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石狮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的工作回顾

  2004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石狮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实施“四市三海”和“小城市大经济”发展战略,有效推进政府各项工作,超额完成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2.5亿元,比增16.8%,增幅高于全省及泉州市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12.08亿元,比增33.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6.24亿元,比增41.1%,增长速度居全省县(市、区)首位,创下了十年来最高增幅,实现财政三年翻一番。一、二、三产业比重为4.7:55.6:39.7,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19.7%、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5元,比增16%;农民人均纯收入8038元,比增10.5%。年底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52.5亿元和82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和13.9%。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6位,继续保持全省十强县(市、区)第2位,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这些成绩标志着,我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素质。

  (二)扩大三大需求,增强经济内在活力。

  (三)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三农”工作。

  (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五)注重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六)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今后政府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必须紧扣发展主题。

  ———必须善于把握重点。

  ———必须统筹协调发展。

  ———必须凝聚各方力量。

  二、2005年工作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主要措施

  2005年,是我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制定“十一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当前,我们既面临较好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又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竞争压力,必须牢牢抓住全省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切实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中,找准位置、凸显作用、多作贡献。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全国、全省“两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深化“四市三海”和“小城市大经济”发展战略,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湾滨海城市亮点为目标,以“三个三、两个二、一个四”为重点,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抓落实、重提高、促发展、尽责任,努力推动我市各项事业在更高平台上快速高效发展、统筹和谐发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2‰以内。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我们在工作指导、部署和推进上,要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确保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要把握我市经济处于上升周期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不失时机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市富民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的改革,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三是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扩大新视野,注重研究新情况,切实解决新问题,因势利导,开拓创新,努力突破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动力。四是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我们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路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同步发展。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注重激发社会活力,妥善处理各方关系,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具体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推进产业聚集,增创产业优势

  要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入手,抓住港口、产业、市场三个关键,打造泉州湾中心港区,加快推进产业聚集,整合优化本地市场,促进城港联动、工贸互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提升。

  优化提升工业经济。按照“壮大、聚集、提升”的思路,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一要以实施两大《决定》为主线。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加快五金机械、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六大类产业发展的决定》。纺织服装业要注重“壮大升级”,坚持扶大与育小并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一批具有规模、技术、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群,着力抓好60万吨PTA和立泰化纤等项目,壮大灵秀运动休闲服装、宝盖服装服饰辅料、蚶江西裤等特色名镇和凤里童装生产基地,促使强项更强、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五金机械等六大类产业要注重“整合聚集”,依托祥芝食品加工、宝盖鞋业鞋材、永宁体育用品等生产基地,集约要素供给,完善设施配套,引导产业向功能区集中,核心企业向园区集中,配套企业向核心企业集中,员工生活向服务区集中,努力实现集约发展,构建新的产业优势。二要以品牌战略为抓手。加大“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推介力度,提升作为时尚之都的知名度。加强对现有品牌的培植和服务,引导企业提高品牌技术和文化含量,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等,抓好企业ISO9000、ISO14000、SA8000认证工作。三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体系,重点抓好纺织服装行业ASP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轻纺产品检测中心实验室建设,引进纺织服装新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着重培育发展一批机电一体化、海洋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四要以制度创新为助推。进一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引导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改制等多种方式,开展生产、技术、资本、品牌的联合、重组,建立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企业上市。五要以人力资源建设为保障。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引才聚才作用,启动专家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引进一批设计、外贸、职业经理人等高级人才。壮大蓝领队伍,加快建设蓝领公寓,继续推行“异地培训”、“劳务派遣”等活动,加强劳务协作。

  培育壮大港口经济。城以港兴,港为城用。要围绕泉州湾中心港区的打造,促进港口、城市、产业互动发展。出台《关于加强岸线资源规划开发、大力发展港口经济的决定》,认真做好67公里海岸线规划编制,加快石湖作业区周边的用地控制规划。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在完成石湖港3#(5万吨级)泊位的基础上,启动4#泊位(5万吨级)建设,申报创建石湖保税仓库物流中心。构筑港口枢纽交通网络,尽快完成高速公路连接线和沿海大通道建设,拓宽石湖大道,做好跨海大桥和泉州环城高速公路石狮段的前期工作,拓展对外通道和发展腹地。强化港航战略联盟,提高与中海、中远等大型航运企业的合作层次,开辟新的国际航线,提高港口竞争力。发展石湖港工业园综合物流业,培育和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发展海上运输,构建区域性物流节点。

  整合激活商业经济。按照“一城带六城”的发展思路,结合城市功能区调整,全方位推动服装城的繁荣,以此促进本地市场的整合和发展,进一步优化市区商贸格局。积极打造特色商圈,完善以石狮服装城为中心,连接鸳鸯池布料市场、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辅料面料综合市场及塔前服装机械市场的纺织服装商贸区,启动石狮服装城二期工程,统一规划服装城周边回批地,建设灵秀纺织布料仓储配送中心,出台扶持壮大鸳鸯池布料市场的措施,进一步增强“闽派休闲服装板块”的聚集和扩散功能。加快商业步行街建设步伐,分期分批整治、规范周边原有市场,引导商家归行入市,提升以九二路为主轴的中心贸易区形象。大力发展旅游市场,加快建设海丝景点,举办2005年亚洲470级帆船锦标赛暨全国帆船冠军赛等活动,办好休闲名城与休闲旅游高峰论坛,规划保护红塔湾等旅游岸线,发展滨海旅游,加快三家五星级大酒店的建设。不断优化消费结构,拓展汽车、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等消费热点,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企业诚信评价制度,配合做好全国统一的个人、企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快出台鼓励节能降耗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水资源保护,整治莲湖水库等污染水域,引导染整产业降低能耗、物耗,并逐步减少高耗水产业比重,提高循环水的利用率。增强城市治污能力,做好环境容量研究,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沿海三个集控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完善城市污水管网铺设,重点治理漂染、电镀、制革、食品、制鞋等行业污染。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推动各种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

  优化经济服务环境。针对新情况、新变化,整合现有经济扶持政策,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加强政府与海关、海事、检验检疫、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改进财政金融服务功能,健全银企会商制度,着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加大市财政周转金追缴、城市信用社清贷力度。进一步改善税收征管方式,加强税法宣传,引导企业树立纳税光荣的意识。全面开展石狮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为政府调节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完善现有行业协会的工作机制,重点支持成立五金机械、食品加工、体育用品、电子信息等新行业协会。

  (二)强化“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们将筹集预算内外资金7370万元用于支持“三农”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落实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重点,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促进各项改革。加强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引导和管理,鼓励通过各种形式发展规模经营。健全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规范海域使用权属和有偿使用制度。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今年全面完成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全面落实《石狮市全面推行村级财会代理服务制度的工作方案》。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调整农业结构。做大做强水产、畜牧、园艺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蓝色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鼓励推行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导渔业发展走“提高养殖,主攻加工,培育品牌,拓展流通”的路子,推广深海网箱养殖,发展滩涂特色养殖,扶持壮大水产品精深加工,完善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建立制止耕地抛荒的长效机制,完善粮食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完成年度指导性计划。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启动建设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扶持优良种苗试验和推广。

  夯实农村基础。健全救灾防灾体系,提高全市防洪防涝体系标准,完善台风应急机制,强化渔业安全生产,加强森林火灾监控,减少火灾发生。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抓紧祥芝国家中心渔港和梅林、东埔一级渔港申报立项工作,加快东店、古浮二级渔港和锦尚、沙堤、石湖三级渔港建设,推进“六千”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整治十大入海溪流,加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

  (三)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区域联动

  今年对外开放面临不少新情况,关税要降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水平,取消大多数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我们要加强政策研究分析,密切关注相关动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进一步转变招商选资思路。要紧扣产业优化招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吸引要素集聚,大力引进国(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加强对与主导产业相关配套项目的引进,提高产业规模和层次。要借助平台促进招商。依托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第二届海峡两岸高新技术成果暨产品博览会两大专业盛会,进一步完善石湖港工业区、宝盖鞋业工业区、灵秀服装创业园三大专业工业园的基础设施配套,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要创新机制强化招商。发挥招商顾问、金融单位、商会的作用,千方百计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我市,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采取BOT、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导外资投向市政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领域。要重视服务深化招商。以服务手段的创新促进投资环境的优化,完善项目审批、建设过程、开工投产等全过程服务,落实跟踪一批超千万美元项目的落户。

  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依托中国与东盟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展会,巩固东欧、东盟等市场,深度开拓北美、欧盟等新兴市场,保持服装、鞋业、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提高海洋生化、电子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支持“阿联酋沙迦中国(石狮)服装批发市场”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拓宽出口渠道。健全大通关协调机制。提高口岸管理服务水平,加快“电子口岸”联网建设,加大信贷、保险、外汇等支持力度,兑现出口退税政策,用好出口发展基金。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加强预警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建立重点出口商品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加强防范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反倾销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空间。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密切与华人社团及新一代华侨的联络联谊,用好CEPA和闽港澳合作等相关政策,争取在科技、贸易、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上有新的突破。推进区域横向联合,主动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辐射,高位嫁接其在技术、融资、人才、网络、体制等方面的优势,加速我市产业升级。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和同类产业城市的交流,促进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共享。

  (四)关注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着重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14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低保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努力扩大低保面,实现应保尽保,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范围和社保覆盖面。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加快计生“二女户”工程、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建设,减免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妥善安排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续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一期工程的孤儿院和康复中心要尽快投入使用。扩大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开展创业培训和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实施劳工本地化工程。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健全按时发放务工人员工资的长效机制,防止拖欠工程款,适当提高公职人员工资待遇。

  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以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城市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工程,着重治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和油烟污染,建设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加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保护城市水域,实行封山育林,依法保护矿产、森林和海洋等资源。继续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今年我市将投入35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市绿化美化,新增园林绿地25公顷,规划建设灵秀山森林公园、宝盖山生态文化公园,培植和恢复沿海防护林带,市区再新建5处休闲绿地、运动场,适当增加城市雕塑,提高城市品位,营造宜居环境。

  努力维护社会公正。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完善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化解和处置机制,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作用。健全劳动争议“三级管理”机制,及时处理劳资纠纷,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力度。妥善处理城镇拆迁等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整治联邦商业城,做好盘活启动的各项工作。

  确保社会安定稳定。要以创建全省首批命名的“平安县(市、区)”为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路面“两抢”、入室盗窃、“六合彩”赌博、吸毒、偷私渡等违法行为,继续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消除“三合一”厂房,继续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施“畅通工程”,开展对酒后驾车、两轮摩托违规行驶、非法营运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活动,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市场整治,严格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完善规范建筑和房地产市场,严厉打击偷逃骗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恶意逃废债务、侵犯知识产权、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五)呼应中心城区,建设现代城市

  按照“把一个市作为一个城来构思和建设”的思路,加快城市中心向东拓展,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严格执行城市规划。今年城市规划工作要突出抓好深化编制、落实规划和加强监管三方面工作。全面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岸线利用、港口发展、水资源利用等专项规划的编制,抓紧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城市东区、服装城周边等重点区域用地的控制和调整,着手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和LNG、消防等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城市规划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规划审批管理,把城市规划建设职能延伸到沿海各镇,切实抓好《石狮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石狮市房屋所有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和《关于规范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加大力度查处违法违规建设。

  全面加强土地管理。下大力气解决回批地安置遗留问题,分类对待、因地制宜,以用地技术指标规范管理回批地建设,引导村居集体开发回批地,将回批地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失业保险机制,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使用的监管,严禁截占、挪用土地补偿费用。积极争取土地利用指标,严把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查报批关,用足省政府关于实施重大项目单列用地等相关政策,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提高集约用地水平,落实《石狮市工业项目集约合理用地的控制指标体系》,继续依法清理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地,坚持以项目定用地,以投资额定用地量,严格动工建设期限,督促用地项目限期投建。严禁非法买卖土地。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城市设计,抓好城市主要街区、文化中心、旅游景区等城市主要窗口的景观设计。高标准完成石狮入口处、高速公路连接线、石狮大道等重点景观道路绿化美化配套建设,启动市区主干道拓改工程和九二路、石泉路等重点街区立面改造。完善和延伸城市路网,抓好外西环路、大北环路、外东环路等城市主干道建设,做好石祥路的拓宽改造和石永二路建设的前期工作。继续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推进镇中路、旧华侨中学片区的改造,逐步消除“城中村”。调整交通场站布局,增加石狮服装城客运站客运班线,建设新客运中心,因地制宜改造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安全设施,增设停车场所,增加公交线路,出台相应管理办法,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规范出租车营运。完善城市配套,抓紧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厂二期工程,着手规划人防地下工程,做好从九十九溪经沿海大通道至石湖工业区第二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20万吨自来水扩建工程,做好泉州火电厂前期工作,抓紧上浦、锦尚110千伏变电站建设,逐步消除城区架空管线,预埋各种专业管线。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把镇区建设、改旧建新和村容村貌整治纳入全市规划建设,逐步推进市区与各镇的整合相融。完善镇区总体规划,合理分布市区和各镇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强化镇村供水、供电、排污、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今年要重点抓好沿海消防站和沿海各镇休闲公园建设,再完成30个行政村通自来水,在原有基础上再重点支持15个村进行改旧建新。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抓紧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推动现有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市政设施养护社会化,总结道路清扫保洁权公开招标经验,把保洁范围扩大到社区,实现社区保洁物业化管理,争取把城市绿化、维护等市政设施养护公开推向社会。适应市区扩张的要求,调整卫生、交通、城监等城管职能,实行职能部门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基层管理职权。围绕创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市,加快推进“村改社区”工作,完成社区“爱心慈善援助中心”建设,赋予基层管理社会更大的自主权。下大力气整治城市卫生、交通和市容市貌,以争创全国卫生城市为载体,加快建立城市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鼓励沿海各镇建设垃圾转运站,逐年消除垃圾堆积问题,清理临时搭盖、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

  (六)弘扬特色文化,繁荣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诚为基”,熔铸“善拼敢赢”的人文精神,传承创新特色文化,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结合城市和各镇的新区规划,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建设华侨中学新校区一期工程,力争秋季实现高中部招生;争取高中阶段升学率达85%。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长春理工大学泉州学院、石狮泰山远洋学校等院校的创办,促进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发展,力争将鹏山工贸学校办成国家重点职业学校。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要加强地方文化体系的规划,促进地方文化与经济社会相融合,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重点培育“狮”文化、海丝文化、服饰文化等特色文化,繁荣舞狮、灯谜、南音等民间文化。积极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市”和“中国灯谜艺术之乡”。抓好“蚶江泼水节”、“踩球舞”等中国民间文化保护项目的普查和保护。加强姑嫂塔、林銮渡、六胜塔等历史文物保护。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市博物馆、职工活动中心(文化宫),做好智能广播试点。充分发挥文化社团作用,支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繁荣群众文化、社区文化。

  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完善殡葬制度改革。创新计生工作机制,落实人口与计生工作责任奖惩办法,实施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抓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医院传染病区、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综合楼及沿海五镇卫生院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发展体育事业,建设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大力开展以社区和镇村为基础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海防、边防管理及军事设施的保护,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加快发展妇女儿童、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民族宗教、地方志、广播、老龄、档案、气象、侨台、防震等各项事业。

  

  

  三、提高行政能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繁重。我们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坚持执政为民,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完善政府运作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使我们的工作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加强中长期决策研究,突出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认真做好“十一五”计划和各个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加快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建设,不断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增强行政服务大厅功能,最大限制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推进项目审批流程的数字化和透明化。建立健全效能督查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实效,对重点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等实行网上督查,并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和基层的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

  增强公共服务职能。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逐年增加对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事业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制定《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增强对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及时发布政务信息,让群众广泛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享有知情权,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依法治市,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行政事务的规则化和程序化。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认真抓好“四五”普法验收,宣传贯彻即将出台的《公务员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强化公众、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在本次人大会议上,市政府将向大会提交《关于促进石狮服装城繁荣发展的议案》,目的是要把这项工作通过法定程序确定下来,让全市上下把服装城的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促进服装城的持久繁荣。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认真贯彻“两个条例”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从机制上、源头上、保证措施上制止和预防违纪行为的发生,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使用财政资金、国债资金、世行贷款的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管,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实行财政资金在线监管,完善政府采购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运作机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着手进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工资分配、专业职称评聘分开三项制度改革。重视机关公务人员能力培养,强化公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努力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当前石狮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的使命艰巨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石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再接再厉,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