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安全”十年行
来源:乌海市政府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8-03-11

当前,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IT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据统计,2004—2008年,中国网络安全产品市场将以31.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23.5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93.2亿元。正是十分看好网络安全市场的钱景,在1999年这个市场里只有10家企业,到了2000年竟然达到300余家。但在大浪淘沙之后,到了2006年,却只留下了10几家。在这场比拼耐力和实力的长跑中,作为本土厂商的代表东软一直跑在前列,东软是怎样取得领先地位的?领跑的秘诀又是什么?近日,记者专访了东软股份总裁王勇峰。

  安全魔方阻击网络风险

  网络安全产业的竞争就像马拉松比赛,大家很难在短期内决出胜负,是一场耐力和意志力的比拼。东软股份总裁王勇峰说这番话的时间是419

  就在这一天,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网络安全新品发布会,隆重推出了NetEyeSOC(安全运维平台)、NetEyeIPS(入侵防御系统)和Ntars(异常流量分析与响应系统)等3款网络安全管理新产品,并推出安全魔方整体解决方案(新理念)。

  据了解,本次东软推出的网络安全魔方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了3个管理模式。首先是技术与产品,东软网络安全产品分为网关类(G)、管理类(M)和组件类(C)三大类,共14种核心产品。同时,东软拥有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深厚的信息技术服务经验,对客户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安全风险有深入理解。通过对行业实施经验的积累与安全技术的有机融合,可为客户提供巨大的价值。在过程与方法上,从行业应用、知识应用、过程管理和方法学上全面展示出东软的技术优势,而在服务与支持方面则更多调用了东软自身的资源,从客户层面、业务层面、实施层面、支持层面全面及时地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务实高效的服务。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说,东软此次在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领域的重拳出击,标志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已经走向成熟。

  产业突围技术驱动

  其实,早在1995年的时候,东软就已开始接触网络安全。在当时的国家863计划和九五攻关中的网络安全研究计划就是交给东软去做的。但是,在那个时候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普遍不够,很多人以为杀毒就等于安全,不知道除了信息安全领域外还有一个网络安全领域,当然市场规模也非常狭小,东软的网络安全技术也只能是曲高和寡了。

  虽然存在市场认知度不够的因素,但东软深知一个优秀的技术,不能永远呆在实验室里,应该让它走向市场。东软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

  有个客户没弄明白防火墙到底是干什么的,有次他问我,东软为何不搞软件了而开始做消防器材了。回忆起当年起步时的艰辛,王勇峰认为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客户认知度不高。

  东软自1996年开始正式涉足网络安全领域,短短几年即打造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NetEye网络安全品牌,在多个产品领域都取得稳步的增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作为具有深厚技术积累的网络安全厂商,东软的发展眼光务实而长远。

  王勇峰认为:一个产品如果只能卖3年的话,我们就不做了,我们要看到10年,20年,甚至更久远,网络安全是一个长远的产业。

  当问及网络安全在东软公司所占的地位时,王勇峰告诉记者,对于一家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安全保障尤为重要。网络安全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把行业解决方案与网络安全方案融合,亦是东软的长期策略。

  十年创新成就斐然

  东软涉足网络安全领域,至今已经十年,这是产业化的十年,也是自主创新的十年。王勇峰总结说,我们能走到今天,对技术孜孜不断的追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告诉记者,东软对技术有着很强的敏感度。

  流过滤就是东软追求技术进步的一个证明。流过滤是东软在2001年提出的新的防火墙架构,相对于传统的状态检测包过滤和应用代理技术,流过滤体现的是高效率、透明的应用层保护能力,使用户可以快速实施细粒度的应用级安全策略。在各个厂家纷纷开始关注应用层安全的今天,流过滤技术架构显示了其前瞻性和先进性。

  东软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流过滤在内的多项技术成果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东软安全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就是来源于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不断追求。王勇峰说。

  王勇峰表示,信息安全是以保护客户的财产、信誉甚至生命的安全为目标的,在这样的一个产业中,信赖是用户给予东软的最为珍贵的肯定和支持,是联系着用户与东软之间默契合作、共同发展的纽带,东软将以更加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更加优质的网络安全产品及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服务来保障广大用户的网络及信息安全。

  如今在网络安全行业,东软凭借自主创新的流过滤专利,已在政府、金融、电信、电力、公安、社保等各大行业以及国家重点项目中得到深入应用。而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出高品质的信息安全产品和专业化的信息安全服务也让东软成为中国网络安全领域领军企业,东软在网络安全领域有10年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并连续5年在网络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市场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