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生陷入尴尬 每年就业率仅为20%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6-06-06
 教育部高教司一位负责人日前在津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市场需要量大,另一方面每年上万名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

  这是教育部高教司财经政法管理处处长吴燕日前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联席会议上透露的信息。

  作为信息技术成功运用的典范,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活力和前景的新型信息服务业,其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为此,教育部2001年批准电子商务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目前全国已有180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校本科生7万多人,每年本科毕业生多达一万人以上。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企业已达到870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人才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吴燕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是47%,这种状况不容乐观。

  据吴燕处长介绍,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如不同高校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学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实际应用等,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

  为解决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于今年5月成立了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教授陈德人认为,电子商务核心课程应从多角度开发建设,包括能体现信息技术、商务管理和网络经济的基础类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类核心课程以及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甚至更有前瞻性的前沿类核心课程三个层次。同时,还应与社会、企业加强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为企业所需,为社会服务”的电子商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