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备课、教学的方式及过程,我校实施了教师“换笔”工程,鼓励教师在校园网上进行“无纸化”备课和“无粉笔化”授课,提高备课效率和授课水平。校园网上的电子备课系统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发挥了典范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利用该系统查询相关资料,其先进性、方便性、快捷性、完备性、实效性、系统性特点激发了老师的创造性,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根据学生的需要优化各种信息,设计科学的、艺术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改变了过去备课中由于时间、资料、信息等的制约,往往得不到最新的、最广泛的资料,致使备出来的课大多静态、枯燥。同时,它的再创造性,又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差异,直接修改教案,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创新。如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由于时代的隔膜,用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共鸣,教师运用校园网备课系统中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影像、历代文章诗词及动画等资源,将相关内容演示出来,学生就能在“眼观其形”,“耳闻其声”中而“心通其义”,并达到群情激愤的境界。教师依据各学科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不同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提高了教材的表现力,克服书本和教师自身的局限性,创设学习情境,增加学习趣味,启发学生思维,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融合
学习活动是整个学校活动的主体,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融合,指的是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的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外部刺激,这种刺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计算机网络的便利性、广泛性为学生学习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题,建立互动学习小组,达到人机交互的双向、多向互动,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因此,我校大力提倡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如李莉老师执教的《三峡工程》案例,它按学生的兴趣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小组负责一个专题,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校园网在长江 三峡网页里查找资料(该网页分四大板块:长江三峡介绍、旅游资源、水电资源、热点论坛),并对资料进行摘录、整理、归纳、讨论,师生通过电子白板、聊天室向其它小组发送研究信息,不断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同时又在纠正同学判断的过程中促进对知识构建的深层理解。网络学习方式的实施,实现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对现代媒体的运用能力和对信息资源的分析、综合、处理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融合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所在,它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者在学校内部和外部建立起顺畅的信息渠道,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我校校园网应用平台包含学校资源、动态校园、卫星资源三个板块,其中学校资源包括学校管理、教师天地、学生乐园、心理热线、家长学校等八个子栏目,集管理、教学、信息交流于一体,真正实现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使用,教学资源共享。管理平台的信息都是动态生成,用户可随时添加和修改。校园网为学校管理、行政办公、校内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全面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学校在行政处室、年级组都配备了计算机,安装了教务、行政办公室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信息化功能优势,实现了德育、教学、人事、校务、教务、财务等方面的网络化管理,积累了大量的教务信息、行政管理信息,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管理库,管理模式由“人——人”,转变为“人——网络——人”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了学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对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融合,指的是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锻炼提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实现利用最新教育技术服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的目的。如果说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魔杖,教师则是使用这个魔杖的魔术师,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应用水平。如果观念不更新,穿新鞋走旧路,则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培训,首先是抓教育观念的更新,为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供认识基础,同时促进教师的角色转换,由知识的权威者、传道者变为知识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树立现代的教育观、质量观;其次是抓技术培训,为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供能力基础。课件制作及应用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我们以此为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点,鼓励和组织教师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开发及网络交流,大力开展研讨、评比、观摩活动,并将其纳入教师考核之中。为了提高教师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根据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使用方法。应用是目的,科研出质量,为了使校园网充分发挥作用,我们进行了“教育技术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努力探索基于资源、基于任务驱动、基于协作和基于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为此,每位教师除了必须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四个一”常规任务外,还必须开展经常性的专题研讨活动。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通过与教师观念、课堂教学实践、教师教育科研的融合,使教师不但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并且能掌握、使用信息技术,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