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联社信息化 大集中托起大服务
来源:计世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曾被称作“IT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的农村信用联社信息化,最近有了新看点,那就是“数据大集中”――把县级信用联社的业务数据集中起来,由省级信用联社统一管理。此招被认为是“通过规模化经营提升竞争力并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

  数据大集中其实不是新鲜事,四大国有银行和各商业银行早已实现了省级乃至全国范围的大集中,有的甚至宣称已步入“后大集中”时代。但对于32000多家农村信用联社来说,数据大集中却是极具挑战的话题,因为各地信用联社基本上是自营发展,网点又分散于广大农村,且大部分是小额贷款客户,业务模式繁杂,想把这样的网点整合到一个平台上,难度远非其它金融系统可比。

  作为全国农信改革的试点单位,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江苏农信)是继福建之后,在全国农信系统中第二家实现省级数据大集中的单位。江苏农信科技处副处长傅晓三介绍,江苏农信拥有75家县级信用联社、3000多家网点,网点数量居全省同行之首,加之此前缺乏市级范围内集中的基础(这一点不同于福建),直接实施省级数据大集中的工程,其难度更大。

  记者问身兼江苏农信计算中心副主任的傅晓三:此次大集中有没有动用行政手段,傅摇头说没有,这种事靠行政命令也做不好。况且,农信实行的是二级法人和股份制,这种机制决定了县级农信拥有经营自主权,省联社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指导、协调与服务,并不直接干预他们的经营。我们这个计算中心是全省信用联社共同投资建的,只负责对县一级联社的业务数据进行集中管理。

  既要集中,又要尊重各个主体的自主权和经营特色,江苏农信的“大集中”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傅的回答是以服务为宗旨,“只要让各网点感觉到,你的'大集中'是为他服务的,而不是去管他束缚他,事情就能够办成。”

  谈及具体做法,傅说既然是“服务”,就要充分照顾到服务对象原有的业务需要和特色,在大集中的前提下让系统有尽可能大的适应性。譬如苏中地区农信系统有个“一本通”业务,一个存折既可以存取款又可以进行小额农贷,很受农民欢迎,我们的大集中就保留了这种模式。这使基层信用联社感到“大集中”之后自己的业务并没有倒退,对其他地区开展多样服务也是一个借鉴。

  “以服务为导向,系统的先进性与稳定性也至关重要”。大集中之后,系统是不是安全?服务响应是不是便捷?对提高业务水平是不是有好处?这是用户最关心的,也是大集中成败的关键。为此,江苏农信的数据中心采用了C/S架构的三层结构,最前面是应用服务器与下面的网点相联,依次是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存储系统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IBM DS8100存储服务器,这种专为大中型企业关键业务负载而设计的存储设备,不仅可以更快地处理、存储和检索数据,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备份、远程镜像和恢复功能,它的虚拟逻辑分区技术能够创建两个完全独立的存储子系统,保证数据安全,使系统更加可靠,有效地提升了“大集中”的吸引力。

  此外还要做好协调与培训工作。“数据大集中工程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省联社在协调与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服务在规章制度和人才队伍方面得到了保障。

  大集中在江苏农信系统收到了一石三鸟之效:第一,扩大了金融服务范围――把原先只限于各县的区域服务扩大到了全省,而更大范围的通存通兑又推动了借记卡业务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第二,带动了落后地区的发展。江苏省的区域落差较大,经济发达的苏南,农信的数据中心已经用上了小型机,而苏北还在使用PC服务器,有的甚至仍在手工记帐。大集中使苏北农信跟上了信息化与业务发展的步伐。

  第三,节省了费用。如果全省75家县级信用联社各自建设基本的数据中心,至少需要3亿元,而统一建数据中心,目前只用了8000万。大集中之前,借记卡是各信用社自己发行,以每家上百万元的投入计算,需要7500万,而由省联社集中发卡,只需300万。

  而以上还只是大集中的“第一波好处”。随着系统的深入运行,大集中对提升服务质量、控制金融风险所带来的第二波、第三波好处会接踵而至。“这个大趋势不仅仅我们看到了,用户也看到了,这是大集中得以顺利实施最重要的基础。”傅晓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