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遭遇三大“职业暗礁”
来源:信息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5

  午夜零点,A先生,一家中等规模国企的CIO。已经熟睡的他突然被手机铃声惊醒,睡意朦胧中,他听到了公司“机房漏水”的消息,而不得不匆忙打车飞奔而去。

最近,B先生,一家大型国企的CIO。公司要投入一个大型的运输物流项目,他的任务是和该投资项目参与人员一起,与合作方协商,共同确定项目的流程,同时提出自己在项目IT系统上的建议。

静下心来的A先生和B先生不禁开始思考:CIO到底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CIO与业务部门到底是什么关系?

……

日前,在高端商业科技杂志《信息周刊》举办的一次论坛上,《信息周刊》研究部以生动的案例描绘了中国CIO当下面临的职业尴尬,伴随中国企业信息化“棋入中局”进程的是,CIO们正普遍遭遇三大“职业暗礁”。

《信息周刊》研究部认为,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需借“商业科技”理念“强身”。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的西门子首席信息官李福生、葛兰素史克中国信息技术副总裁严启宇、百安居系统部副总裁张艳存、协亨手机IT主管徐贵元、华王集团信息总监丁红波、上海国际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刘军军等的一致认同。


CIO的三大“职业暗礁”


6月9日,上海天马乡村俱乐部。在《信息周刊》举办的商业科技领袖俱乐部“CIO领导力”论坛上,《信息周刊》研究部以几个鲜活案例作为自己的开场白。除了上述的A先生和B先生外,还有心存“CIO到底是战略的执行者,还是推动者”困惑的C先生,和担忧“CIO这个职位到底会不会消亡”的D女士。

C先生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中国区的CIO,为人极度低调。这家公司采用全球统一的IT系统,而他一方面要在中国把原有的系统整合到统一系统中,另一方面,则要竭力维持本地的一定IT自治权,以满足中国本土的特殊需求。他承认,作为CIO,他的权力和影响力在统一的背景下其实是在不断地缩小。

D女士,是一家外资企业的CIO。公司已经将部分基础IT职能外包出去,且正在进一步考虑将这部分职能全部外包出去。可以预见的是,公司进而还会评估是否还要设置CIO一职。她最近正为自己的前途犯愁。

来自《信息周刊》研究部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中国CIO正普遍遭遇三大“职业暗礁”,CIO们正为三大焦点问题犯头疼:

• 焦点一:管技术,还是管业务?

• 焦点二: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决策者?

• 焦点三:CIO在外包加剧的情况下,是否会消失?


为困惑的企业信息官支招


CIO ,即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而不是“Chie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r” 。《信息周刊》研究部认为,从字面上解释,CIO是信息的管理者,不是信息技术的管理者。而企业的业务,由数据和信息组成。CIO管理企业的信息,是为企业业务服务的。所以,就“管技术,还是管业务”这个问题而言,《信息周刊》研究部认为:CIO是管理业务的,而不是管理技术的。

CIO如果不参与业务战略的制定,就只能是战略的执行者,注定是中层管理者,CIO将丧失利用科技推动企业变革的优势。因此,CIO是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决策者,取决于公司对CIO的定位,更取决于CIO本身的努力。

对于CIO们的第三大困惑,《信息周刊》研究部提出,如果不能影响到企业业务战略的制定,随着外包的加剧,CIO的职位一定会越来越危险。但因为外包就取消CIO的企业,是缺乏科技创新精神的企业;因为外包而失业的CIO,是没有在企业中发挥应有作用的CIO。

那么,CIO成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现场多数中国CIO的回答无外乎三点:维持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为企业建立一套先进的、高效的信息系统;把IT部门变成企业的利润中心,而非成本中心。

就衡量是否是成功CIO的标准,《信息周刊》研究部对中美CIO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美国,71%的CIO将“客户满意度的增加程度”作为标准;64%的CIO认为“创新项目和新技”很重要;58%的CIO更重视“员工生产力的提高”。由此看来,用科技推动商业创新的能力成为衡量CIO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西门子公司首席信息官李福生的观点与这种“科技推动商业创新”的理念不谋而合。他表示,西门子为CIO制定的愿景是:能够为公司业务创造价值,成为公司业务的合作伙伴,参与公司战略决策,做到这些就能算是成功的CIO。据其称,西门子给CIO规定的使命有: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实施西门子的全球战略合作方向;提升IT的业务理解和专业技能。

“我们还为CIO制定了未来2-3年的战略:创造业务价值,通过信息技术创造的价值其实是很难量化的,关键在于创新;节约IT成本;IT部门终归是公司的支持部门,所以达到较高的客户满意度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李福生说。


企业信息化应借“商业科技”强身


“用科技促进企业的商业创新。伴随企业信息化‘棋入中局’,企业迫切需要树立这种‘商业科技’的理念”,《信息周刊》研究部称,“商业科技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能用科技来推动商业创新的CIO,对企业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西门子首席信息官李福生对CIO扮演角色3个层次的划分,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观点:伴随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CIO应该与时俱进,转向商业科技领袖,企业信息化应借“商业科技”理念强身。

李福生说,“关于CIO扮演的角色,第一层次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IT经理,主要负责IT资源和技术执行,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职能,即使实行IT外包,也不意味这项职能的丧失;第二层次就更进一步了,就是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为公司业务带来价值,推动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第三层次就是成为公司业务的战略合作伙伴,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可能你的老板并不懂IT。”

《信息周刊》研究部则列举了CIO向商业科技领袖转型的成功案例: Charles Peters 曾是美国艾默生公司的CIO,目前已经成为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他在艾默生公司工作了30年,做过各个岗位,他的成功观念和经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Charles Peters每周向公司所有高层发送最新商业科技动向的邮件;他还编制公司的商业科技内刊;他严格奉行“先谈业务,然后再谈技术。

但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在中国,虽然企业信息化进程已“棋入中局”,但CIO转向商业科技领袖尚具有难度,除了客观原因,如IT预算少等外,还有来自CIO的“自身障碍”,如他们有IT头脑,但没有商业头脑,以致于不能从企业业务战略层面思考问题,影响力也不够强。不利于CIO转向商业科技领袖的还有诸如CEO的创新意识、CEO对IT的了解和好恶等“外界阻力”。

《信息周刊》研究部最后称,就科技推动企业的商业创新而言,CIO固然重要,但CEO/COO/CFO等也非常重要,CEO、以及每个CXO都应该成为商业科技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