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侧记
来源:中国信息化杂志 更新时间:2012-04-13

 
 
【 简介 】
  当记者来到马鞍山市人力资源市场时,看到了宽大的就业信息显示屏,看到了一对一职业指导室,看到了这样的标语:“面对面 心贴心 真诚服务伴您行”,“兄弟姐妹手拉手,就业路上一起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如果说这首诗反映了清代郑板桥作为一介知县的恤民情结,那么此次记者赴安徽省采访时,却处处感受到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那更为博大的爱民便民的动人情怀。

  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涂东平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有关养老金对账单的故事。

  过去手工操作,社保部门数据难以理清,从来不敢打对账单,只是发给参保对象手工填写的小红本。现在,借金保东风,整出了明白账,打出了对账单。看到对账单,宿州市桥区去年一年就有5000多名个体劳动者主动缴费。参保缴费率由过去不足50%飙升到了85%以上。以往每年区财政要补贴800万—1000万,现在不仅甩掉了被补贴的帽子,反而增加了1000多万元的收入。从小红本到对账单,谁能说出这中间的距离究竟有多长?

  安徽省劳动保障厅信息中心主任吴志民向记者介绍道:“把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关爱是我们政府各部门的职责。金保工程的建设非一日之功。不能等到把所有的系统都建好了,才给老百姓提供服务。我们要边建设、边服务,以服务促建设。”这就有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服务形式的出台。

  “不是我不愿意交,实在是程序太繁琐。”这曾经是很多参保者的感受。但有了五项社会保险的一票征收制度,缴纳保险费的繁杂就此一去不复返。

  过去,不同保险机构分立,参保者必须到不同部门去登记,不同部门去申报,不同部门去缴费,烦不胜烦。一票征收变“一险一票”为“五险一票”。只要到一个大厅、一次缴费、一张票据,就能把五种保费全缴纳,这就是被老百姓盛赞的“绿色通道”。马鞍山作为安徽省一票征收试点城市,去年7月运行以来,五项保险合计新增参保人数5.87万,年度净增社会保险费高达1.5亿元。

  金保工程便民利民的社会保障卡应运而生。合肥市走在了全省前列,率先为市民发放了60万张社会保障卡。它标志着普通老百姓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承载着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重任,反映了各级政府为民服务的力度。

  可别小看了这张卡,它可是神通广大,主要体现在三大功能:信息存储功能、凭证功能和查询功能。凭证功能就非同一般:你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保账户结算;可以凭卡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可以凭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可以凭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等。

  事实上,这张卡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仅局限于本地,不仅仅局限于劳动保障方面。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最终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倘若人人拥有,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将会发生何等的巨变?

  不过,在社保卡背后支撑的就是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于一体的劳动保障信息网。合肥市劳动保障局信息中心主任井梅生认为,岗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双向不饱和,双方的隔离让求职变得艰难。有了劳动保障网,老百姓和市场就有了见面的平台。你要招人,我要求职,彼此沟通,即可解决。

  马鞍山市也将就业服务开展得细致入微。不仅将网络延伸到了社区村落,还为求职者开展一对一的指导。当记者来到马鞍山市人力资源市场时,看到了宽大的就业信息显示屏,看到了一对一职业指导室,看到了这样的标语:“面对面 心贴心 真诚服务伴您行”,“兄弟姐妹手拉手,就业路上一起走”。

  “兄弟姐妹手拉手,就业路上一起走,”有了这样知心的服务,还有什么无法承受的风雨呢?“把人民群众是否从中得到实惠,作为金保工程建设的出发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金保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金保工程就是这样的得心工程、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