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由市委书记发起的整治会风行动,“席卷”整个重庆。这一“久治不愈”的“顽疾”正得以有效治理。
整治会风的背后,意义深远。会风就是党风,就是作风,市委、市政府拿会风不正“开刀”,其目的在于推动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探索建立一套端正会风和机关作风的长效机制。
文/日报记者李鹏 张雪峰
重视并开好会议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记者 鲁道新 摄
“正在整治会风,谁敢往‘枪口’上撞?”提着厚厚的文件袋,老刘(应当事人要求隐去姓名)急匆匆地赶往位于南坪的国际会展中心会场。进入会场前,他一边与记者打着招呼,一边掏出兜里的手机按下了关机键。
时间是5月25日上午8点40分。尽管离开会时间还有20分钟,设在会展中心的全市重点公路建设工作会会场却早已座无虚席。
老刘是市级某单位的一位处级干部。
他说,大家最近都格外谨慎,“这次动的可是真格。”
这一天,是5月11日市委书记汪洋在一次全市性重要会议上针对会风不正提出严厉批评后的第14天。那次会上,汪洋怒斥会风不正,并当众要求未请假不到会者写出深刻检查。
一场由市委书记发起的整治会风行动,开始“席卷”全市。重庆,向会风不正这一“久治不愈”的“顽疾”正式“亮剑”。
市委书记怒斥会风不正
“没想到书记那天会发火。”一位5月11日当天身在会场中的人士后来回忆,汪洋书记在大会正式讲话前,花了很长时间强调会风会纪问题,并“破天荒”地把不履行请假手续就擅自不到会的区县和部门一一点名,还请电视台记者当场录像,要求相关部门督办处理。
据当天会议的会风监督员统计,会议应到524人,未参会的有113人,其中请假的有49人,没请假的64人。
“我坐在主席台上,真为我们这个稀稀拉拉的会场感到汗颜。”汪洋在会上说,拿着国家的“俸禄”来开会,是责任,是义务,是本分,连这些基本的义务、本分都不能履行,那怎么行?“这些年,为防止‘文山会海’和形式主义,党和政府对开会的时间、形式作了很多改进,但这么重要的会议都可以不来,我看少数同志是开会开麻木了,开‘油’了!”
事实上,在今年2月下旬的一次全市性重要会议上,就已出现过类似情况。尽管会风问题遭到批评,然而,事隔仅两个多月问题再次凸显。
在“百度”搜索“重庆会风”一词,更多先前曝光的事件再次“浮出水面”。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2004年2月的一次电视电话会上,市领导在主会场“苦口婆心”强调,分会场上5个县的部分干部却睡起了大觉,事后,市政府将“开小差”的人员进行了公开通报。
记者也留意到,在部分电视电话会上,主会场一般都秩序井然,但电视画面中的分会场秩序却令人难以满意,参会人员稀稀拉拉、交头接耳、随意走动,更有甚者“梦游周公”。知情者称,由于各分会场画面交替播放,这让个别参会者认为被曝光的几率很低,紧绷的神经便放松了。
“市委书记怒斥会风”事件,将会风会纪问题再次推向“风口浪尖”。而这一次,向会风不正“顽疾”重拳出击的力度之大,实属罕见。媒体频频刊播整治会风的,各部门各区县相继在第一时间提出整改意见。
市民的反应同样强烈。在华龙网论坛上,网友“光子”在一篇名为《开会》的诗中揶揄:哈欠声在被压抑后于台下弥漫/瞌睡虫也爬到了眉宇间/手指甲早就剪好了/报纸已经不知在桌下旅行了多少次/要是有块布就好了,可以慢慢把皮鞋擦干净……
会风不正根源何在
“客观地讲,会风不正应该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现象,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市委党校教授张新华认为,整治会风其实是一个切入点,旨在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细数会风不正表现形式,可谓花样繁多。
一是开会迟到,参会者缺乏时间观念,迟到不觉愧疚,群众戏称“八时开会九时到,十时开始作报告”;二是无故缺席,不管会议是否重要,想不参加就不参加,最多说一声“我有事”;三是自开“小会”,常见台上领导言之凿凿,而台下众人则三五扎堆,“讨论”热烈;四是心不在焉,进了会场手机铃声不断,进进出出,旁若无人,全不顾别人侧目;五是闭目养神,甚至酣然入梦……
凡此种种,在市委党校教授黄远固看来,归根结底无外乎两大类:一是会议内容“先天不足”,太多太滥,事前没有充分准备,造成会议质量不高,参会者苦于应付;二是会议准备充分,质量很高,但参会者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不遵守会风会纪。
“会风问题折射出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市委党校教授苏伟认为,首先必须肯定的是,直辖以来,重庆市干部队伍在作风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很大进步。“刚直辖时,不少同志都认为,重庆干部的作风与直辖市地位相比还不太相称。”苏伟透露,这样的说法在当时较普遍,由于下辖40个区县(自治县、市)而无中间机构设置的特殊市情,一旦全市性会议及市级部门会议过多过滥,可能引发的“抱怨”将比其他省市更为强烈。
正因为此,直辖以来重庆把整顿会风的主要目标锁定在了消除“文山会海”现象上:统筹安排全市性会议、精简会议、加大电子政务的推行力度……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提高了会议的效率和质量。
“必须明确的是,这一次对会风问题‘开刀’,并非主要针对已得到较大程度改善的‘文山会海’现象,而是要扭转少数领导干部不正确的方法论和政绩观。”苏伟说,不到会的人也许有很多都忙别的工作去了,真正“偷懒”的人只怕少之又少,但质量与效率“双高”的会议与一些眼前看似紧要的工作比较,孰轻孰重?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每位应该参会的人员都真正掂量清楚了的。
不来开会,可以解释为“去签约了”或者“引进外资”去了;开会打瞌睡,可以解释成头天因为重要工作加班晚了……一句话,要发展要稳定,忙啊!你瞧,我也不想这样,可有什么办法呢?
“这样的心理的确存在。”苏伟分析,这不仅说明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片面,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那些能产生短期效益的领域,更显示出纪律意识的淡漠。“很多同志并没有意识到会风也是党的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意识到会风不正是违反组织纪律的一种表现,没有意识到重视并开好会议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猛药以治“顽症”
早在3月17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就“对症下药”,联合下发了名为《关于进一步严格会议纪律切实改进会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严肃指出:会风不正的问题虽然反映在少数单位、少数干部身上,但如不及时加以整顿和纠正,将会助长一些不良习气的蔓延,损害党委、政府的威信和形象,甚至贻误事业,影响重庆的改革发展。
《通知》在细节方面的考虑可谓详尽。比如其中规定,为避免参会者面临“多头参会”的情况,在尽量精简会议、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原则上不同时召开要求区县(自治县、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不同会议。
至于在会议请假与报到制度、入场与离场秩序以及会场纪律等方面,《通知》更是列出了一本“明细账”。比如,未经批准,不得擅自顶替参会,严禁随意离开会场,不准随意交头接耳,不准接听和拨打手机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套趋于完善的会风监督通报机制也写进了《通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市监察局将利用特邀监察员的“火眼金睛”进行全程监督,并将监督结果进行通报。通报结果将成为各部门和区县年终目标考核、公务员考核以及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列入“黑名单”的单位和个人,当年即与先进“绝缘”。
而此番“书记怒斥”事件之后,会风不正问题再次被推上了前台。
市委办公厅有关人士透露,将集中一段时间对全市机关的会风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以求尽快扭转不良势头。“目前正着手在《通知》基础上制定更细致、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则。”
一时间,“会风”也成为各地各部门反复强调的“热门话题”,各种办法措施纷纷出台,全市会风正在好转。
如万盛区明确规定,对仅在会议开始时坐一坐就离开的“过客”,一律视为缺席;沙坪坝区按照“谁分管、谁参加”的原则确定会议出席领导,避免出现“配会”现象;永川市则将原来的20多个工作会压缩为农村、党建等5个会议,以求效率更高效果更佳。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从2003年起,江北区就开始“从严治会”。区里规定,凡被通报批评一次,年度目标考核成绩扣两分,被通报单位的每位工作人员将因此少发100多元年度目标考核奖金。
“我们一直在逗硬。”江北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陈立民说,仅2003年区里就先后通报了24个违反会风会纪的单位。某区级部门领导因无故缺席全区财政工作会,该单位每位工作人员被扣100元奖金,单位同事对此颇有怨言,而这位领导本人感觉很“丢面子”。
陈立民自己也险些被通报。有一次,他本应参加一个会议,但因区委另有紧急安排而未能与会。由于没来得及履行请假手续,陈立民所在单位和本人名字被会风监督员记录在案。事后,他在解释清楚并补上请假手续后,才好不容易下了“黑名单”。
“整治是治标,切实精简会议、提高质量,改进领导干部的党风、作风才是治本。”张新华教授认为,治疗“顽症”需标本兼治,否则,会风好转有可能是“表面繁荣”,整治会风也会真的成为“一阵风”。
当前,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重温《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可谓用心良苦。市委办公厅有关人士表示,会风问题不仅事关会议的质量和效果,而且事关党风、政风,事关各级党政机关形象,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真正贯彻。“各级干部应借整治会风之机,审视一下自己的事业心、责任心,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改进工作作风和状态。”
建长效机制以治本 意义已超越会风本身
记者:过去谈会风,更多地关注客观因素。这次全市大规模地整治会风,表现出来的意义好像更为深远了?
苏伟:是这样。党委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会议质量,收效明显,但我们对影响会风的主观因素即参会者自身的陋习却讨论较少。这次拿会风“开刀”,其意义远远超越会风本身。
会风不正的直接后果是,会议精神还没走出会场就已大打折扣。从经济角度讲,开会也是一种“投入”,是有成本的。会风不正使“投入”和“产出”难成正比,是在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这样怎么对得起纳税人呢?
从更深层次认识,会风的好坏,事关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会风问题反映出党的纪律建设和思想建设的紧迫性。会风不正者怎能为民办实事?
记者:这次整治会风,究竟向党员干部及广大社会公众传递出了怎样的信息?
苏伟:在一般人心目中,开会来晚点、有事走早点、小差开一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总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政务繁忙、开了“夜车”等等。
汪洋书记的“会风观”很有启示意义。会风问题从本质上说,反映了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作风状况,是否真的在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连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都不参加、都不当一回事,能指望你学好党的方针政策,履行好党的决议,搞好你分管的工作?事实证明,那些会风不正的人,工作作风也并不过硬,常常是拖拖拉拉、推诿应付、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政令不通。怎么能够指望他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为老百姓干点事呢?长效机制方是治本之策
记者:应当说,改进会风、转变作风的文件没有少发,整顿机关作风的问题没有少说。但为什么会风不正现象会成为一种顽症?
苏伟:这说明,必须探索建立一套端正会风的长效机制,既治标更治本。一套完整的长效机制,与一辆汽车的制动原理是相通的,都需要一套动力机制(发动机)、调节机制(方向盘)与“刹车”机制。
联系到会风,开好会的动力在哪里?这需要“正激励”与“负激励”结合,对于遵守会风会纪者有正面鼓励,对会风不正者要进行相应的惩罚。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自觉,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此外,还要随时调节可能出现的矛盾转移,比如,以前会风问题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文山会海”、铺张浪费方面,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许多非开不可的会都不来开或不认真开,这就需要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该“刹车”时就“刹车”,该“出手”时就得集中整治。
记者:透过会风这扇窗口,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苏伟:有个成语叫“管中窥豹”,对会风整治而言正是如此。我们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会议本身,这里还有一个会风的延续问题,也就是开会我来了,也认真记了,但会后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怎么样呢?如果会后不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或者落实的质量不高、效果不好,难道不同样是会风不正的表现吗?
因此,这次全市性的会风整治,决不是“一阵风”。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党委和政府抓住会风不正这根“辫子”进行梳理,寻找问题的深层次症结,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加以改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