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从去年开始,这里全面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进村入户”工程,为贫困的农村注入了活力。请看——网络给农民带来了什么
5月8日傍晚,炊烟袅袅。山西省忻州市郊区真檀村农民罗存劳忙不迭打开电脑,连网络,查信息,发帖子。此刻,真檀村像他一样在网上忙乎的农民有50多户,他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都汇拢在互联网上。
在忻州市,互联网线已覆盖全市90%的山区,网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网上淘金尝到甜头
在定襄县兰台村,20出头的农民贺全明正从网上搜寻运输奶牛的最佳办法,他说:“最近准备从山东购进10头奶牛,光运费就得3000多元,网上肯定能找到省钱办法。”不一会,村里修摩托车的朋友李晓军给他发来电子邮件,说他已帮着联系到一家煤运公司,用送煤车返程捎运,可以节省一半运费。贺全明按朋友提供的网址,很快联系到这家公司,互通两份传真,双方就此敲定行程。
贺全明是忻州本地培养的中专生父亲贺申福过去是个马车夫。老贺说:“以前家里种着7亩地,年份好也只够全家人糊口。”为此,老贺起早贪黑赶马车赚钱,每天累得腰酸背疼,才挣十几块钱。5年前,老贺养了两头奶牛,尝试养牛致富。现在,儿子回到家中,父子俩盖了养殖场,接通互联网,老贺管饲养,儿子管交易,规模越来越大。一次,小贺从网上了解到蒙牛集团附近一家大养殖场饲草告急,他无偿帮着调去150吨饲草,感动了这家养殖场,在他们的帮助下,老贺父子又建起挤奶站,成为蒙牛集团的签约供奶户,一年最少收入五六万元。
在兰台村,许多养牛大户、奶牛经纪人,都有个人网页,在网站上发布了自己的电子信箱和联系电话。眼下,兰台村95%的劳力从事奶牛交易,最高交易额达1.5亿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119元。
兰台村的上网致富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庄。前不久,定襄县一家网吧转产,旧电脑全部被农民买走。在西营村,嫁妆里一定要有电脑成为新时尚。这些村没有令人羡慕的矿产资源,却在网络引导下找到了致富路。
致富门道增多了
忻州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14个县区就有11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多,分布广,信息闭塞。忻州市委书记张建欣说:“农民要脱贫,科技信息是最重要的支撑。”为此,忻州市从去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进村入户”工程。互联网为忻州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种田不再盲目。五寨县李家坪乡西紫寨村村民胡三,种地养畜两不误,他从网上看到梅花鹿走俏,一口气买回21只幼鹿在院里放养,收到良好的效益。胡会乡鸡儿洼村的村民们结合本地实际,对网上信息反复筛选、认真琢磨,确定了今年增收的三条路子:一是扩大蔬菜面积,搞绿色种植;二是增加畜牧的饲养量,争取户均10头(只);三是发展甜糯玉米生产,提高种地的经济效益。他们种植了以红芸豆为主的豆类作物2000余亩、各种小杂粮1700余亩,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可达1000元。接着,他们又将大宗农副产品上网向全国发布,目前已与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签下20多份农作物供货订单,数量突破4万吨。
遇到困难网上找办法。“要不是共享工程,俺村大面积的万寿菊就没救了,乡亲们几十万元的投入就打水漂了!”去年,忻府区东楼村农民种植的万寿菊出现了褐斑病,技术指导员杜清贤及时在共享工程的“农业科技园地”上找到了治疗褐斑病的良方。
五台县湾子乡从前土豆收成不好,阎家寨村村民李林威问计于网络,问题出在施化肥太多。他说:“过去买一袋就上一袋,买多少就施多少,苗都‘撑’坏了。”去年,他照着网上教的办法,每亩最多施10公斤肥,不仅省了化肥钱,而且土豆产量还翻了番。湾子乡的农民纷纷效仿,今年,仅土豆销售一项每人就可平均增收130元左右。
带来农村新气象
在静乐县最贫穷的乡镇赤泥洼乡,我们了解到,远在河北上学的李丽英,过去寄信回家需要半个月时间,现在她给家里发电子邮件,几秒钟之后就到达。前不久,一家农户因批不下宅基地找村干部说理,另一户农民带他从网上查看了国家的有关政策,知道自己不对,第二天就向村干部道了歉。
据介绍,忻州市政府争取资金2.5亿元,全部用于村村通电话及宽带网工程。迄今,全市新增通电话村1457个,村通电话率达到97.3%。同时,忻州还在静乐县试点推广电话、电脑、电视“三网合一”工程,把宽带网络通进382个山村。山西移动忻州分公司市场部经理曲俊武说,如果一户村民既要安装电话、又要上网还要看电视,在通常各走各的网络的情况下,他们需要交纳800多元的接入费用,“三网合一”却只需400多元。忻州市政府规定每年要拿出100万元专款,优先为农村学校配备计算机教室。目前这一工程已从县乡延伸到村庄。
有了网络还得利用好。忻府区鼓励文化大院培训农民,东楼村夕阳红图书室利用农闲时间,每周二、四、六、日为村民播放卫星接收的各种节目,仅电脑和网络知识培训人数就达60多人。忻府区播明镇退休干部刘润福投资20多万元创办了科技信息大院,已免费培训村民300多人。刘润福对记者说:“俺要让全村1400口人都会用电脑。”(张美明 鲍 丹)
编者按:农村面貌要有一个大的变化,首先要农民发家致富,其次还要发展公益事业。否则,环境卫生不好,房子建得再漂亮,出了门垃圾成堆、蚊蝇成团;村道坑坑洼洼,买来的农用车、小汽车,都难得进村;排灌系统年久失修,再怎么良种良法也白搭;基础设施不配套,洗衣机、电视机、电脑,也不能物尽其用。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关键要调动农民自发自愿地投入建设。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与此同时,鼓励社会各方力量踊跃参与新农村建设。我们将陆续刊发一组报道,希望和大家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