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领域信息化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2005年,我国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灾害预警和救灾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信息化(注释17)


  2005年,我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形成,网络教育稳步发展,信息化在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逾90%的高校、约6%的中小学(38 000多所)、约35%的中职学校(近6000所)基本建成校园网。全国农村地区的6万多个小学教学点装备了光盘播放系统、16万多所小学装备了卫星教学收视系统、3万多所初中装备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主干网建成开通并试运行,接入了近70所高校;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取得重大进展,聚合计算能力超过每秒15万亿次,存储能力达到150TB,发布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网格中间件系统(CGSP),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已建成18家大学数字博物馆,并在网上公开发布,初步形成高效的共享机制和统一的共享平台,数字化藏品资源总量超过10万件,对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科普起到了很好的支持服务作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是“211工程”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参加项目建设和获取服务的成员馆已超过500家,联合目录数据库数据总量达到180万条,馆藏总量近700万条。“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集中收录了2796种外文期刊和37万种外文图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包含112万条目次数据。“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文献传递服务,高校成员馆的读者可通过CASHL主页检索文献和提交文献传递请求,注册用户已近4000个,成员馆超过百家。“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进展顺利,2005年全国运行维护中心和上海、武汉两个区域资源共享中心硬件建设基本完成;56所高校的561台仪器设备基本信息已经上网,实现了设备网上申请评审、浏览查看、设备预约、作业调度、计费管理、评估考核、统计分析等功能;4个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现网络化试运行,计量认证样品和测试数据实现网上传递,测试结果可在线查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建设已完成,支持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其他学校可以共享借鉴这些实验教学中心的信息资源。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5年底,工程配备教学光盘设备291 631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167 113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25 389套。覆盖农村小学教学点67 258个,农村小学168 793所,农村初中30 239所,包括贵州、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和吉林延边、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地区,以及中西部其他省区的部分地区。建立了由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一线教师组成的培训队伍,采取了集中培训与送培下乡相结合,培训骨干教师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把培训送到县、乡、项目学校,先后培训了近5000多名一线教师。

  网络教育稳步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5年底,网络高等教育累计注册420多万人。从2003年开始网络教育规模年增长近100万人,占当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15%以上。设置了153种网络教育专业,覆盖十大学科门类,涵盖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升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等学历教育及各种非学历教育。67所普通高校设置了3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800个校外学习中心为20多所试点高校开展支持服务,共有2800多个教学中心(站)参与试点工作。在远程职业教育领域,已建成国家级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试点学校4所,其省级分校130所,地(市)级分校668所,县级分校(站点)5291个。已审核批准了10多家企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和培训,涉及会计、IT、企业管理等专业领域。

    2006年我国将大力发展各级、各类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遴选、集成、整合与共享保障机制,提高资源开发质量与共享服务水平;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着力抓好下一代互联网、教育科研网格、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体系,规范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行为;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探索教育信息化集成服务模式。

(二)文化信息化 (注释18)


  2005年,我国文化信息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内容进一步充实。资源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的核心,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资源征集力度。截至2005年10月15日,文化共享工程网站新增各类信息资源超过1000万条,22亿字;多媒体资源超过1000小时达700多部(集),通过卫星广播、光盘、镜像等方式送到基层,得到群众欢迎;通过互联网提供电子图书471册、电子期刊93种、6000余篇。资源共建、整合的力度得到加强。地方分中心建设的地方特色资源逐渐增多。如河北、吉林、广西、重庆等省级分中心提交了抗战资源库、地方戏曲库,国家图书馆以及上海、天津、湖北等省级分中心提交了大量的专题讲座资源。浙江省级分中心通过联合采购方式将有关文化资源提供给本省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中心使用,广东、四川、广西等省级分中心联合开展网上参考咨询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互联网服务得到加强。2005年1~10月,文化共享工程网站的浏览人次超过697万人次,浏览的网页超过4300万页,流量超过1.3TB。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有序展开。2005年10月,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通过审批。截至2005年底,已启动技术支撑环境建设主导项目、资源建设主导项目、服务体系建设主导项目三大类共18个子项目。作为工程的核心部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为提高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2005年对原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新增“数字门户服务”、“文津图书奖”和“中国古代典籍(读者推荐)”等栏目,自建资源累计发布约600万页。

  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制作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省级以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并开始进入网络化应用阶段,节目制作、播出质量、效率和数量显著提高。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展开,41个城市和省区启动整体转换,数字付费广播电视已有108套节目开播。青岛市在2005年底已完成城区6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有线数字电视传输16套广播节目、55套电视节目,并开通了互动点播电视服务;杭州市大力推进数字电视全业务服务,已经完成城区55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深圳市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启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55万户。数字电影制作、拍摄水平稳步提高,初步建立了数字电影节目平台和农村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系统。

  2006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充实网站内容;加大电子图书的整合和利用力度;强化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项目管理、技术试验、数字资源和标准规范建设。

(三)公共卫生信息化 (注释19)


  2005年,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对于减灾防病、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37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到2005年底,进入网络直报的卫生机构总数已超过4万家,包括1.4万所县及县以上医院(占医院总数93.21%)、1.8万所乡镇卫生院(占总数的42.77%)、3000多所疾病控制中心和近3000个各级卫生行政单位。为扩大网络覆盖面,提高疫情报告的全面和及时性,卫生部于2005年9月组织采购了1.6万台计算机,用于装备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能力。我国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在规模及应用效果等方面,都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网络直报的实施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疫情信息、迅速应对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条件。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启动。为提高应对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决策能力,国家财政支持实施了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卫生部应急指挥中心和省级应急指挥中心。通过3年项目建设,将建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形成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骨干网络,实现指挥决策系统卫生部与省级之间的有效衔接,全面及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卫生资源等有关信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和快速反应能力。

  此外,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动物防疫标识溯源信息系统和重大动物疫病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提高了我国防治重大动物疫病的科学指挥能力。

  2006年我国将继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响应能力建设,全面启动全国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建设,建立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医疗救治数据中心,逐步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医疗救治信息系统。支持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将居民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工作落到实处,使常住人口的预防保健主要指标处于良好水平;努力为居民,特别是长期联系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 (注释20)

  2005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信息化在省市联网及应用、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及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全国劳动保障业务专网联网工作取得成效,联网应用进一步扩大。2004年我国完成了部—省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建设,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联网。到2005年底,12个省份实现了与所辖全部地市的联网,72%的地市级以上城市实现了与省数据中心的联网;城域网已经覆盖到64%的经办机构,有条件的地区网络已延伸到街道、社区,部—省—市三级网络结构已初步形成。联网应用方面,截至2005年9月底,有26个省级单位实现了养老保险监测数据的联网传输,数据的传输量占全部参保人数的50%以上;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14个省市完成了监测软件的实施,已经上传数据近70万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利用网站为公众提供服务。2005年12月,劳动保障部政府网站的点击次数达到2234.4万次,访问人数达到71.7万,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3%和34.2%;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的点击次数达到2108.5万次,访问人数达到60.6万,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了61.5%和128.4%。(注释21)

  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已经起步。许多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低保业务系统建设与应用,效益明显。上海市黄浦区依托区级人口数据库,建立了区级社会救助“一口受理”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低保协保、廉租房、医疗救助、支内回沪定居人员生活困难补助等服务,系统应用效益明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以低保系统为例,目前救助对象办完全部手续只需3天(原来需15天),使用3~9种证明(原来需5~19种),无须填表(原来填2张表)。政府部门进行内部协办后,区内的情况核查均可在网上进行(原来办理人员核实情况需跑12个部门或单位),堵塞了管理漏洞,也体现了社会公正。(注释22)北京市城乡低保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2005年7月30日,系统中已经建立了市民政局、18个区县民政局和相关委办局、319个街道乡镇及社保所、7050个社区村居委会,共计8190个机构、7085个注册用户的机构及用户信息数据库,完成了全市11万城乡低保家庭、23万城乡低保对象的低保申请、受理、审核、审批、低保资金发放、低保待遇复审、低保标准调整等一系列业务的计算机管理。每天通过该系统大约平均处理1500笔救助业务。系统已经成为北京市各部门工作人员救助业务的日常办公平台。(注释23)


  社会保障卡建设稳妥推进。国产算法的根密钥已于2005年8月8日正式生成,杭州、无锡等地正在进行国产算法应用试点。截至2005年年底,社会保障卡的持卡人数已超过1800万。长春市自启动医疗保险IC卡系统和发放社会保障卡以来,共发放40万张,读卡终端成功实现省、市对接,数据实现了在线读写。

  试点示范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网上公共职业介绍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环境准备、系统部署和用户培训等工作基本完成,建立了基于公钥基础设施技术的劳动保障部安全应用支撑平台,2005年8月开始在大连、济南、苏州等六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系统运行状态良好。网上社会保险服务系统的开发已经完成,并在天津、山东等试点地区开展了本地化实施工作。

  2006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将以示范城市为龙头,全面促进城市系统建设;以提高数据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数据中心建设;以推广统一软件为切入点,加强业务系统建设;以提高联网应用为目标,促进全国联网建设;以贴近服务为宗旨,加快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同时抓好标准规范、资金筹集和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

 (五)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领域信息化 (注释24)

  2005年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灾害预警和救灾领域信息化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局政府网站在数据服务和对公众服务等方面均有新突破。数据服务方面,实现了对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数据的查询功能,也实现了对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的查询等;在对公众服务方面,规范发布了环境行政许可审批的35项许可内容,包括审批依据、受理范围、审批条件等,开通了网上投诉平台,针对公众的不同需求改善了下载区服务。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在2005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系统升级,并结合环境管理的需要,增加了应用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平台的运行与管理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稳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反恐应急指挥广域网络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该系统将涵盖全国31个省、5个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及新疆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计划形成1个中心、37个接入点的全国广域网络系统。总局反恐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包括多点控制单元和2套视频指挥系统终端,覆盖范围将与反恐应急指挥广域网络系统相同。项目已经完成现场实施工作,广域网络系统37条电信线路和37个节点网络设备以及视频会议系统都已调试开通,项目相关联的技术培训同步进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应急指挥广域网络系统与视频会议系统计划于2006年投入实际运行。

  全国24小时灾害信息监测系统初步建立。2005年,由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民政救灾管理部门组成的灾情实时监测系统初步建立,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实行全天24小时实时跟踪监测,每日编发《昨日灾情》等产品面向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全国各省区市发布灾害监测信息。

  基于网络技术的灾情即时交流系统已经在国家有关部门投入使用。省级救灾系统于2005年8月投入运行,并在地、市开展试点,最终将实现从中央到省、市、县级的实时沟通,使救灾工作方式和效率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气象信息通过各种媒体更加快速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十五”期间,全国每天接受气象服务的公众超过十亿人次,手机气象短信用户已达3300万。甘肃省气象局于2004年7月启动手机气象短信发布系统,内容包括气象预报、突发灾害性天气警报、重要天气实况、灾情以及决策气象服务信息等。手机气象短信开通后,已有200多万人次接受预警信息服务。到2005年底系统升级(第一期)已初步建设完成,可以实现预报、天气警报等气象信息的及时发布。同时还制定了《甘肃省手机气象短信发布制度(试行)》,完善了手机气象短信业务流程和规范,保证气象短信服务及时、准确、规范和安全。上海市气象台根据《上海市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试行规定》,在台风、暴雨、高温、低温和大雾天气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信息。2005年8月,上海防御台风“麦莎”的过程中,多条台风紧急预警信息出现在上海手机用户的屏幕上,为市民提前做好防御准备提供了及时的信息保障。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关于建立健全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应急协调机制的意见》的要求,2005年我国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积极制定本系统应急预案。国家广电总局在征求有关部委意见的基础上对《国家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协调预案(草案)》进行了修订。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应急协调预案》。铁道部建立了铁道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制定了《铁路网络与信息事故应急预案》。(注释25)

  2006年我国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日常管理、运行与维护;加强资源整合,提高信息共享程度;继续开展环境信息应用标准研究。2006年,灾害预警与救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现有的全国灾害信息网络系统进行改造,建立高效、综合的灾情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对灾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业务化的、稳定运行的全国灾害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系统。

  专栏4

  北京市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 (注释26)

  北京市东城区创新城市管理思想,创建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即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东城区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新模式自2004年10月22日开始实际运行以来,管理效果明显。系统本身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在90%以上,任务派遣准确率达98%,问题办理结案平均时间仅为12.1小时,问题处理率为93.78%,结案率为93.71%。平均每月处置问题2000件左右,比老模式时增加了4倍多。新模式不仅使城市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人员、车辆购置及使用成本节约11%,还使过去由于管理落后造成的自来水管破裂漏水、井盖丢失等损失明显减少。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专业部门间的协同效应,促进了政府城市管理职能由重审批、重处罚向重管理、重服务的转变,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迅猛普及引发的数字鸿沟问题,动员各方力量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信息技术拥有和使用水平方面的差距,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为缩小西部和东部地区间的“数字鸿沟”,我国在西部14省建立了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为区、市、县、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建立提供经验。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投入以及各地企业介入,我国已建立约200个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为让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共享信息社会带来的文明和实惠,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大胆实践,涌现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生动实例。为扎实推进电话“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一些地方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工程取得圆满成效。云南省启动了“兴边富民”移动通信工程项目,计划投入5亿元资金,解决境内1500多个移动信号未覆盖行政村的通信问题。通过构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河南省郑州市通过利用电视上网这一农村信息化新途径,建设了基于电视和机顶盒的农村信息化网络,使农民利用电视在家顺利实现上网;甘肃省则建立了一批市县级星火服务网络系统和农业技术数据库,初步形成了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及专业服务体系。(注释27)
四川郫县城乡一体化信息站将手机、座机、寻呼、互联网、1250呼叫中心等多种通信平台相结合,使农民方便快捷地获得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黑龙江牡丹江市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进村示范工程,有线电话、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移动电话信号覆盖了98%的村屯,宽带入村率达到40%,有力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注释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