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审计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周德铭
中国信息化杂志 记者/逯阳
金审工程是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简称。2002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金审工程一期项目,同年8月,中办、国办17号文件确定金审工程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启动的12个重要业务系统之一。2005年11月,金审工程一期项目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验收。2006年,金审工程二期项目进入立项审查阶段。针对金审工程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审计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周德铭。
时代的呼唤
审计历史悠久,它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账簿的检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时代在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查账为主要手段的审计职业遇到了计算机技术的挑战。金融、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民航、铁路、电力、石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开始广泛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趋向普及。会计信息电子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会计领域计算机作假和犯罪,具有“舞弊功能”的财会软件时有出现。在此情况下,只具有传统检查手段的审计人员,无法揭露电子化条件下的经济犯罪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审计面临着失去监督资格的巨大行业风险。
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的作业方式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1998年,审计署党组作出了建设审计信息化工程的战略决策。
成果显著
金审工程的总体目标明确,那就是,用若干年的时间,建成对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监督的国家审计信息系统。
周德铭在接受采访时说:“在这样的总体目标指导下,金审工程由审计署统一规划、统一指导、分期建设、分步实施。”
金审工程根据国家审计信息系统确定的“六个一”的建设要求,一期项目实施了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培训工作、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八个方面的实施成果。
一是遵循了需求定位、突出应用、试点先行的建设方针。围绕审计监督职能的中心任务,在整合现实需求、挖掘潜在需求、预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提升信息化审计监督综合能力为主线的金审工程系统定位。工程建设中,实施了突出应用、试点先行的策略,通过试点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尝试新方法,为后续推广奠定基础。
二是审计监督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得到实施。国家审计的核心业务是对财政、行政事业、投资、农业、社会保障、外资运用、金融、企业、经济责任等各行业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根据审计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需求,构架了审计管理系统、现场审计系统、联网审计系统三大应用系统。一期项目基本完成了前两个系统的建设。截至2005年底,审计管理系统已经在中央和部分地方审计机关部署实施,现场审计系统已经在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设备上部署应用六万多套,对各行业的审计提供了计算机技术的有效支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审计智慧的信息共享。把审计人员的职业经验以信息化的方式进行总结、提炼和表达,建立审计知识库,建设的审计应用系统可以识别、提取和运行。审计智慧的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审计信息化程度和审计监督的综合能力。
四是实施多种方式的互联共享。审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信息资源共享。一期项目实施了审计机关之间、审计现场和机关之间、审计机关和重要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系统和电子政务之间的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实施了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共享程度。
五是实施多种模式的效益工程。实施统一规划和标准规范的模式,提高了资源的利用和效率;实施了中央投资拉动地方信息化的模式,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低效益投资;实施了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1拖N”模式,即信息系统部署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以远程终端接入方式实现应用和信息共享,为我国3000个县级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提供了有效模式。
六是提高人员素质的长效机制。2000年以来,组织了全国审计机关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到2005年底,已有4万多人通过了初级培训,1000多人通过了中级培训,尤其是审计业务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审计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是实施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审计署对各级审计机关从工程立项、实施、验收,到工程管理、系统部署、审计应用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建立金审工程服务网站和热线电话,进行信息交流、技术咨询、知识学习等方面的网上服务;探索系统运行维护和项目外包机制的尝试,有效提高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服务质量。
八是审计信息化良性循环的积极探索。进行了从需求出发到设计应用、通过应用提升需求的业务和技术的良性互动的探索;从计算机审计技术手段的应用到审计方式的创新,乃至审计管理和机制的创新,推进审计信息化的良性发展,积极开展审计信息化多元化投资机制的探索。
建设展望
从未来发展来看,周德铭表示:“审计署对‘十一五’时期审计信息化进行了初步规划,重点设计了金审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内容。二期项目要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完成以下几方面的任务。”
金审一期工程结束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和完善提升一期建设应用系统。具体讲,就是扩展现场审计系统的通用技术功能、专业审计功能、质量控制功能和审计知识库;扩展审计管理系统的领导决策支持功能、审计综合管理功能、审计业务支撑功能和审计信息共享功能;完善业务和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安全交互和业务协同互动功能。
联网审计势在必行,各级审计机关都在积极开展和逐步推广计算机联网审计。以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理论为指导、以“预算跟踪+联网核查”为模式、以数据技术和数据中心为支撑、以中央预算执行联网审计为龙头,逐步开展对需要经常性审计且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和行业的联网审计实践。
建设一个标准规范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以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为标准、以审计系统内外部信息共享为目标,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全面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审计资源能够互联、资源能够共享,就要建设全国审计机关网络互联信息交互系统。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依托、以中央和省级政府审计机关互联为核心、以基层审计机关“1拖N”模式为基础,实现全国审计机关的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
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建设满足标准和需求的安全系统,以保护涉密审计数据为核心,以国家信息安全规定为标准,以安全等级化、数据加密、CA认证、防病毒、入侵检测等为内容,建设高质量、高可靠的安全系统。
建立审计信息化评价体系。以国家审计信息系统成熟度、审计信息化成熟度、审计信息化贡献率为内容,研究和建立评价体系,并作为金审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应用评价的依据,不断推进系统建设。
采访最后,周德铭展望金审工程建设前景时说:“一个以信息技术与方式支持和支撑国家审计监督综合能力的国家审计信息系统,一套在信息技术历史条件下创新的审计理念、模式、制度、方式、技术与标准规范,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IT审计握手的现代审计之路,必将进一步推进国家审计更加有效地、全面地履行法定职责。在促进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中,发挥国家审计信息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