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进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中国的信息化,按照信息化的对象来看,一直是在两条战线上展开。一条战线是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另一条战线是个人及家庭的信息化。就这20年的成果看,中国信息化的最重要的成果是集中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机构以及城市人口中的信息化。在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当中,基于IP的办公协同系统已经普及。在城市人口中,计算机和手机的普及率也已经达到了和我国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前列。 对于中国来说,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一方面要深化已经开始信息化的机构和个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另外一方面也要把信息化的成果推广到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农村。尤其是后者,将是中国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最有挑战性的战场。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动力和大企业及政府部门信息化的动力有比较大的差异性。因为受企业自身生存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更加看重信息化能够给他们带来的直接而且短期的利益。因此,对于有志于在这一领域推动信息化进程的设备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以及政府部门,必须劳劳抓住这个特点,力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让中小企业看到信息化能够带来的直接且短期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应该是可测量的。 对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更是要抓住农村社会消费水平低,正处于由温饱型社会转向小康型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这一特点。不能简单的把城市中信息化产品的娱乐和享受利益诉求搬到农村市场,而是必须在帮助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切实有一些结合硬件和软件的策划。对于农村市场来说,只有在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成为农村社会脱贫奔小康的利器之时,信息化才能在农村形成燎原之势。 易观国际认为,在中小企业和农村的信息化攻坚过程中,尤其要发挥信息化的生产力特征才能被中小企业和农村市场广泛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