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我认为以前没有发挥作用的东西,我们把它开发成能应用的东西并予以发展,就是创新。”5月23日,在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10周年庆典中,大连华信总经理刘军谈起企业自主创新的经验和历程时如是说。
外包不等于低水平
在对刘军的采访中,他的坦诚和看问题的独特角度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专注信息产业,不断追究技术创新是华信人从一开始就确立的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日本市场的软件企业,在众人将目光投向以硬件为主的系统集成时,大连华信就将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作为业务的核心。一方面,通过国际软件外包积累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通过在国内市场承接全国大项目强化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
针对外包业务中编码占很大比重的问题,刘军认为,应该看到软件外包自身带来的附加值。这种产业模式以前没有,中国的软件企业以前也缺乏这样的能力,现在这个产业发展起来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软件外包的创新体现在各种能力的从无到有,包括语言能力、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国际化管理能力、竞争能力等很多方面的综合。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10年来大连华信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涉及国内、日本、欧美及中亚地区,软件出口连续排名全国前列。据商务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大连华信软件出口创汇达4000万美元,位列国内软件出口企业第一名。今年1月,大连华信获得由科技部授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颁布的“具有影响力的科技自主创新典型单位”称号;4月,作为大连市唯一一家入选的软件企业,大连华信获“大连市企业科技创新奖”。
通过软件外包,大连华信在资本积累上获取了“第一桶金”。目前,该公司的编码和单体测试的销售收入与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中上游工程所占的比例接近均分,并且后者的比例在不断提升。
打入外国企业内部去学习
“中国IT产业如果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产品,没有推动其他行业发展的作为,就会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刘军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让更多享有自主产权的软件走向国际市场。
大连华信成立之初,我国软件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有限,公司业务停留在软件外包上,在电信、金融、医疗等行业只能根据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开发。“大连华信与印度的差距还有5—10年。”作为对日外包领航者的带头人,刘军决定“打入外国企业内部去学习!”华信人成了大连这座城市里下班最晚的群体。为了形成良好的技术能力和专业化的职业素养,华信人甘愿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休息时间。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以及行业经验来推动国内信息化水平,大连华信实现了对业务能力的掌握、技术能力的提高与项目管理核心团队的形成;通过业务和技术经验的积累,大连华信先后与日本信息服务业排名前列的十几家知名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吸引了微软、NEC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投资。
从“围绕用户需求开发、服务的意识”到“围绕专注的行业进行自主创新,引导客户需求”,大连华信自主产权开花结果。去年11月,大连华信取得乌兹别克斯坦全国铁路财务系统信息化项目订单,这个项目被称为“中乌之间商贸往来中涉及高科技智能化软件出口的第一单”。目前,大连华信又开始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嵌入式软件研发上作出尝试,并通过与大连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以及大连华信培训中心的建设,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希望大连华信在20周年庆典的时候,能够成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软件公司!”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对大连华信今后的发展充满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