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 协:提速发展的中国软件产业
来源:中国软件协会 更新时间:2012-04-15
软件产业是信息社会的核心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战略方针,为我国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无限空间。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从投融资、税收、技术、出口到收入分配机制、采购、软件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对软件产业给以全方位的支持。2002年9月,国务院又出台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国办发[2002]47号),2003年2月,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召开了贯彻落实《行动纲要》大会,拟定了十三个相关“实施办法”,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教育部、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国专家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密切配合,积极行动,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软件产业飞速发展

  “十五”期间软件产业高速发展:五年来,软件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增长速度超过30%。

  软件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我国软件出口4亿美元,2005年,我国软件出口达到35.9
亿美元,增长近9倍。

  软件产业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5年,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辽宁,7省市软件收入合计达到2787亿元,占全国软件收入的71.5%,软件产业的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制定了《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行业规范标准,并开始试点贯彻。

  2.一批软件企业通过国际CMM/CMMI能力与成熟度模型的评估,统计数字表明,通过CMM5/CMMI5级评估有29家企业,通过CMM3/CMMI3级以上的有207家。

  3.截止到2005年底共有400家系统集成商通过一、二级资质认证,其中通过一级资质81家,通过二级资质认证的319家。

  软件企业认定软件产品登记成绩显著: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2587家,登记备案的软件产品7916多件,5年累积认定软件企业13000家,5年累积登记软件产品30000多件。
  2005年认定的软件企业享受到的税收优惠为35亿元,2000-2005年累积享受税收优惠为160亿元。
  大力推进Linux开源软件:
  1.我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863”项目、政府软件正版化采购等方式支持Linux应用、开源软件的发展。

  2.中日韩三国OSS合作项目,并签署“开放源代码软件合作备忘录”确定10项合作计划,共同推进开源软件产品化步伐。

  3.Linux操作系统已经成为服务器和桌面系统中重要的操作系统。

  4.Linux及相关的应用软件广泛应用已在电子政务、银行、电力、教育、证券、农业等应用领域。

  5.涌现了中科红旗、中标软件、新华科技、公创开源、中文2000等一批主营业务从事开源软件应用的企业。

  国产中间件软件业绩喜人:国内中间件市场规模达16.8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软件园区建设成效显著:由原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认定的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5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1480.45亿元,出口创汇22.57亿美元,集聚软件企业6200家,软件从业人员34.78万人。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为核心的软件产业区域布局正在形成,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为落实国家软件产业政策的示范区,在全国软件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我国已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软件人才队伍。到2005年底,全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90多万,较2000年的18.6万从业人员增加近5倍。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软件提升传统产业:

  软件产业发展到今天对于传统产业的提升作用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是

  (一)软件在电力行业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和电网商业化。

  (二)在冶金行业,占容积30%以上的高炉都有完善的自动化系统,50%的中小型高炉也已实现自动化。

  (三)建材工业的主要生产领域普遍应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中型水泥厂还装备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煤炭企业的生产率。

  (五)在铁路行业,铁路运输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调度,使运力提高15%,年事故下降68.9%。

  (六)在重型机械制造领域,90%以上大中型企业都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二维CAD设计产品,部分大中型骨干企业实施了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

  (七)纺织行业有20%-30%的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部分企业成功应用ERP,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软件产业的未来之路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这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从国际竞争、国家需要、发展基础三个角度来明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定位,坚持不懈地发展影响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软件产品、信息安全软件产品。鼓励各种层次的创新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发展思路

  对有良好市场前景、并具有带动作用的关键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品;集中力量支持关键基础软件的自主研发及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的产业化;以信息系统集成和系统外包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和软件出口,加快产业国际化进程。

  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动操作系统等核心关键基础软件的发展,推广面向服务架构、软件构件和复用技术的应用。

  (一)以操作系统为重点,继续发展自主基础软件

  (二)积极推动嵌入式软件发展

  (三)全面发展信息安全软件

  (四)大力推进软件服务与外包

  (五)积极发展面向行业的应用软件

  (六)积极推动数字内容处理与服务

  (七)积极发展智能中文信息处理软件

  发展目标

  到2010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将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市场目标: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突破10000亿元大关,其中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占国内市场的65%以上;

    2.企业目标:形成若干软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培育更多软件著名品牌;

    3.出口目标:软件产业出口额达到125亿美元;

    4.人才队伍规模目标:在未来5年内从业人员达到230万人左右;

    5.产品、技术目标:国产基础软件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得到突破,与国产支撑软件、国际主流支撑软件相匹配,实现一定的产业价值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