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供应链优化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业务要素进行分类,根据各个类别分别采取最合适的策略,从而实现供应链优化。采用该原则,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以及针对每一个类别制定合适的策略,同时,确保供应链上下游以及各个环节之间分类的匹配。现在我们来谈论供应链优化的另外一个基本原则:时间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就是时间管理,对于时尚类的产品时间管理非常重要:比如电脑类、服装类产品,DELL在PC行业最低的库存天数是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于一些非时尚类的产品:诸如大众消费品,时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时间管理为什么重要?供应链管理有两个目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以及降低运作成本,这两个方面目标常常是互相矛盾的,即要提高服务水平,是以成本升高为代价;而降低成本,往往会带来服务水平的下降。时间对两方面目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服务水平,最重要的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即对需求的响应时间;对于成本来说,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各种运作成本的升高,例如存储成本、产品滞销的损失等。加强时间管理,可以实现在服务水平与运作成本两个方面的同时优化。
举一个例子:某企业运用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对某种原材料的供应进行优化,优化之前,原料的采购提前期为72天。
该原材料的供应方式如图:企业直接向国外的供应商下单,国外企业生产之后,运输到北京,北京生产之后再运输到广州作为该企业生产的原料。显然,这么长的供应链流程导致72天的采购提前期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又需要降低提前期。
为优化该原料供应,企业对原料供应流程做了详细的时间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做为示例,没有完全展示该流程的时间分析内容):可以看出,该流程有运输时间34.9天,延迟等待时间12.5天,存储时间2天,检测时间7.8天,生产时间14.6天。理论上说,除去运输时间和生产时间在现有的运输方式和技术条件下是很难压缩之外,延迟时间、存储时间以及检测时间都是可以压缩的。
针对时间分析的结果,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压缩原料供应过程中的时间。采取的措施包括:
■ 根据国外供应商的计划编制时间调整企业订单下达时间,缩短延迟时间2天;
■ 供应商根据港口业务操作特点确定生产以及发货时间,缩短等待时间0.5天;
■ 通过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对材料实行免检放行,总体检验时间缩短4.8天;
■ ……
通过各种时间缩短方案,总体时间减少了18天,材料总的提前期从原来的72天减少到54天,导致的结果是该原料库存由原来的30天减少到20天,库存价值减少了16万元;即通过一系列的时间缩短的措施,提高了对需求的响应速度(时间缩短),同时降低了成本。 供应链管理的两个目标同时实现。
时间管理作为供应链优化的基本逻辑,他如何引导我们优化供应链呢?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加强供应链时间管理,实际是通过对时间的分析,发现供应链上可以改进的点,找到优化空间,结合这些优化点,通过对具体业务的分析优化,来缩短供应链运作时间,最终实现供应链优化。对业务的优化可以向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加强各个环节在时间上的协调,节奏一致,减少等待延迟时间;二是缩短各个步骤执行的时间。在上面的例子中,措施1、2 是加强各个环节的协调,措施3是缩短检验时间。
时间分析的工具,除了上面所使用的时间分析表格外,甘特图也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式:如下图所示,下图中通过对服装供应链时间的分析找到了潜在的问题。
时间分析对于供应链优化来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同时由于时间这个因素对于供应链两个目标都非常重要,且能够对两个目标同时优化,所以时间管理常常是供应链优化的突破口,或者说供应链优化的基本原则。如果你正面临供应链优化的难题,不妨先把你的供应链时间做详细分析,优化思路可能就会自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