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矫学柏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人口大省,山东省的劳动保障工作任重道远。信息化为山东省劳动保障工作带来了怎样的变化?5月19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矫学柏。
提升管理 促进应用
《中国信息化》: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曾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 2002年底,金保工程全面启动。信息化服务于劳动和社会保障,给山东省劳动保障工作带来了怎样的变革?
矫学柏:劳动保障部2002年提出建设金保工程,并作为劳动保障的“一号工程”,得到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的响应。2003年,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总体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向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提出了统一建设金保工程的要求。3年来,全省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变革。一是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原始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劳动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对各类社会保险原始数据的宏观统计分析,测算各类用人单位和社会各阶层的保费支付水平,预见中长期社保基金在不同地区的支付能力。通过信息系统对社会就业供求双方大量数据的综合分析,提高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的科学性,引导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合理分布,从而提高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为劳动保障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二是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使劳动者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通过开展网上求职、网上培训、社会保险网上申报、网上缴费、网上支付等业务,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劳动者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通过12333电话中心和网站接受社会监督,更广泛更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树立劳动保障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是通过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加快了劳动保障领域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实践证明,金保工程建设绝不仅仅是计算机替代原来手工操作。事实上,金保工程推进的过程也是劳动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金保工程如果不和体制创新结合起来,将无所作为。
促进创新 统一标准
《中国信息化》:您刚才提到了体制创新的问题,能否具体谈谈应当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之间的关系?
矫学柏:从分散到统一、从独立到整合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特征。但在统一建设的过程中,来自现行体制和制度层面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金保工程建设要求统一,但我们的业务却是分部门办理的;信息系统建设要求标准化,但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流程在各个地区、各个业务之间却有待进一步规范。这些历史形成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金保工程进一步推进的主要难点。体制创新是保持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保工程建设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要解决上述问题,突破上述难点,就必须在体制创新上下工夫。我省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的青岛、淄博市,都将体制创新作为金保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和优化业务流程,全面提升了劳动保障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可以说,凡是金保工程建设真正取得实效的地方,一定实现了机制、体制和管理服务的创新。金保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劳动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的过程。因此,必须把金保工程体现的信息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立足长远 服务群众
《中国信息化》: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请谈谈在新形势下,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矫学柏: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一直高度重视,在“十五”期间,就把金保工程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业务系统之一。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上个月,劳动保障部刘永富副部长和华福周副部长来我省调研时,都对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文件和部领导的指示精神,从事关劳动保障部门能力建设、事关劳动保障事业长远发展、事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来认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我省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统筹规划 均衡发展
《中国信息化》:金保工程开展三年多来,山东省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日益明显。山东省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在缩小这种区域发展不均衡时进行了哪些有效的尝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矫学柏: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我省的经济发展也很不平衡,东西差距较大。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为确保全省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实施,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强信心,提高认识。不少干部普遍认为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往往缺乏信心。首先我们从提高认识入手,组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干部到信息化工作实施较早的市参观学习,提高他们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例如,2003年全省第一次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淄博市召开,通过现场的观摩,各市劳动保障部门的主要领导普遍认为,信息化并不神秘,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经济欠发达城市照样能实现劳动保障业务的信息化。
二是整合资源,理顺体制。不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程度不同地投入了一定的建设资金,但分散建设、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省从2004年开始先从省厅做起,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将过去分别建设在养老、医疗、就业等部门的信息系统、设备、技术人员整合到统一的数据中心,理顺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管理,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功能作用。
三是重点扶持,加大投入。为了确保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去年省厅筹集部分资金重点加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保障信息化的投入。应该说,通过近几年来省市两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17个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数据中心建设初步满足了业务经办的需要,基本达到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的市级数据中心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