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华:大力推进我国科技事业进步和创新
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网站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我国科技事业的新进展
    进入新世纪的5年,既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转折的历史阶段,也是科技事业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基础上,通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科技事业正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越升,特别是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有着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我国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产品开发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稳步得到提升。在载人航天、纳米技术、量子信息和通信、并行计算技术等高技术研究方面,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取得了令世界同行瞩目的成就。

 
    同时,科技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通过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众多农业科学家的努力,农作物单产不断提高。在诸如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世界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中,一大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得以攻克,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保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近10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成为引导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此外,在人口与健康方面,充分依靠科技,成功地抑制了非典疫情和禽流感重大传染病的蔓延,还积极组织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了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研究。在减灾防灾方面,提出了新的预报方法和模式,提高了对地震、恶劣气候条件等自然灾害的预报水平。


    通过不断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形成。自1999年始,国家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属的应用型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并启动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国家先后出台了30多项具体政策,内容涉及经费投入、产权制度改革、股权激励、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等许多方面。目前这两大改革都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后,科技投入和成果产出大幅度增加,成为推动国家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发生重要的转变,人才队伍和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科研能力及服务社会的能力都显著增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过去科技开发主要依靠科研机构的状况有了较大转变,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始确立。在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中,企业投入已占到2/3;在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创新产品设计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等方面,企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条件下,我国已成长起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和一大批极具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法规制度、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合作是近年来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1993年颁布了《科技进步法》,标志着我国科技步入了法制化发展的轨道。此后,还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同时,还就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科学技术评价和奖励、国家科研计划课题经费使用监督等重要议题适时出台了有关法规来规范政府及科研机构、科学家个人在科研或科技管理方面的所作所为。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启动实施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旨在通过国家引导建立一个平台,使分散的科研数据、材料、信息得到集成,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设立了100多个试点项目,搭建了12个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在对外科技合作方面,坚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重大国际科技工程合作。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科技合作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相继参加了全球对地观测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大洋钻探计划、伽利略计划等大科学研究计划,并将加入国际核聚变研究计划,国际科技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这些积极而富有成效的行动,将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注意到,面对国际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我国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基础研究特别是跨学科研究的很多重要领域,我们还没有做出较多的原创性贡献;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保持在20%的增长速度,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幅更大,但总体的发明专利数量的积累还不够多。我国虽然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国际市场。与我国产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相比,公共科技发展相对滞后,其中条件落后、能力不足及服务缺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未来5至15年,要改革和创新,着重解决上述问题,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我国科技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未来社会将是科学技术作用更为突出的社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新的挑战。在日益加快的科技进步推动下,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越发呈现出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这将引发人类活动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二是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这将使国家间在市场、资源、要素等方面更加相互依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三是追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很多国家都谋划出并选择了近乎相同的以创新求发展的战略。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加速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国务院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今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部署实施《规划纲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大会的召开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预见,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我国科技的新发展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把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技事业出发点,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和新的发展机会。二是把积极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前提,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三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我国科技新发展要达成的基本目标是,通过15年的努力,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标志,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这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发展面临的迫切需求做出的战略选择。


    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一要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撑。
    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水资源仅为1/4。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粗放经营,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实践表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依靠科学技术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途径。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也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近年来,我国产业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问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障碍。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国家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出,提高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在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根据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和基本部署。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装备、新一代绿色制造流程和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全面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努力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


    未来5年,还特别注重加强农业、卫生、环境、城市和城镇化等公益性的科技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同时还把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和制度保障。
    
    三、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各项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各项任务,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对“十一五”科技工作做出全局性、前瞻性部署。其中,当前要着力做好的几项工作是:


    第一,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部署“十一五”科技工作。一方面,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紧迫需求出发,扭转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我们将选择能源、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组织精干科技力量进行攻关;从项目、人才、基地等方面,大幅度增加农业、卫生与健康等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和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经费比例将由“十五”期间的7:3调整为5:5。另一方面,着眼于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支持力度。在继续支持项目的同时,着力加大对基地和队伍的稳定支持。


    第二,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技部将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计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要向企业开放,重大产业化项目要建立企业为主的组织实施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近期科技部将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支持若干重点领域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第三,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专项。《规划纲要》围绕国家目标,筛选出16个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科技工程作为重大专项。通过这批重大专项的实施,力争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掌握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带动我国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今年要在总结“十五”期间实施12个重大专项管理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启动实施重大专项的工作方案,建立新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地方的积极性,推动重大专项积极稳妥实施。要做好有关重大专项启动实施综合论证工作,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分期分批启动实施若干重大专项。


    第四,造就一支庞大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国内外无数的创新成功及失败的事例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中国科技发展,要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造就一支庞大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国家将从科技计划、科技奖励、分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多个方面,营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特别是要采取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参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


    第五,在更高层上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近年来,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得传统的科研组织结构和创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之上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后我们还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要积极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并且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积极组织国际性大科技工程。还要鼓励地方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学科、支持地方开展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同时,也支持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