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灌区信息化建设国内领先
来源:陕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本报讯(记者刘国英)在合阳县东雷抽黄灌区远离管理站房的渠道旁,通过电话与管理站联系,就可实现远程供水或停水,供水流量的大小也可通过人工指令,由信息化系统进行及时调节。由于实施了抽水泵站的计算机监控和供水渠道的水量自动化项目,泵站开机停机和机组运行都可以做到无人值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供水量的精确度。

        据悉,我省灌区信息化工程示范作用明显,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推进了灌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了水利部的肯定并在国内进行推广。

  目前,我省现有的13个大型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1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50万亩,是我省粮食、果业、蔬菜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各大灌区依托更新改造等项目,与科研单位合作攻关,充分运用实用先进技术,积极开展了灌区信息化建设探索实践,近年来,全省投入建设的资金达到2300多万元,一些项目开始初见成效。泾惠渠灌区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力度大,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灌区,3年投资1530万元,加快实施了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渠系水资源综合测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项目建设。宝鸡峡、冯家山等各大灌区结合灌区实际,针对性地推行灌区水量调配、计算机开票到户、办公自动化、泵站机组监控等信息化技术,有效降低了灌区运行成本,推动灌区管理服务水平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