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实践
来源:中国信息界 更新时间:2012-04-15
广州农村覆盖5000多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有220多万农村人口,建制镇39个,1146个行政村。作为沿海发达城市,城乡差距较大,如何加强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是多年来难以解决的老问题。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加强16个中心镇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中也包括务实地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各层次信息资源,采用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多手段、多层次传递给农民。经过市农业、信息化、劳动、卫生、教育等涉农部门多年的努力,广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了一定基础:

  广州市农业局从2003年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站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建立了市、区县级市、镇、村四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信息化示范单位更新和完善了硬件设备;开发完成了“自主建网”系统并建立网站70个;成功举办了“网上荔枝节”;全市9个农业区县级市农业局、11个中心镇、8个农业重点镇、1条农业街、4个农贸批发市场、4个农口单位实现联网,建成14个信息服务站;开展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三会”培训,2005年共培训农业农村信息员1200人次,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村基层、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农批市场、农产品专业大户提供了农产品农资价格、农业政策、农产品供求、防虫防害等信息。同时,市农业局还建设了农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开发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系统,并将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和农业资源数据库应用在农业管理上,完成了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在线查询系统,提高了农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2004年底,市信息办在全国首创“政企共填数字鸿沟”行动,以服务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为目标,为村民、市民低收入家庭提供上网服务,促进广州市信息化全面、协调发展。目前,采用“市政府投入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基层政府配套一点”的方式,在全市建成3个村民上网培训中心、17个村(市)民上网服务站、520个村(市)民上网服务点;发出培训教材10000余份,提供了12万元的ADSL网络服务费及有关培训费用;组织编写了村居民上网服务手册,开发推广镇村管理信息系统免费给村镇使用;青年志愿者到各服务站进行上网指导。组织全市农村和居委会干部开展了“千村官、万居干”信息技术竞赛活动,培训了约8000名居委会和村委会干部,把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深入地引入农村。

  市劳动局大力推动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已延伸到所有农村,在从化良口等镇,每个镇投入劳动力转移培训费25万元,配备40台电脑,为提高农民劳动力就业技能提供了条件。

  市卫生局积极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每个镇配备了10台电脑,开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并免费提供使用,为206万农业人口提供医疗服务。2005年覆盖面已达86.1%,住院63000万人次,报销医药费8000多万元。

  经过电信、广播电视等部门努力,广州农村已实现电话、广播、电视对农村的全覆盖。

  经过各区、县级市政府的努力,全市所有的村都连上了互联网,并有一台以上的电脑,开展了计划生育等业务应用。

  广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任务

  1.努力实现信息进村入户

  一是加强信息组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整合涉农信息,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等渠道,为农民提供气象、农资农机、卫生医疗、农业科技等信息服务。把宽带网络延伸到镇村,加快有线电视网的改造与整合,积极发展政府多媒体信息服务、数字电视等业务;继续完善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网建设;二是为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提供信息服务。选择3家农业龙头企业、10个种养大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积极扶持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上网用网,并在网上发布各类农产品信息和供求信息。摸索经验,更好地为村民搞好信息服务。这两项工作由市农业局、广播电视局负责。

  2.努力提高镇村管理信息化水平

  把电子政务延伸到镇村,开发推广使用广州市镇村管理系统,覆盖计生、社保、就业、财务、救济、基础教育等业务,并免费发放给所有镇、村使用。加强对村干部经济活动的记录,提高办事效率,实现政务公开。到2010年,实现镇村干部一人一台电脑,人人会上网、人人会使用镇村管理软件。该项工作由市信息办负责。

  3.努力推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改造工作

  大力推动农村中小学改造,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时,搞好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2005年起三年内市投入49.56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其中投入7.59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中小学按规定开设信息技术课教育。该项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

  4.努力提高村民信息能力

  把政企共填“数字鸿沟”活动的重点放在农村,努力提高村民信息能力。2010年实现50%的农村家庭有电脑,在大的行政村(5000人以上)建设100个免费的村民上网服务站;努力创造残疾人上网、用网的条件,组织志愿者下乡辅导村民上网,获取生产流通、生活需要的信息服务。该项工作由市信息办负责。

  5.努力搞好信息化宣传培训

  开展以“实践先进性,信息服务进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农村大力宣传推广农业信息化先进经验,培养提高广大村民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能力。加强镇村干部和村民培训,在全市39个镇各建立一个村民上网培训中心(与市有关部门及区县级市政府共建),配备教员,全面开展对镇村干部和村民的信息化培训。该项工作由市信息办负责。

  广州市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几项措施

  1.各区县级市要把农业信息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制定计划,投入资金,有序推进。

  2.加强组织,上下联动,共同实施,市、区两级信息办要组织专人负责,及时沟通情况,协调行动;要选择有需求、有积极性、有专业人员、领导重视的镇为点,无论是软件推广应用还是建上网服务站等,都要务求取得实效。

  3.整合资源,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整合劳动和社会保障、计生、流动人员管理等部门以及电信、移动的业务数据资源和网络通信资源,逐步建立面向农民的信息系统和农业数据中心,推动建设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农业信息化应用程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共建共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民能够自主地通过网络获取农业技术、生产、市场和流通等信息,引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市、区两级涉农的政府部门都要大力支持,同时动员部分公司参与赞助,多方投入,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

  4.发挥信息化镇、村示范点的作用,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宣传和指导,推动农业信息化有序发展。

  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信息化示范点建设方案

  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有57个村,近5万人口,其中5000人以上的村有六个。为取得点上的经验,市信息化办公室拟将钟落潭镇及所属村作为信息化示范点进行建设。为保证示范点建设的顺利实施,成立钟落潭镇信息化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由市信息办、白云区政府、区农业局、区文化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局等有关领导组成,职责是协调行动,积聚资源,共同支持和推进钟落潭镇信息化示范点建设问题;成立执行小组,由市信息办有关处室、区信息办有关领导、镇村有关领导和有关公司负责人组成,职责是具体落实信息化示范点建设的各项任务,务必抓出成效并总结经验,进行面上的推广。示范点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建设镇上网培训中心

  市信息办提供四十台电脑,区政府提供课桌,在镇成人学校建设一个上网培训中心。镇政府负责组织安排镇村干部和村民参加培训,镇成人学校负责培训实施。力争三年内将所有镇村干部包括村民组长培训一遍。要将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农民列入培训范围,使之成为上网用网的示范者。

  2.建设村免费上网服务站

  组织志愿者下乡,在30%的行政村建设免费的村民上网服务站,每站配备4-6台电脑,辅导村民上网,并在上网服务站获取农业、农村、农民需要的信息,推动镇务、村务公开,努力提高村民信息能力,争当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3.开发应用镇村管理软件

  把电子政务延伸到镇村,开发推广使用广州市镇村管理系统,推动人口、土地、企业基础数据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计生、社保、就业、征兵、选举、财务、救济、基础教育等业务,并免费发放给镇、村使用,提高镇村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实现网上办事。加强对村干部经济活动的记录,提高办事效率,实现村务公开。到2008年,实现镇村干部一人一台电脑,人人会上网、人人会使用镇村管理软件。

  4.组织信息技术下乡服务队进镇进村

  开展以“实践先进性,信息服务进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农村大力宣传推广农业信息化先进经验,培养提高广大村民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能力。开展信息产品与信息化成果宣传推广活动。组织专家、专业人员下基层演讲,组织信息化产品下乡展示,组织信息化应用成果宣传,增强村民信息化意识。

  5.中小学的信息化改造

  钟落潭镇现有中学8所、小学24所,通过归并调整,将变为6所中学、1所9年制学校和8所小学。要加强15个中小学的信息化改造,努力建设校园网、信息化教室,配备50台以上的电脑,建设教育课件制作室,并通过教育网获取课件信息,在三年级以上各年级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信息化技能和操作水平,实施“儿子”带“老子”战略,推动村民家庭购买电脑,学习上网、用网。

  6.编写农业信息化培训教材

  按照农村、农民、农业的特点,摸清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组织编写农业信息化培训教材,开展各种宣传培训活动,把教材免费送给农民学习,传播国家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