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近九万人参观“国宝档案”
来源:华商报 更新时间:2008-03-15

        本报讯(记者李彪)备受市民关注的“中国千年历史档案第一展”昨日下午落下帷幕,在展出的10日内,前来参观的市民达到了9万人次之多。这显示,“养在深闺”的档案逐渐脱去神秘严肃的“外衣”,走进市民的生活。

10日内参观者9万人次

  记者昨日在陕西省美

  术博物馆看到,兴致勃勃前来参观的市民仍然络绎不绝。省档案局副局长、省档案馆副馆长王吉德表示,展览在市民中引起了广泛的热潮,至展览闭幕预计有近9万人次的参观客流量,尤其是周六、周日两天,每天的参观人数都在万人之上。参观者中除了普通市民外,省市一些有关的领导也自发前来参观,展览还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

  “西安市民对传统文化有着特别的热情,有些人来看了很多次,很多单位也都是专门组织人员来看展览。很多观众提出今后要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因为很多珍贵的东西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王吉德表示,他们考虑今后在适当的时候将陕西珍藏的珍贵档案集中展览,这样距离陕西的老百姓会更近一些。

  档案逐渐走入市民生活

  “这次展览改变了老百姓对档案神秘的看法,提高了老百姓对档案今后作用的认识,增强了自觉收集档案、保护档案和利用档案的意识,也说明档案正大踏步走进老百姓生活里去1王吉德这样评价本次展览带来的社会效应。

  据了解,省档案馆馆藏资料有11万多册,包括革命历史资料、建国前旧图书、旧资料、志书、革命烈士材料、名人字画、报纸及建国后图书类。西安市档案馆馆藏各类档案达24万卷(册、件),资料3万卷(册、件)。

  据悉,现在公民持身份证、工作证等合法证件即可查阅利用省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的档案,“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档案如今已脱去神秘森严的外衣,正在被普通老百姓熟悉和接受。

  据介绍,除各机关正常的工作查考外,社会各界及群众查阅利用较多的主要有城市拆迁安置政策、土地征用资料、个人招工、毕业分配及学历证明等档案。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府“红头文件”在档案馆内也可以方便地查询。

  网上查档案将逐步实现

  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我省将依托政府公众信息网、电子政务网,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体系。这意味着市民以后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查阅档案资料。如目前西安市档案馆电脑查询系统已输入290万个条目,包含250万市民信息。市民只需输入个人姓名,便可检索到相关的档案文件名称和存放位置,查询到与每个市民息息相关的退休工龄、工资、招工、职称评定等问题。

  据悉,档案部门今后还将增加现行文件全文上网数量,增加馆藏档案目录及预约查询内容,最大限度满足各方利用档案信息的要求。档案将越来越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帮手和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