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指点“数字地球”
来源:科学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医院”,鼠标轻点搜索按键,很快地,在某一地区内的主要医院都会显示在一张清晰的地图上,选中一家医院,将其放大,你有可能看到医院周围详细、直观的道路、建筑和其他机构等,甚至可以看到卫星拍摄的图像。

    类似的地图搜索功能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某些国内外网站上找到,足不出户,也不需要授权,普通网民就能在网络上找到想要的空间地理信息。

    这在几年前还是人们从来没有想过的事。

    但今天,“数字地球”这个涵盖了丰富内容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由此衍生出来的数字地图也早已成为人们所熟知和应用,并最为关注的“数字地球”的服务项目。

    在科学家眼中,“数字地球”不仅是“数字地图”这样的服务项目而已。

    “数字地球代表一种长远的、用数字化、定向化手段认知地球、管理地球的方向,这一点是得到共识的。”在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宣布正式成立前夕,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郭华东研究员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数字奥运 绿色奥运

    “数字地球”已被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技术支持。在中科院遥感所数字地球科学实验室,戴上三维眼镜,就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亲身游历北京2008年奥运场馆,从天安门出发,向北经过二环、三环,到达奥林匹克公园。一路上,气势宏大的“鸟巢”、“水立方”等依次出现在视线中央,周围的绿化建设和辅助设施尽在眼前……

    这一数字奥运仿真系统可以对奥运会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进行虚拟体验。借助该系统,规划部门可对奥运场馆建设的实际效果作“现场”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普通市民则可以潇洒地进行奥运虚拟游,并根据自己的感受提出建设性意见。

    中科院遥感所数字地球科学实验室主任邵芸研究员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奥组委目前公布的所有奥运场馆和奥运公园设施都在他们的仿真系统里,这个仿真系统最终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普通市民、各国运动员和媒体指路的三维地图,免除了出版各种语言地图的繁琐。

    中科院遥感所还设计完成了“奥运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邵芸介绍,“通过对空气和绿地的监测,数字奥运将为实现绿色奥运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支持。”邵芸这样评价“奥运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服务奥运的意义。而对奥运场馆工程进展的监测,将会帮助指挥部门从宏观上把握工程进展情况,从而将问题消灭在建设完成之前,保障奥运场馆的顺利落成。

    “今年,我们将选择一个好天气,再‘飞’一次,获取最新的奥运环境遥感信息,届时就能看到现在的奥林匹克公园是什么样子了。”邵芸说。

    中国原创的数字地球模型

    “在‘数字地球’研究领域,中国科学家已经是世界公认的‘领头羊’。”郭华东自信地说。

    2006年3月6日,这一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个数字地球原型系统通过了成果鉴定,并被认为是国际上除美国外推出的又一先进的数字地球原型系统。

    这是自1998年“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中国开始研究并实施“数字地球”工作8年来获得的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成果。

    中科院遥感所数字地球科学实验室副主任范湘涛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数字地球原型系统是用来表达“数字地球”工作流程的模型,包括从数据获取到数据处理到数字分析和应用,最后由终端输出的过程,研究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等,当真正实现“数字地球”系统时就会有一定基础和经验。

    范湘涛向记者演示了数字地球原型系统的使用方法。他说,整个系统必须基于网络工作,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如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进入该系统,并通过简单方便的操作访问信息。

    记者看到,该系统的界面上有多个选择按键,如“数据接收与处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元数据服务”、“地图服务”、“虚拟现实应用”等等。当用户登录这个系统后,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当天由该系统提供的新数据;当用户使用计算机对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计算后,又可以反馈到该系统的空间信息数据库中进行分析。

    早在1998年,美国当时的副总统戈尔在一次演讲中提出“数字地球”概念时就指出:“全球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时会被我们的想象力所限制。”

    数字地球原型系统的应用领域除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支持等,还涉及到测量南极冰盖动态变化、实时掌握各地农作物生长情况、洪涝灾害监测和灾情评估、沙尘暴监测、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等等。尽管原型系统仅仅是“数字地球”的模型,但从中不难看出,“数字地球”几乎可以涵盖地球上所有地理空间动态情况。

    关键词“共享”

    戈尔在那次演讲中,还强调了数字地球所需要的共享环境:“显然,没有一个政府、企业或学术界能单独从事这项工作。……它(指数字地球)也可以变为一个‘没有墙壁的实验室’,科学家可以在这里通过研究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然而,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除了地理空间信息涉及国家安全的原因,另一方面,信息共享还要跨越体制上的障碍。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孙枢曾撰文指出:“在这一方面要试图跃上新的层次,必然要求理论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技术措施、科学管理组织领导上采取得力的步骤。从我国的情况看,关键之一是首先实现地球空间信息全国范围的共享。”

    他认为,应当结合拨款制度的改革和信息中心的发展,有步骤地由点及面地加快数据、资料共享制度的实施。有政府支持的常规观测数据,必须适时向科学界开放使用,只收取合理的手续费及数据录制成本费。而由政府提供经费的研究项目,在取得数据的一定期限后(例如两年),也必须向科学界以同样收费原则及便于使用的方式开放数据资料。

    除了信息共享,“数字地球”的实现还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数字地球”系统将为人们提供气象、海洋、农业、商务等信息,但这些信息来自不同部门,将之与单纯的地理空间信息整合,才能实现“数字地球”。范湘涛说:“各部门之间必须实现基础信息的共享,最后要实现数字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共享、技术平台以及协同工作平台的搭建。”

    对此,郭华东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自行做出“数字地球”,而是在“数字地球”这个大概念之下,首先完成本国的数字化工作。但在信息化时代,强调框架、标准和规范,如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地区和部门各做各的,结果出来后很可能会走回头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数字地球协会将对全球的问题进行顶层的设计,并推动各国实施。

    郭华东说,有关空间信息的组织很多,涉及到各大洲的就有60多个,但是公认的全球性组织只有4个,即全球测图组织(Global Mapping)、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GSDI)、地球观测(Earth Watch)和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其他3个国际组织主要侧重于专项技术,而ISDE将更注重于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就是ISDE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