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关信息化手段“一点通全关”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全:整合监督管理机关作业系统,与各口岸全面联网;
    新:自主开发各个管理系统,填补电子物流平台空白;
    简:整体集成口岸功能,实现无纸化、自动化、最简化;
    快:硬件和网络设施全面提速,各业务系统全面优化。
    天津海关坚持“因天津而立,因天津而兴”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创业创新创优,做大做强做好”总体目标,充分利用智能信息化手段,在力促企业通关提速的同时,提高海关管理水平。
    智能支持,向科技要效益
    天津海关为提高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在海关系统内率先开展区域通关试点改革,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海关作业流程和转关作业模式,打破了地区间现有的关区限制,最大限度地整合港口资源,真正做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港口功能延伸到内地。
    监管模式的改革依托于科技手段的支持。在区域通关系统的建设中,天津海关运用科技手段圆满完成了区域通关业务改革中各海关之间联网测试工作,确保了改革工作的按时、顺利启动。内陆海关派驻人员顺利进驻天津航运中心开展业务,技术支持是强大的后盾。
    天津海关启用区域通关系统以来收效显著,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而且大大节省了企业通关时间,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以兰州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进口的主要货物为矿砂,选择区域通关后,用海关监管车辆从天津到兰州运输一个20呎的集装箱就可节省运输费用6000元左右,40呎集装箱可节省8000元;据太原双喜轮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统计,货物从太原转关至天津口岸出口,一般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而采用区域通关模式从申报到货物放行一般只需5小时即可完成。
    据天津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天津海关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努力推广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改革,自行开发了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系统,不断优化和完善联网系统,增强程序的实用性,满足滨海新区多个行业企业联网监管的需求。
    据了解,目前天津关区已有联网企业百余家,占天津关区加工贸易总量的80%%以上。天津海关的联网监管系统创造性地实现了以企业料号为单元,贯穿前期备案、中期核查、后续核销的严密监管、便捷企业的加工贸易企业管理新模式。同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满足大型加贸企业管理运营的需求。如对摩托罗拉等公司在SKD、CKD、BOM、库存盘点等方面不同于其他联网企业的特点,天津海关为其特殊设计了核销处理逻辑程序,受到企业好评。
    天津海关实施的“开发区加工贸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被列入天津开发区2005年改善投资环境10件实事之一,确定了以天津海关加工贸易联网平台为依托,管委会、海关、企业三方的联网模式。目前该系统已顺利开通,开发区联网企业已实现网上备案的“信息一条龙、电子一站式”的高品质、多功能、全方位的电子化管理,为滨海新区全面实现联网审批打下了基础。
    作为全国海关H986工程的第一个试点单位,天津海关通过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辅助分析,可以在短短一两分钟内快速地完成透视被检集装箱内部构造和扫描获取集装箱内所装载物体图像,并将扫描图像上传至图像分析人员进行相应计算机分析。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守法企业的通关效率,对走私分子也发挥了震慑作用。
    自主创新,向科技要管理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海关管理水平”在天津海关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的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海关前列的!”天津海关技术处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1年以来,天津海关先后完成大型科技应用项目20个,中小型科技应用项目350余个,广泛应用于天津海关通关监管和行政办公的各个环节,为天津海关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保障天津大通关的顺利实施,天津海关科技部门配合业务部门开发了“通关效率分析系统”、“一点通全关系统”、“提前报关系统”、“无纸通关系统”、“关税分析系统”、“排队叫号系统”等等,为天津海关各项工作提供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手段。
    据了解,天津海关在建立以“区港联动”为龙头,以保税物流中心为枢纽,以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为网点的多元化保税仓储物流监管体系中,积极发挥科技管理职能,自主开发了“物流信息监控平台”,形成了符合通关企业特点的从前期船舶管理、舱单管理到中期堆存管理、风险分析、查验管理、港区监控直至后续卡口管理、GPS电子关锁的全过程封闭式管理系统。面对天津港区老、场站多、卡口位于公路上等特点,天津海关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一方面强化上述各子系统的整合,风险前置,形成统一的信息处理模式;另一方面优化系统使每辆集装箱车辆通过卡口的时间仅为5—8秒,既实现了海关严密监管的目的,提高了海关管理水平,又有效避免了公路拥堵,取得了海关企业双赢的局面。
    全新简快,向科技要服务
    随着形势的发展,口岸通关压力不断增大,监管业务量飞速增长与监管资源相对有限、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与海关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做到有效监管下的高效运作,必须实施科技创新,助推“大通关”建设。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天津电子口岸应运而生。
    2005年11月7日,天津电子口岸在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这是一个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于一身,拥有13个功能子系统,40多个应用项目,7200余家企业用户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联合作业和信息共享的口岸公共信息平台。
    天津电子口岸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全、新、简、快”。
    首先是全。天津电子口岸全面整合了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外管、海事、边检等所有口岸监督管理机关的作业系统;实现了与中国电子口岸、中央各部委、各省区市电子口岸,以及本地港务、银行等企业的全面联网。企业登录到天津电子口岸的门户网站即可办理报关、报检等一切进出口相关手续,完成仓储物流、银行业务等商业运作,并实时监控货物在口岸的流转进程。
    其次是新。天津电子口岸自主开发了船舶集中管理系统、舱单集中管理系统、区港联动管理系统,填补了电子物流平台的空白;完善了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系统、“一单两报”客户端系统;初步建立了网上一点通全程的新型港口服务模式。同时,利用省市间联网优势,优化了转关申报系统、异地申报系统,使外地企业在天津电子口岸上与本地企业一样享受到各项便捷服务。
    第三是简。真正实现无纸化、自动化、最简化。以船舶申报系统为例,该系统彻底改变了企业向各联检单位分别申报的传统做法,做到了一次录入动态,系统自动分发,联检通过系统自动反馈的“一次登录全办结”。在电子商务方面,将仓储运输、租船订舱、银行支付等口岸功能整体集成,企业能在网上一次性完成物流相关作业。
    第四是快。天津电子口岸在实现硬件和网络设施全面提速、各业务系统全面优化的同时,提出了“力争在7小时内完成所有手续,力争让内地货主当日回家”的口号,诸环节还设定了服务承诺时限。
    凝聚人心,向科技要人才
    在天津海关“发展海关,成就关员”的良好氛围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海关科技人员,他们艰苦奋斗、并肩作战,造就了天津海关科技事业的辉煌,使天津海关在建设一流海关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他们之中,有的人面对外界公司年薪30万的诱惑不为所动;任地方口岸公司经理,从事电子口岸管理工作,却不收任何报酬;有的人由于长期在电脑前伏案工作,患上严重的腱鞘炎。但他们却说:“既然选择了海关这个职业,就一定把活干好,让领导放心,让同事满意,让自己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