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劲风正吹,四川省借卫生信息化之力,励精图治,力争将全省卫生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信息化杂志 记者 / 胡雪琴 早在迈入新千年门槛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就部署了西部大开发——这一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开发战略。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遇,以卫生信息化带动卫生现代化,促进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为此,记者走进“天府之国”,采访了四川省卫生厅常务副厅长沈骥。 卫生信息化为卫生事业大发展提速 《中国信息化》:现在,卫生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卫生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卫生信息化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作为四川省卫生部门主管,您能谈谈卫生信息化如何促进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沈骥:西部大开发对四川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机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果说西部大开发对四川是一股强劲的东风,那么借助于卫生信息化,就要把我省的卫生事业送入发展的快车道。我认为,一个地区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既代表了该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没有卫生信息化,就没有卫生现代化。 当然,对卫生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就我个人而言,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追根溯源的话,最早还要回到我的留学经历。那是1999年,我作为一名外科教授,到了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在医学院药理毒理系做博士后。当时我的导师是一位心血管方面颇为知名的专家,学术造诣很深,带有四个硕士、两个博士和包括我在内的两个博士后。若从国内标准来看,他每年拥有的科研资金十分丰厚。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另外一个实验室,有着另外一位“另类的”导师。论学术水平,他比不上我的导师;但就是他,不仅带了比我们导师多得多的学生,而且拥有比我们导师多得多的科研资金——他就是一位卫生信息化方面的专家。也许因为他的医学专业不是很强,也许因为他看到了卫生信息化的巨大市场,他没有选择医学教授的生涯,而是另辟了一条卫生信息化的阳光大道。可以说,加拿大的留学生涯,让我初步领略了卫生信息化的魅力。 作为四川省卫生厅分管领导,对全省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负责是我的职责使然。到了21世纪信息时代,四川省卫生事业如果不借助于信息化,奋起直追,势必会落后于时代,与东部地区形成更大的数字鸿沟。现在“看病难、看病贵”比较突出,但把责任全部推给医护人员,我认为有失公允。从某种程度上,卫生信息化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建立医患信任体系。譬如,我们的远程诊疗系统,让基层老百姓不必长途跋涉,就可享受高效的医疗服务。譬如我们四川省的“药品统一招标采购交易监督管理系统”,让老百姓一定程度上“我吃药,我放心”……卫生信息化是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福音,让我们可以同步共享世界先进文明。 几年来,我深切认识到:卫生信息化抓与不抓,确实不一样。现在,非典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我依然记起,如果没有当时的疫情直报信息系统,那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极其辽阔的国土上,政府怎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第一地点的发病消息?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就很难打赢对付SARS的这一场硬战,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也就无从谈起。现在,我们四川省卫生信息化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发展,无论是在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方面,还是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不仅为全省卫生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也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在未来几年内,借助于卫生信息化,把我省的卫生事业实现一次大的飞跃。 《中国信息化》:四川省作为一个西部省份,与东部地区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您认为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四川省具有怎样独特的优势? 沈骥:无庸讳言,四川省与其他发达省市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裹足不前,而要艰苦奋斗。事实上,我们四川省具备一些独到的优势。就区位而言,省委、省政府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力争把四川建设成为中国的“西部硅谷”。省会成都,作为继京、沪、穗后第四大城市,具有西部中心的地缘优势;省内第二大城市绵阳作为“川西北第一重镇”,享有“中国西部科学电子城”的美名。 我们还拥有特有的科技资源优势。电子科技大学被誉为“我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该校学子遍布海内外,杰出校友深圳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已经成为中国IT行业翘首,引领着当今中国信息产业的新潮流。电子科大,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0人等,业已成为我省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和创新人才的基地。我省医药产业发展同样迅猛。成都地奥集团,创造了我国制药业上一个个奇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某些高纯度药品的生产企业,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最先进的药物筛选中心。电子信息和医药化工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这都为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卫生信息化 初具规模 《中国信息化》:您能具体谈谈四川省目前卫生信息化的建设进展吗? 沈骥:通过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我省卫生系统的电子政务已初成体系。我认为,政府门户网站是衡量一个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在,四川省卫生厅门户网站已经成功运行了一年多时间。“问泉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网站建成后,不能成为沉睡的门面,而要成为鲜活的门户。政府门户网站应该成为和老百姓互动互通的桥梁,真正做到“整合资源、服务社会”。这是我们利民便民的窗口,也是政治文明的一种体现。目前,四川省内21个市(州)中,已有20个市(州)完成了卫生政务网站的建设,并实现了与省网的链接。最后一个州——甘孜州也在建设之中。我认为,网站的点击率可以看成老百姓是否认可的一种标志。值得欣慰的是,近一年来,我们的点击率已经突破了140万。这不仅在省内,就是在全国卫生系统也位居前列。 近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围绕构建城市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三大服务体系和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断建设和完善省级医疗信息化共享体系。该体系涵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医院信息化、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方面面。现在,许多信息系统已经建成,并已经或正在发挥作用。 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成效显著。2003年,四川是第三个出现非典病例的省份。四川非典以“无一例二代病人发生、医务人员无一人感染”而宣告结束,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同年5月,为了解决非典中的信息不畅、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和指挥调度不力等问题,在省委领导下,省卫生厅组织省内八个单位的专家联合攻关,不到三个月,就成功研制完成了国内第一个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系统开发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为我省提供了一个集“六位一体”(疫情上报、预案拟定、决策支持、物资调配、预警报警、指挥调度)于一身的应急指挥平台。该系统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把它作为与国家信息平台作数据交换与共享唯一的省级应急指挥平台接口。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省有6千多万农民,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尤为关键。为此,我厅颜丙约副厅长指导和组织攻关小组,在全国率先研制开发了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真正做到农民自愿参加、医疗费用国家出“大头”、农民出“小头”。农民住院看病,可以按比例报销。就医农民随身携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只要输入对应的编号,其健康情况和就医资料就会自动显示,医疗费用及报销金额也会自动生成。这样,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会得到明显改善,有助于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不出市”,切身保障广大农民的生命健康。 挂网限竞价 阳光采购 《中国信息化》:上个月,国务院纠风办主任李至伦在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医疗是今年纠风工作重点。降低药品价格将成为纠正医疗不正之风的突破口,请问,四川省“药品统一招标采购交易监督管理系统”对此有何作为? 沈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当前卫生领域的突出矛盾而走入公众视野。降低药品价格涉及到方方面面,彻底解决实属不易。我省“药品统一招标采购交易监督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药招系统)对此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有1600多家生产企业的1500个药品、近6000个品规和9300条药品信息上网运行。截止2005年底,全省569家公立医疗机构,有507家集中上网,采购率达到了90%以上,交易总额超过了26亿元。 该药招系统实现了药品挂网限竞价、阳光采购。所谓挂网,就是厂商将药品信息放到了网上,即四川省卫生厅门户网站。药品限竟价,首先由相关部门给出该药品的最高限定价格,医疗机构可以在此价格内与厂商谈判。在同类不同品种之间、同品种不同生产厂家之间和同品种不同剂型之间,都可以进行价格竞争。只有经得起层层价格竞争的药品才能在四川生存,而且我们对生产厂商,实行高价末位淘汰制。譬如,一个药品有5位供应商,其中一位老是停留在高价位,那对不起,要么降价,要么出局,除此你别无选择。当然,要价廉也要质优。药品挂网,首先要提供国家药检部门质检报告和相关批文。因为省却了中介机构,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我们的药招系统也受到了药品生产企业的欢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系统也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因为病人一味怀疑医生开“大处方”,而丧失了对医生的信任,那么治愈疾病就较为困难。有了药招系统,就有了机制保证。譬如抗菌素,一共有几种,每种医院采购价是多少,卖给患者是多少,病人都一目了然。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病人可以自主选择较为低廉的药品。这样,既保护了老百姓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大大改善了医患关系。平台的公开、价格的公开、政府全程监管的公开,造就了一种新型的阳光模式。所以,我们的药招系统受到了国家监察部、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国务院纠风办先后三次邀请我们参会交流。去年,卫生部号召全国向四川学习,全国有17个省市来川取经。目前,我们正逐步完善,力争使其真正成为可以在全国推广和借鉴的“精品”信息系统。 推进卫生信息化 观念要先行 《中国信息化》:看来四川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已经小有成就。在卫生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作为四川省卫生工作的主管,遇到了哪些困难,又如何克服呢? 沈骥:我认为,观念滞后是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障碍,卫生信息化也不例外。我们首要改变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但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突破观念关,确实需要我们拿出一点“堂吉珂德大战风车”的勇气,就要明知难为而为之。 早在我们四川省门户网站建立之初,当时,各处室忙于繁杂的公务,对此重视不够。过了一段时间,我上网一看,不仅内容贫乏单调,而且天天都是老面孔,根本没有更新。那怎么行呢?我郑重请出所有处室负责人到场,浏览起我们的网站,说道:“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脸都很重视,都晓得把自己的脸收拾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那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门户网站,就是我们四川省卫生厅的脸,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一张脸,是要给全省、全国、全世界的人看到的一张脸。同时,她又是一个窗口,老百姓要通过这个窗口,看看我们四川省卫生厅在做些什么,我们又能为老百姓做些什么。”从思想上猛推一把后,我们又及时制定了相应制度,采用目标管理法。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处室,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确定了各处室网络负责人及信息发布人。同时,我们又建立了奖励机制,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将门户网站建设就此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医院信息化是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阵地。今年,卫生部将在全国遴选“10家信息化示范医院”。我们决心以此为契机,来推动我省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有高达40%的医院领导对医院信息化缺乏足够重视,要么有畏难情绪,要么认为可有可无。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各级医院领导的信息化认识。今年3月初,在国家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举办了四川省“数字化医院建设”院长学习培训班。我亲自带队,组织医院领导到广东省实地考察学习,走访了四所医院。通过实地考察,我们的院长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也明确了前进的目标。我们有信心,今年把四川省人民医院建成首批国家示范数字化医院之一,让西部地区在新一轮赛跑中不再落伍。 十大系统 绘就蓝图 《中国信息化》:在卫生信息化工作推进中,您有过遗憾吗?您能展望一下四川省卫生信息化的前景吗? 沈骥:要说遗憾吗?应该还是有的,那就是2000年,提前完成学业回国,我满腔热情地开始了一次卫生信息化项目运作。当时,我邀请了一位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遥感博士合作,准备实施一种名为“在线治疗”项目。只要依托一家先进的数字化医院,就可以“将临床问题解决在家庭”。在每个家庭可以装上血压计、胎心监测仪、心电图或者糖尿病监测仪等。应用网络和嵌入式电话,将医院和每个家庭、每个个体互连互通。病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一流医疗服务。尽管该项目计划书做得极为详尽,但最终夭折了,因为它的理念太超前了。当我向各医院院长介绍时,人家搞不懂;找投资方吧,投资方犹豫。今天看来,要是我是投资方,我也不会投,因为它脱离了我们的实际。当这个项目失败时,当我把厚厚一摞规划书锁进我的抽屉时,我的心情无疑是很沉重的。今天看来,这件事给我上了最有价值的一课——从实际出发。把住国情,把住省情,扎实推进我省卫生信息化工作,这就是那个失败的项目给我最大的财富。不过,我仍然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希望有一天,这个项目能成为现实,也许要等到我退休的那一天吧。我一直会等待,也一直会努力,因为它能够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民。 根据《四川省卫生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将围绕三个重点(公共卫生、城市卫生、农村卫生)、构建一个体系(四川省卫生信息公共体系),完善十大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疾病预防与控制信息系统、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医学科教信息系统、中医药信息系统),造就一支队伍(造就一支既懂医疗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我们的目标就是——抓住机遇,打造卫生信息化强省! 人物档案 沈骥 四川省卫生厅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外科教授,政府特贴专家 198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原南京铁道医学院)。1988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硕士毕业。1996年任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外科副教授,院长助理。2000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出站。2001年,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外科教授,任副院长。2002年,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教授,任副院长。2003年至今,四川省卫生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