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和制造业特点,在产品研发、应用示范、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起到了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省的作用,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这标志着我省“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现了“3515”建设目标,我省制造业正快步走在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上。
技术攻关满足企业需求
从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的那一刻起,我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便一直定位于这样一个方向:信息化一定要以企业的核心业务为聚焦点,必须从企业的难题入手进行信息化设计。
为此,我省在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省后,就提出了“十五”期间要力争实现“3515”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目标,即建立起应用示范、技术服务、技术攻关产品研发3大体系,解决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网络化制造、数控等5大技术,开发10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产品,培训信息化各类人才5万人次。
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我省全力集成已有优势资源———百余家科研单位,160万科技大军,众多两院院士;一方面加强研发与技术支持机构建设,仅2005年就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集团新组建了16个工程中心和2个重点实验室,使我省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国家或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60个。
凝聚各方资源后,信息化工程便开始围绕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企业发展急需的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
CAE(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是提高制造业创新设计能力乃至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发达国家长期封锁的核心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凝聚了几代院士的心血,开发出适用于制造业各行业、多领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惟一的大型通用CAE分析优化软件系统(JIFEX)。该系统能根据分析结果实现对产品性能自动优化,通过更改产品的尺寸和几何拓扑关系,就能使产品达到最优设计效果,这一功能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同样,针对装备制造企业设计手段弱、设计周期长、成套性差,管理模式陈旧,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低,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而开展的CXP产品数字化设计、生产制造执行(MES)、ERP数字化管理、高速切削加工数控、制造资源共享等技术攻关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建立示范用典型引路
企业的规模不同、体制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管理理念不同,对信息化的认识自然也不同。种种情况决定了我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必然要走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靠典型带动的路子。“试点示范”由此成为信息化工程的核心任务。
这样,我们便看到了一个以沈阳、大连、鞍山三个国家级示范城市为主线,东西两翼二到三个省级示范城市,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十”字形区域布局。装备制造业、石化、冶金、电子信息等产业成为信息化的重点突破口,而装备制造业则是重中之重。同时,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别成为信息化的示范企业和样板企业。
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同企业的实际,多层次的应用示范逐渐开展起来。沈阳鼓风机集团可以说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这个企业在年产几十套设备,产值只有1亿元的时候,每年要用30个人花费20多天时间抄写任务单,现在,一年生产几百套设备,只需输入产品代号等数据,ERP系统就会将产品所有零部件的任务单打印出来,而且绝对没有一点差错。如今,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也覆盖了企业三大主导产品的全部设计工作,产品报价周期由此缩短了2/3,产品设计周期从18个月缩短到8到12个月。
其他示范企业也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示范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25%,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了10%,沈阳机床、沈阳重型等企业产值都实现了70%至80%的增长速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中格外具有现实意义。正是看到了应用信息化技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参与到示范的行列。目前,全省共有示范企业241家,远远超过了信息化工程最初规划的100户。
多方联动助推信息化进程
目前,我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在产品研发、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正进入一个调整期,与此同时,企业也在信息化基础建设完成之后,正在转向靠管理出效益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带动将成为促进我省制造业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快步前行的有效动力。
据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正在研究制定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编制企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增大政府资助强度,引导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和科技资源向优势领域或产业集聚。
信息化是一个需要各界协同、广泛集成的事业。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进一步集成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针对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如自主版权装备产品及相关软件研发技术、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研制以及能实现企业集约化经营、生产的管理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同时,进一步实现应用示范体系的点、线、面相结合即形成大型企业———产业链———中小企业群格局,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甩图纸”和“甩账本”试点。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目前,沈阳、大连、鞍山等中心城市或沿海城市与边远城市之间,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在信息化的氛围营造、应用水平等方面差距较大;自主版权的信息产品,软件(系统)较少且规模尚小;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中,涉及到业务流程变革、组织机构调整、工作方法改变、特别是会造成利益冲突的信息化系统实施起来阻力较大。
对此,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提高认识、增强意识只有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示范和市场的力量逐步解决,而对于信息技术、产品,特别是国产软件在推广应用中的问题,一方面国产软件要提高行业化程度,一方面政府也应考虑对应用国产软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或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