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业化历程及制造业信息化扫描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世界工业化迄今已有300年的历史。经过大量调查和采访,我们发现,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先行国家几乎都经历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最终陆续走上了以信息化打造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可以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但是,由于目前全球工业化的环境已大为不同,我国不可能重复早期工业化国家那种不计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发展老路。一方面资源的有限性已日渐突出,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正处在一个信息革命的时代,我国完全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实现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走一条科技含量高、效率高、能耗低、污染低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因此,本期我们将对国外工业化的道路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总结,总结先行者的得失,为我所用。

  作为工业的基础和主体,国外制造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提升。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协作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将视角放宽就会发现,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的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在“先污染,后治理”的矛盾激化后,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工业化的一条新路,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勿蹈“先污染、后治理”覆辙

  300年工业化最终走上信息化之路

  放眼全球,从最早的工业化开始出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00年。根据世界银行对世界工业化发展历程的专题研究,公元1700年被认为是世界工业化的“元年”。在这数百年的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创新始终是工业化水平提高的最大驱动力。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早期科技的创新促成了工业发展的大飞跃,但也一度造成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发展的现象。最终,迫于资源环境的压力,先行工业化国家纷纷走上了依靠信息化发展的工业化新路。

  传统工业化:发展亦得亦失

  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介绍,现代经济学把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增长模式。关于这四个阶段,虽然不同的现代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命名,但他们所做的阶段划分和增长模式分析内容却几乎是完全一样的。这四个发展阶段和它们的增长模式分别是:

  ——“起飞”前阶段,即产业革命以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缓慢并且主要靠增加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投入实现。研究竞争力的专家迈克尔·波特把它叫做“生产要素驱动阶段”。

  ——从18世纪中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前的“早期经济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经济增长开始加速,原因是增长打破了自然资源的限制,靠用工业中的机器操作代替农业和手工业中的手工劳动实现。为了用机器替代手工,就要大量发展资本密集的机器制造业和作为机器制造业基础的其他重工业。因此,增长归根到底要靠投资驱动。迈克尔·波特把这一发展阶段称作“投资驱动阶段”。

  ——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的“现代经济增长”。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早期经济增长阶段的增长模式的区别在于,经济增长主要已经不是靠资本积累,而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实现。迈克尔·波特把这个阶段称为“创新驱动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信息时代或者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IT)或信息通信技术(ICT),信息化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事实上,从第二阶段到第四阶段正是我们所熟知的世界范围内所经历的三次工业化浪潮。在这三次浪潮中,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工业化大潮逐步由西欧继而向整个欧洲、北美乃至众多欠发达国家扩散,一度造成了全球蓬蓬勃勃大生产的盛景。但是空前活跃的工业生产耗费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从某种程度上说,发达地区前100年的工业化几乎都是在不考虑资源耗费的情况下进行的。美、欧、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曾经经历了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见图),随着工业经济的增长,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呈现一个倒U型的走势。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达到峰值之前的这段严重破坏期,旧型工业化的弊端显露无遗。以资源大国前苏联为例,该国推行的粗放式工业发展方式使得土地的报酬递减。由于资源有限,资本资源也有限,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在上世纪60年代就走不下去了。日本在前期工业化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程度严重下降,甚至连狼这种在东亚地区维持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物种都已绝灭,日本全境一度几乎找不到有助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救命稻草”级物种了。

  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几乎在所有的先行工业化国家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度将各国的长远发展置于危险的边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各国开始反思对策,力图保持资源的持续使用,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即都经历了“资源-产品-污染”或“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强力助推

  在随后的改善及治理过程中,国际社会以及先行工业化国家转变思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开辟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的时代,信息化开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逐步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信息化成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新源泉。发达国家意识到,不断出现的信息通信技术使得信息化的能量急速增大,信息化以其网络效应和外在性,成为创造知识、促进知识要素流动的重要渠道,它能促进知识产业的发展,是对工业化过程的升华。信息化具有迅速收集、整理、传输信息的功能,它能够降低全社会的信息成本,从而加速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20世纪后期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时期的到来,工业化同信息化得以更紧密地结合,对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一条鲜明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呈现出来,那就是先有工业化,而后再有信息化。与此同时,不发达世界的许多国家在工业化的第三次浪潮之际掀起本国工业化的高潮,同时也被卷入信息化的发展浪潮,因此,许多发展中及欠发达国家同发达国家走出了一条迥然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即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起步,二者相互推动。从这种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来看,也有观点称,此后各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与此同时,注重长远发展的发展模式也被提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设想。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总之,在信息技术大行其道的时代,各国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始了现代的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有效地改善了此前出现的能耗高、效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OECD国家的科技研发投资已达到GDP的2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科技开发占了主导地位。另据世界银行统计,2003年发达国家单位产值能耗仅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的50%左右,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和技术。据世界银行2002年报告分析,每创造1美元GDP,美国、法国、日本所消耗的能源分别仅为我国能耗的23%、13%、8.6%。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谈到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拉动因素时称,增长主要是靠效率提高实现的,而效率提高的主要源泉是三个方面: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后工业化时代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工业化过程中,或者称其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技术进步始终是这些国家工业化的强大推动力。无论是19世纪的英国、美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以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的变革,还是20世纪中叶日本经济兴起一跃而成为工业强国,它们都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引发生产方式发生质的飞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但是信息技术革命不同于以往技术之处就在于,它将传统的工业化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帮助先行工业化国家扭转了局面,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且使得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同样能获得后发优势,运用信息技术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制造业信息化提升竞争优势

  “制造模式”变革左右行业未来

  放眼全球,在工业化进程中,作为工业基础和主体的制造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不管美国在各个时期各行业发展情况如何,制造业始终是美国经济的支柱。据统计,美国制造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率始终大于20%,能拉动其他产业的30%,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率的40%。目前,制造业信息化的风潮已经席卷全球。

  发达国家对制造业信息化普遍给予高度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对策研究和应用。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制造业、改造企业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发达国家赢得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以美国为例,由于对制造业的忽视,该国在某些领域曾经一度落后于日本和德国,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政府对先进制造技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应用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推出了“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MT)”、“敏捷制造技术计划(TEAM)”等,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列入“影响美国安全和经济繁荣”的22项技术之一加以研究开发。通过制造业信息化夺回了在国际上制造业的霸主地位,为实现连续十多年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日本实施了“智能制造系统计划(IMS)”,还在2000年制订了“e-Japan”战略。德国在积极推进“德国制造2000计划”。

  环境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理论,其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所对应的环境质量状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质量可能不断下降和恶化,但到一定拐点,环境质量又可能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改善。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都显现了这一著名的曲线,而后通过整体规划以及对新型科技的更佳利用,有效降低了曲线峰值。

  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制造业信息化。如印度、韩国都把信息技术作为改造传统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战略。新兴工业化国家希望通过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众多发展中国家也希望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当前,制造业本身正在不断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也日益进步,两者所产生的新的发展趋势共同左右着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使其朝着现代化的生产制造模式迈进。

  如今,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在传统工业时代,集中式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目前,全球制造业正在重新构造新的价值链。在这种环境下,社会分工极度精细,无数分管不同环节的公司共同加入到某一产业链中。比如全球商业巨头利丰集团就是利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由一家传统的贸易商转型成为全球的供应链管理者,从而实现了极速增长。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曾经以生产衬衫为例谈到了该集团异常成功的分散式供应模式:利丰集团会在全世界寻找布料性价比最高的地方购买布料,之后送到另外一个加工成本低的国家去处理,随后在预定的时间使半成品送达成衣厂,从另一个国家购买的纽扣也同时到达,由此保证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效率最高的,从而保证最后成品的高价值。据称,在这个供应链中,只有四分之一是加工价值,四分之三是这种现代化分散供应模式创造的价值。

  除此以外,围绕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作为加速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并行工程迅速得到推广;基于企业动态联盟和网络化的敏捷制造成为制造业的重要方向,基于网络的产品协同商务也成为一个热点。制造业呈现出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敏捷化、网络化相融合的趋势。从目前看来,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同制造业本身的演变趋势息息相关。当前,全球制造业正掀起一场“制造模式”变革,制造业的专业化、高级化、网络化、融合化、集群化、服务化、智能化、虚拟化、绿色化等正在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对于处在信息时代的制造业来说,信息化无疑会给制造业带来更大的活力,打通制造业迈向现代发展模式的关口。可以预见,在此后的发展中,信息化会成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一股必不可少甚至是决定其生死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