到2015年,信息化战略取得初步成果,建成健全完善的信息化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成熟、高效的数字化、网络化应用环境和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集成化程度和社会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陆续建成,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实现政务信息的公开和互动;80%以上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研究开发、经营供销、管理决策中的信息处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信息服务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政府、社会、公众提供普遍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拥有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和普及的信息化应用队伍,国民信息化素质显著提高;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趋于完善。
三、主要任务
围绕“网上山东”的基本框架,“十一五”期间,我省要重点抓好经济领域信息化、政务领域信息化、公共事业领域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发展信息产业、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八个方面的任务,全面加快信息化进程。
(一)深入推动经济领域信息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企业信息化为主体,大力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1.积极促进农业信息化。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农民信息服务四个重点,继续完善农、林、渔、畜牧、水利等领域的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形成农业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完善农业科技、水质水利、土壤墒情、海洋资源、市场信息等农业信息数据库,开发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的实用型农业专家系统,加强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指导;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具,促进节水滴灌、自动施肥、智能监控等先进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开发建设全省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名优农产品网上展厅,利用网络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积极开发应用农产品产销分析预测系统,对主要农产品产销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引导农业生产安排,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农村财务管理为切入点,以农村经营管理为核心,开发应用经营管理、人口管理、党群管理、社会事务管理、资源管理、档案管理、村务公开等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基层单位对人、财、物的全面综合管理。规范和完善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逐步普及农村网络覆盖,为农民提供适用的科技、教育、文化、市场、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致富,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2.突出抓好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广泛调动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积极性,继续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企业资源管理、工业智能控制等重大共性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重点加大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改造力度,继续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在轻工、纺织、石化、机械、冶金等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突出抓好产品研发、生产、企业营销、管理等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和效益提高,促进绿色GDP产业发展;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区域,率先实现传统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改造升级,并逐步向全省扩散,促进行业优化升级;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投入少、见效快、经济适用、资源共享的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存在的建设资金短缺、复合性人才缺乏等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3.有效推动服务业信息化。依托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大力提高传统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报纸、期刊、杂志、图书、音像等新闻出版业产品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推进金融业信息化,重点建设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网上银行、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业务,完善银行卡信息交换共享系统;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构建我省配套设施完备、政策法规健全、人才结构合理、应用领域广泛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尽快建成几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中心和基地,积极开展面向公众、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不断提高我省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健全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信息化,实现全省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邮政物流等交通信息资源和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完善交通安全监控、电子收费、交通运输数据交换、物流配送网络控制等应用系统,不断提高全省综合客货流通能力;加快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实施全省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和17个旅游城市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全省旅游数据库集群,推广使用旅游咨询系统,逐步提高旅游业信息化水平。
(二)扎实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改善公共服务为目标,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大力推进政府行政信息化,带动信息化发展。继续完善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实现纵横政务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开发完善公文流转、视频会议、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国有资产管理、政务执行监督、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等政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政府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健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公开制度,积极开展公共信息服务;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梳理部门业务流程,大力推行透明、高效的网上行政审批,基本实现政府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公民和企业为中心,依托互联网、信息亭、数字电视等多种技术手段,逐步将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提高电子政务普遍服务能力。
以加强综合监管和宏观调控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府管理信息化。推动“金关”工程建设,重点完善对外贸易电子大通关系统,完善进出口数据共享平台,力争实现报关、报检、通关、外汇核销、出口退税等业务的“一站式”办理,提高外贸运作效率;促进“金税”工程建设,完善增值税发票交叉稽核系统和防伪税控系统,建立国税、地税集中分布式的多级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与财政、工商、质监等部门联网;抓好“金财”工程建设,完善预算管理、国库支付管理、非税收入管理等财政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对所有财政性资金运行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重点建设“经济户口”管理、企业信用管理两大业务系统,并逐步实现与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换、并联审批;促进质监系统“金质”工程建设,重点建设企业质量档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三大业务系统,逐步实现组织机构代码基本信息在外经贸、海关、税务、工商、统计、劳动保障、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的联网应用;加快安全生产动态监管体系建设,积极采用视频、传感等监控技术,加强对矿山、油田、剧毒危险化学品生产与运输、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的远程动态监控,实现对全省安全生产基础数据的汇总查询和预测分析,有效预防生产事故发生;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系统,明确各部门职能,建立部门间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机制,依托重大事故救援数学模型,确定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积极推动公共事业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借助高速互联的信息网络,结合公共事业部门的具体业务,重点加快社会安全、劳动保障、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1.社会安全领域。结合“平安山东、和谐社会”建设,继续推进“金盾”工程,提高公安系统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重点建设和应用人口信息管理、公安综合信息快速查询、警力指挥调度、公共网络安全监控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增强公安部门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打击犯罪的能力;实施“科技强检”工程,重点建成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信息库、诉讼监督信息库等业务数据库,在重点业务、重点部门实现办公、办案信息化;完善全省法院网络体系,建立全省法院统一的司法数据库,优化审判、办公等应用软件系统,广泛实现常规办公无纸化、档案管理电子化、流程监控网络化和庭审记录电脑化;推进司法信息化,完善司法行政管理、监狱管理、劳动教养管理三大网络平台,加快监管、劳教、司法鉴定、律师等业务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推进司法公众服务网、12348司法援助中心的建设;逐步实现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国家安全等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综合利用,增强政法机关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为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持社会稳定服务;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国防动员机制,突出抓好省、市、县三级国防动员指挥与决策网络体系建设,开发应用国防动员辅助决策软件,完善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人民武装、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动员资源配置管理数据库,实现国防动员机构和成员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全面提高我省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快速转换能力。
2.劳动保障领域。以实施“金保”工程为主体,不断完善全省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信息网络,重点建设市级劳动保障业务资源数据库,逐步健全覆盖人口统计、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公共安全、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和社区管理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并积极促进两大系统的整合,推进数据共享和联网应用,逐步实现劳动保障业务的全程信息化管理,为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决策支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3.科教文卫领域。积极实施科技管理信息化工程,重点完善科技信息联机检索数据库,为各行各业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支持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接入远程教育系统,逐步完善全省通用的、涵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公用教育信息资源库,并积极提高应用水平和效益;推进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创造适应群众需求的优秀数字文化产品,强化网络文化治理,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积极推进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疫情监控、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降低医疗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4.资源环境领域。立足“生态省”建设,逐步完善我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林业资源等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和监管信息系统,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建立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为主的环境监控网络体系,完善全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系统,逐步实现对环境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深层利用,提高环境综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四)切实加快城市信息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大力推进信息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改造传统通信网络,提高城市主干网络的传输和交换能力;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完善“数字城市”基础框架,对城市的自然空间、基础设施、社会属性进行动态监测和突发查询,并辅助政府决策;建立面向城市管理、经济活动、民众生活的各类应用系统,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坚持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注重加强农村及边远地区的网络覆盖和信息服务;推进数字城市联盟,消除地域性壁垒,实现经济社会重要信息资源的跨地域交换与共享。
以街道社区为基本单位,积极促进市民服务信息化。大力推进家庭上网工程,“十一五”末使城市家庭上网普及率达到35%以上。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网络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推进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公共服务进入家庭,向公众提供市政、气象、文化、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娱乐、购物、旅游等多种信息服务,方便人民生活。
(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依托外向带动和自主创新,不断壮大骨干企业和龙头产品,重点加强产业集群发展能力,着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使我省信息产业整体规模和技术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我省现有主流产品和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拉长和完善产业链为主要方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明显区域特色、产业聚集度高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性能计算机、高速宽带网络与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电子新材料、软件、集成电路、应用电子等7大系列产品;积极开拓新的产品领域,大力培植和发展军工电子、新能源、系统集成等新的产业门类。到2010年,着重建成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的信息家电,青岛高新技术开发区(崂山)的通信产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计算机及配套件、手机及配套件,威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及配套件为主体的五大国家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园,努力促进光电子、新型显示器件、晶圆加工三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将青岛、烟台建设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软件业和系统集成业。坚持“软件技术产业化、软件企业规模化”的发展原则,以软件应用和服务为主线,坚持核心技术创新,重点推进应用软件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加快软件中间件产业化基地、软件加工出口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以齐鲁软件园为龙头,青岛、烟台、威海、济宁软件园区相互辐射、相互带动的发展格局;重点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类、办公自动化类、医疗卫生类、远程教育类、金融财务类、商务管理类、网络游戏与动漫类、改造传统产业类、智能交通类、地理信息系统类软件,力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积极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外包业务,将齐鲁软件园、青岛高科技工业园软件园、烟台东方软件园、威海软件园等园区建设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软件出口基地,逐步实现软件生产、销售的国际化,提升全省的软件产业层次和出口产品结构,力争到2010年全省软件和系统集成完成销售收入1000亿元,实现软件出口10亿美元;大力推进系统集成产业发展,培养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实现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六)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资源结构调整。
以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为先导,大力促进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其他资源的节约和增值作用,推动资源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围绕政府部门主要业务,完善支持管理决策和业务工作的各类数据库。完善政府机构基本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机构设置库、领导情况库、政府公文库、政策法规库、地方史志库、政府大事记、视频内参库等,以满足各级政府机关办公决策的需求;完善基础政务信息数据库,重点促进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统计、诚信山东五大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为全面构建“网上山东”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完善政府业务运行数据库,重点建设财政税务、金融证券、工商贸易、电子口岸、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数据库,为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提供信息支持;健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2.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需求,依托政务公共信息资源,重点建设覆盖农业、资源、环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就业、交通、旅游、社会保障等主要领域的、开放实用的公益性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信息网络向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规范各类公益性信息机构,引导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公益性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益性信息资源的普遍服务能力,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力度。
3.信息服务业发展。制定信息服务业发展政策,健全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机制,引导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促进信息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鼓励文化、出版、档案、广播影视等行业加工生产数字化产品,提供网络化服务;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我省特色的中文信息内容提供商,使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继续加快发展电信服务业,切实加强广播电视服务业,支持发展宽带增值业务,积极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游戏、数字电视及网络电视、视频点播、联机检索、数据处理等新型信息服务业,引导和鼓励一批相关企业健康发展。
4.建设先进网络文化。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强化信息化条件下的著作权保护,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丰富优秀的公共文化信息,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占领新的宣传阵地。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正确引导公众的网络文化创作,形成开放、互动、规范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信息化快速发展。
改造我省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优化网络布局,不断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传输能力,逐步实现信息管线的集约化管理,提供一个高度可靠、高度灵活、可扩展、可重新利用、能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宽带数字化信息网络,有效支撑全省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重点建设内容有:继续优化和完善电信骨干网络、宽带接入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并保证各网络和业务间的互联互通;按照国家整体部署,适时采用软交换、智能光网络、IPv6等技术,积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NGN)、第三代(3G)移动通信网、数字集群通信网等先进网络的试验与建设,适度扩建固定电话网;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网络,提高本地网络的信息交互能力,改善我省互联网使用环境,继续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加快全省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整合,积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逐步普及数字电视无线广播,大力开展数字视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数字点播、信息服务、互联网接入等数据传输业务,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目标;利用电力通信资源优势,建设与现代电网相适应,能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传送多种信息,具有高速传输能力的综合业务数据传输网;完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加强无线电行业监管力度,合理开发、保护和有效利用频率资源,维护电波秩序和电磁环境,保障无线通信安全畅通;完善信息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基础网络的灾难备份和恢复能力,增强网络的安全可靠度。
(八)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完善我省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产品测评中心、数字认证中心等信息安全支撑机构,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加快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监控体系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信息安全责任制和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财政、金融、商务、电力、交通、能源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全面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统筹规划灾难备份建设,鼓励交叉备份、互为备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难备份建设和提供技术服务;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普及、提高全民的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
四、重大工程
围绕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我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实施十大信息化应用工程。
(一)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
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网络资源,继续实施“金农工程”,完善省、市两级农业信息网络,强化县、乡两级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培训工作,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农村的农业信息传播体系。大力研制开发适宜农村使用的信息终端和软件,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积极推广“三电(电视、电话、电脑)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和农业科技信息“110”电话服务系统,整合科研、水利、气象、市场、就业等涉农信息资源,将农业科技、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保障、卫生保健、劳动力就业等各类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鼓励和引导制造业信息化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突出抓好产品研发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精细化、商务运营电子化,重点改造提升轻工、纺织、石化、机械、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和医药9个传统行业200家企业集团,优先抓好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4个示范城市,通过辐射和扩散效应,带动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完善企业信息化需求数据库、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数据库、信息化人才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平台,重点培育20家从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的骨干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展CAD、ERP、产品数据管理(PDM)、集散控制系统(DCS)等单元技术及适用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构造网络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异地设计制造和动态联盟等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三)电子商务工程。
完善信用服务、安全认证、网上支付、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营造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吸收不同行业和地域的重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共同构建全省综合性电子商务运行网络。抓好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工程,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协作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并大力推广其在贸易、金融、交通、旅游、娱乐、现代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有效带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以资源共享为重点,推进面向企业、行业和区域服务的电子商务项目建设,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争取达到其商务交易总量的50%。
(四)电子政务工程。
完善全省电子政务基础网络体系建设,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党政部门的互联互通和政务信息的畅通流转。建设完善网上政务监督系统,实现行政审批等业务的电子监管,及时反馈和有效监督政务执行情况,为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提供技术支持。以政务数据库建设为依托,促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健全政府和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网站体系,规范部门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逐步实现公共部门间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以企业注册登记业务为突破点,实现工商、公安、农业、国土资源、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的“一站式”并联前置审批,实现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证照互动并联后置审批,通过互联网实现申请工商登记注册、申办组织机构代码、申办税务登记等所有服务,方便企业办事。以市民生活服务为切入点,重点实现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民政救助、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出入境手续、公积金等业务的“一站式”并联办理,方便群众办事,全面提高公众服务效率和水平。
(五)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
协调社保、公安、民政、公积金等有关部门,完善全省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全面加快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促进省、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生活低保、公积金管理、医疗机构等各类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或分支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逐步实现覆盖五保合一、劳动力市场、民政福利等领域的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按照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一卡多用”的原则,逐步实现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缴费和支付及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户籍管理、婚姻状况、公积金领取等个人信息的共享共用。建立省、市两级覆盖全部参保人员和参保单位的社会保险数据库,并促进省内联网,实现社会保险的跨统筹地区交纳和领取。
(六)口岸大通关信息化工程。
在国家总体部署下,加强对“大通关”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口岸整体信息化水平。健全口岸“大通关”信息平台,拓展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功能,加强海关、检验检疫、外经贸、外汇、税收、物流配送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大力推广联网监管,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电子报关、电子报检等“一站式”通关服务。加快建设以青岛港为龙头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完善环渤海地区与山东口岸信息交换和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功能,增强我省口岸竞争力,加快贸易便利化进程。
(七)公共信息资源建设工程。
建立省级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以及省级公共数据灾难备份中心,制定和规范信息数据交换标准与信息目录体系,对全省经济、社会各领域公益性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公用数据收集、管理和使用机制。重点加快教育、文化、科技等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先推动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积极提供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电视、网络教育、信息亭等新型信息服务形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八)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工程。
建设不同尺度、不同种类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重点完成覆盖全省的1:10000以及重点地区1:2000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数据库构建,并形成良好的数据生产与更新、数据库维护与管理机制,为“网上山东”提供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开发完善我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地理信息在防灾应急、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启动一批面向土地、人口、农业、环保等领域的GIS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全省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和辅助决策水平。
(九)“诚信山东”信息化工程。
健全信用信息征信体系,逐步建立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覆盖全省政府、企业(中介组织)、个人信用信息的“诚信山东”基本信用信息数据库体系。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互联的信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整合重点行业诚信信息,健全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开展网上诚信办公、信用信息公示、诚信信息在线查询等综合电子服务,逐步减小诚信信息的不对称性,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促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诚信道德和文化环境建设。
(十)城市应急联动与救助系统建设工程。
构建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完善应急联动救助系统,依托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促进公安、消防、交通、医疗、市政、水利、环保、气象、地震、人防、民政、安全生产等部门以及驻军、武警应急指挥机构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利益。建立省、市两级应急支援和应急信息交换中心,实现应急反应信息的及时流转,提高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
五、推进措施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组织、制度、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一)健全信息化推进体制。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一致。进一步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推广信息主管(CIO)制度,协调推进本部门、本地区、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信息化工作运行机制,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战略规划、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协调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并强化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的按时完成。完善信息化专家顾问机构,组建我省信息化建设智囊团,参与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工程项目方案评审和建设成果鉴定等工作,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制定并完善集成电路、软件、基础电子产品、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政策,推动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加大政府采购法实施力度,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行为,带动国产信息化装备和服务的发展。研究制定鼓励企业信息化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大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努力培育一批信息化建设的先进企业。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鼓励各界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逐步完善地方信息化法规体系。针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对象,坚持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加快制定和完善信息化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安全、电子交易、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规范,保障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国家信息化标准的宣传贯彻,积极开展各类标准的培训和应用工作。加强地方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产业技术标准、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和产品技术规范,重点促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安全等标准的研究制定。加强标准的推广应用,规范信息化建设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避免信息化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强化信息化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加大信息化宣传,普及信息化教育,深化各界对信息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提高公众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立符合省情的信息化统计报告制度,鼓励各类媒体设立信息化专题和专栏,通过举办信息化宣传周、博览会、研讨会、技术讲座等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宣传信息化方针、政策,普及信息化知识,宣扬先进典型,使信息化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调整高等院校相应的专业和学科设置,增加和扩充信息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扩大信息化相关专业的办学规模和比重,争取与国际专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培养信息技术与管理人才。鼓励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各类信息化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规范培训市场秩序。抓好各级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推进实施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和考核;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配合信息主管制度的试行,建立信息主管考核和培训体制。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较规范的激励和分配机制,营造吸引、留住、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鼓励优秀人才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技骨干,重点造就一批走在世界技术发展前沿、在各自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信息化人才。
(四)保障信息化资金投入。
加快信息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接轨、适合我省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投融资新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信息化的引导性投入,加强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支持。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政务信息网络建设、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和维护、法规和标准制定、国际交流和培训项目以及高新信息产品的开发。对于重大信息化项目,经立项论证后,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专项投资计划,保证工程的实施。己建成的政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所需经费由同级政府予以解决,以保证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要多渠道、多形式地争取国家关键项目的扶持资金,利用项目资金和特殊政策,加快我省信息化建设步伐。同时,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发展多元投资主体,拓展银行、证券、募集、风险投资等多种投融资渠道,加快我省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
(五)加强自主创新和对外合作。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信息技术科研的投入,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全面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产品,从整体上提升我省信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引国内外企业在我省投资,重点扶持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促进我省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我省信息产品与服务的出口,重点培育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信息化大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与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吸取世界各国和先进省市的发展经验,重点开展环渤海经济带等区域性信息化合作项目,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高我省信息化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六)促进支撑服务机构建设。
依托省内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和完善各类信息化支撑机构,强化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好服务作用,加快推进我省信息化进程。重点发挥省软件评测中心、省信息化培训办公室、省数字证书认证管理中心、省电子政务标准化研究室、省信息安全产品评测中心等现有支撑机构的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界力量兴办新的支撑机构,有效进行行业自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活动,促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工作的加快发展,确保我省信息化建设综合效益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