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数字鸿沟” 实现信息社会的协调发展
来源:IT时代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5

当今世界,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通信技术在不断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

  但不容忽视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信息通信发展水平上仍存在明显差距,全球范围内“数字鸿沟”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尽管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普及程度仍然较低,存在着巨大的国际“数字鸿沟”。瑞典网民普及率已达75%,美国为68%,韩国为62%,日本为52%。全球互联网用户为8.1亿,平均普及率是12.7%;而中国的网民普及率约为7.2%,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普及率,而且低于全球平均普及率。

  巨大的“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而且存在于我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中老年人与青少年人之间以及不同的行业和人群之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应当为每一个人所分享,信息权利已与教育权利一起成为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在网络社会,文盲的定义不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上网。面对巨大的国际“数字鸿沟”和国内“数字鸿沟”,我们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放慢我们的步伐,而应当走得更快更好。

  建设信息社会,必须以人为本,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全球信息通信的协调发展,使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每一国家、每一普通民众。否则,信息社会将是不完整的。

  要缩小“数字鸿沟”,加大发展力度是根本举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信息通信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推动力。发展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问题,致力于加快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又对信息通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目前,中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7.5亿,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1亿。信息通信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我们应当继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让互联网接入服务覆盖整个中国,促进信息共享,实现普遍服务,进而大力推动宽带上网,扩张宽带服务,实现从数字中国向宽带中国转型升级。继续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和家庭上网工程,推广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事务。

  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农村和偏远地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努力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公平地享有获得信息通信服务的权利。近几年,我们实施了“村村通电话工程”。截至去年底,中国通电话行政村的比重已达97.1%。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享受着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

要缩小“数字鸿沟”,必须注重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和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社会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满足了低收入人群的信息通信需求,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数字鸿沟”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我国政府重视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我们提出电信运营业要树立信息服务业大行业观念,逐步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同时,坚持技术驱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务实推动下一代网络、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使信息通信技术更多地造福普通民众。

  缩小“数字鸿沟”,加强国际合作是重要途径。“数字鸿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发展中国家应立足于自身的努力,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发达国家也有义务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应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电联应进一步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加强与其他相关国际组织的协调,寻求更加切实可行的渠道和手段,为促进全球电信共同发展继续作出努力。我们愿在平等友好、互惠互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为缩小“数字鸿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