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门时报 饶慧敏 更新时间:2008-03-11
目前,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的通关作业改革和“大通关”建设已经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国海关H2000通关系统切换获得圆满成功。海关监管场所卡口控制及联网管理子系统试点工作在14个海关同步进行,“电子口岸”基本实现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数据联网,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发展迅速。预约报关、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服务承诺等便利企业的措施受到普遍欢迎。海关对占加工贸易进出量40%的1490家大型企业实行了联网监管,国务院批准的39个出口加工区已有33个通过验收封关运作,“区港联动”、保税物流中心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各项改革进展顺利,建设“耳聪目明”的智能型海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今年开始,我国进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不少新情况,经济及其管理方式将进一步受到来自全球竞争的冲击和挑战。对此,必须充分认识海关工作所面临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重的形势。而信息化建设则是提升海关工作能力的有效催化剂。
提高通关监管能力,大力推行“大通关”制度和“电子口岸”信息平台,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严密监管、高效运作的能力,是体现海关把关服务能力的关键。特别在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监管业务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必须保证“管得住、通得快”。海关将继续推进通关作业模式的整合,加强物流监控体系建设,创新查验机制。完善行邮监管制度。努力发挥口岸管理和“大通关”建设的牵头作用,加强口岸单位的联络协调工作,完善口岸开放验收和口岸运行通报制度。积极推动“电子口岸”扩大联网和地方“电子口岸”建设。
以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大连分中心为例,该中心根据地方电子口岸平台“三统一”的原则,利用大连海关的技术优势建成了大连电子口岸网站,旨在打建海关同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无障碍信息互动,方便企业了解大连海关最新的时事公告,随时为企业提供服务,解答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在该中心成立的一年多时间里,共为1839家企业办理了电子口岸入网手续,共制卡4002张,IC卡更新634家,IC卡解锁714次,为356家企业做了电子口岸资料变更,企业利用电子口岸网上支付税款750万元。
提高保税监管能力,加快建设多元化的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体系,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制度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海关管理制度。为此,海关将继续推进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制度改革,完善深加工结转监管制度,加大联网监管力度,改进保税区管理,做好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和管理工作,加强加工贸易综合治理,建立加工贸易分析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具有中国海关特色的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制度。
联网监管系统推广应用后,北京海关在辖区内的进出口企业的生产周期缩短、经营效率提高,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北京JVC电子产业有限公司,联网后每年手册数从110本降为2本,在口岸海关办理报关制审单时间由原来每票至少5分钟缩短到1分钟。企业生产出口周期从30天减少到2至3天,每年直接成本节省120多万元。
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透露,2005年,北京海关将进一步完善联网监管系统,实现与H2000通关系统的报关数据交换;探索对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联网模式,扩大联网监管覆盖面。同时,积极推动与相关单位的数据共享工作,实现网上审批、核查、监管,全面提升北京海关加工贸易管理水平,促进关区加工贸易的稳步发展。
提高统计监测能力,完善全方位进出口预警监测体系,为宏观经济调控和海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海关统计是海关为宏观经济调控服务的重要手段,提高海关统计和分析水平,对于有效实施进出口预警监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融合,海关统计也越来越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要建立全方位的进出口预警监测体系,加强对我国入世“后过渡期”进出口贸易的分析研究。
据了解,宁波海关就围绕建立电子海关的目标,积极探索“电子管理、电子服务、电子预警”三大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对平时工作进行检查和测量,及时发现工作偏差、纠正工作失误。其中执法监督系统和效能监察系统构成了该关电子预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已有200多项功能。系统自年初投入运行以来,共产生预警18207条,业务部门根据此信息及时解决16959条,对工作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