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建设有模式吗?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8年前,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字城市的研究与建设作为其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战略之一。这也成就了“数字城市”这一名词。很快,中国就有几十个城市提出其数字城市的目标,并拿出了具体的三年或五年计划。

其实直到今天,业界对数字城市定义仍然有不同的说法,无论是相关部委,还是各实践城市,大家都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做着自己的事情。

数字城市的概念非常大,内涵很广。在数字城市的范畴内,不同城市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不同的切入点。可以看到,我们根据城市类型和着重点将数字城市的切入点分成了生活服务型、规划管理型、智能交通导航型以及虚拟城市导游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类型并不是严格区分的,一个城市的数字化建设是立体、全面的,不会仅仅做某一方面的工作。以北京为例,智能交通当然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但以社区和生活服务为本的“东城模式”也是数字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字城市建设,我们列出的切入点只是各个城市进入数字城市殿堂的门径,并不代表着终点。最终,以生活服务型为切入点的数字城市也会进行智能交通建设,城市导游型也会做规划管理。所以,这些类型仅仅是目前各城市进行数字化建设可以考虑的切入点,而模式的概念和话题也会有大量的交叉和重复现象。

目前数字城市建设有很多热点话题,这些热点话题成为各个城市竞相议论的对象,比如两年前如火如荼只顾上放信息,现在已经开始更注重功能实效门户网站建设,刚刚兴起的移动政务建设等。我们列举了重要的热点话题,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以及专家的指引,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借鉴。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为民服务,所以最需要的是普通百姓的积极参与。如果能够建立一套合理的规划和讨论机制,让大多数百姓或者百姓代表可以参与到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去,那不管数字城市的概念有多宽泛,重点有何不同,特色有什么不一样,最终都能达到“为民服务”的目的。

5月11日,主题为“2006中国数字城市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高峰论坛”将在文化古城扬州举行,来自业内的领导、专家以及很多重点城市的信息化规划者将济济一堂,就数字城市建设中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作为承办方之一,《中国计算机报》有责任也有实力全面报道我国数字城市发展的现状,总结出数字城市建设的模式,洞察并详细介绍数字城市中的热点话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数字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实践中,探讨更多的热点,形成更多的数字城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