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总局副局长许善达:金税三期 共创“和谐征纳”信息化平台
来源:中国税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金税三期 共创‘和谐征纳’信息化平台
今年的第六届中国税收电子化论坛,是金税工程三期项目得到国务院批准以后举办的第一次税收信息化论坛。我国税收信息化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时间,在建设中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并在金税工程三期中有效发挥出来。在此,我想把一些想法给大家做个介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如何把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搞好。 一、搞好信息化,认识是关键 要想搞好信息化建设,必须对信息化的内涵有足够的认识。信息化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由于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处于落后位置,所以信息化建设起步也比较晚。在税收工作中,征纳双方原来是通过纸质载体,由人工操作。这么一种工作关系、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现在要转换到以信息化作为主要手段,不再用纸质作为载体,这是一个非常新的课题。从当前税务系统整体架构来看,对这件事情的认识,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1994年,朱镕基副总理提出,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强化税收管理。虽然当时也有许多专家提出建议,一些部门提出要求,但朱镕基同志在这上面下的决心,以及在决策以后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都是税收信息化能取得今天这样成绩的关键因素。从全国来看,对于税收信息化的认识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的税务局局长,对这个问题认识比较领先,他所领导的税收信息化工作效果也好一些。但也有一些地方的税务局长,对于税收信息化的认识比较肤浅,因此信息化工作推进非常缓慢,效果也相对差一些。就此看来,在开展信息化工作时,对信息化的意义以及信息化发展给税收工作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判断和估计,特别是各级领导同志对此的判断和估计,是信息化工作能否推进的重要因素。 目前,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被社会公认的成绩,这也得益于税务系统对信息化的深刻认识。要想把金税工程三期建设好,还是要进行信息化认识上的深化和提高。虽然很多人在"税收工作必须信息化来支撑"这一点上形成了共识,但对于究竟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使用信息化手段后工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等问题的认识,那就五花八门了。因此,提高认识,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要研究信息化的影响,是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中非常重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办得好,我们为金税工程三期所投入的资源就能够发挥更高的效率,事半功倍。 二、抓住重点,循序渐进 在信息化建设的开始阶段,就想构建一个全面的、水平非常高的信息化系统,并全面覆盖税收工作,我认为这是很难做到的。例如,在1994年刚开始信息化的时候要想设计这么一个系统,把整个税收工作用信息化手段覆盖起来,全面在网络上运行,当然不现实。"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此,我们选择了重点突破,即综合征管系统和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 在金税工程一期、二期选择设计整体方案的时候,我们决定要先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住。在经过一期的试验,建立了四个子系统,也就构成了金税工程二期系统。由于这一系统的内容和环节都相对较少,所以建设的进展比较快,效果也很快出来了:税收征收率在2001年以后有了大幅提高;识别假发票的效果非常显著。如果当时我们要想设计一个从头到尾,把增值税全面管理的系统,可能今天也未必能够全面投入运营。因此,与其搞一个面面俱到,环节很多,内容全面的庞大系统,还不如集中优势和资源,先解决最重要的环节,最重要的问题。 在这10多年的税收信息化进程中,虽然没有做到全面覆盖,很多也不是完整的系统,但是在最关键的地方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几年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特别是增值税收入能够增长,信息化起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前几年的税收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金税工程三期项目是不可能得到国务院批准的。正是有了这些成绩,金税工程三期立项也得到了各有关专家的赞同,他们一致认为:项目要修改、完善,要请最好的专家来提供咨询意见,同时要国家投入一定的资源,尽快地启动、建设,尽快地发挥效果。 信息化建设不能盲目追求一个特别大的、特别完美的目标。我们既要树立长远的目标,又要有重点地来抓整个系统的建设,让它的成效能够不断地体现。金税工程三期项目很大,内容很多,建设中也要有轻重缓急。这就需要好好总结和研究:在三期建设里面如何处理整个方案实施的步骤,如何既要全面推进又要掌握重点,如何让它的成效能够更早地体现,等等。 三、技术与业务有机统一 做信息化项目,我们始终坚持技术和业务的统一。 信息技术对以往的工作方式,既是支持,又是一种推动改革的因素。首先要明确业务是主体,信息化是支持手段。但这个支持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具有能动性的一种支持。过去,在手工情况下,是用纸质作为信息载体工作方式,要想进行信息化改造,它不仅仅是把纸取消了,不用笔而敲键盘了,更要促使人们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 技术和业务的有机统一,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容易看到的是信息技术对业务工作的支持,但信息技术对于业务工作带来的能动效应、推动业务改革的力量,目前并没有得到广泛认识。业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支持,但这个支持是能动的支持,不是一个消极的支持,认清这层关系,对于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建设信息化的监督制约机制 税务机关是政府部门,要讲依法治税,严格执法,这也是每一个税务工作者的职责。因此,税收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税收征管业务工作同等重要。信息化在税务队伍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和不可缺少的作用。 在综合征管软件和增值税管理系统的设计时,我们就把一些现代管理理念和党中央、国务院对税务队伍建设的要求,都落实在方案设计中。以往的税收执法工作中,常常存在执法随意性的问题。举一个例子,如果纳税人出现了税收违法行为,就应该处以罚款,罚款金额从0.5倍到5倍,那么在此范围内多少都是合法的,这就存在税务人员可以自由裁量的空间。而在信息系统设计中,要把每一个税务人员的权力进行明确,用信息化手段减少每一个执法人员的随意性空间。 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系统中,我们没有留给基层税务机关任何随意性。从上海、北京,到西藏、青海,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系统全国统一,操作规程全国统一。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系统投入运行以后,税务人员参与虚开专用发票活动的人数大幅度下降。因此,在金税工程三期中,我们还将把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采购管理等内容纳入信息化覆盖范围,从而大大压缩执法和行政管理随意性空间,减少发生违法或者腐败行为的可能性。 目前,税务系统正在设计一套执法责任制体系:在征管系统运行时,每一个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都自动记录在信息系统中,同时有一个专门的监管系统,上级税务机关能够及时发现所有操作记录中违法的、违规的操作行为。我相信,这样的系统建设好了以后,和税收征管系统、行政管理系统一起,可以实现严格执法和规范税收操作的管理目标,税务队伍的建设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