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
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邓小平同志早在20年前就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胡锦涛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要求,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2001年中央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行电子政务、发展软件产业、保障信息安全、发展电子商务、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和战略部署。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信息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信息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信息立法、标准、培训等基础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和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对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决。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又面临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要用面向世界的眼光,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不断加深对推进信息化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把我国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既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编发《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比较系统地总结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信息化发展趋势,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国信息化现状和面临的任务,共同推进信息化工作。我相信,《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的编辑发行,必将对促进我国信息化更快更好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为序。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
2005年是我国胜利实现“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全面规划“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国信息化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协调推进,面向未来、谋划发展,顺利完成了信息化“十五”专项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确立了今后十五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200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在持续推进的基础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显现新的成效;电子政务扎实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政务协同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政府网站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稳步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信息产业对信息化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信息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环境不断完善,信息化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果。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新的起点。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有待继续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信息化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需要继续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认真加以解决。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概要回顾了我国“十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状况,集中反映了2005年信息化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效和突出进展,对2006年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目 录
一、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概况··· 3
二、 经济领域信息化··· 11
三、 社会领域信息化··· 29
四、 电子政务··· 47
五、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61
六、 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 69
七、 信息基础设施··· 81
八、 信息安全··· 87
九、 信息化环境··· 95
十、 2006年我国信息化展望··· 109
一、“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概况
“十五”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对信息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推动信息化工作。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国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成效显著,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更加明确。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出“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1年8月重新组建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科学民主决策,成立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重组以来,先后召开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国家信息化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未来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启动了“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逐步建立起信息化管理机构,研究制定了本地区、本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具体政策。市场机制在推进信息化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各方面对信息化的认识更加一致。
专栏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断把我国信息化提高到新水平。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作为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明显。农业信息化稳步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国家有关农业的行业管理部门都积极利用各自优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初步形成,逐步普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农业领域信息技术开发利用取得初步成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机械、电力、石化、汽车等传统工业信息技术应用进展迅速,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机床行业在数控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生产与调度自动化水平总体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石化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取得成效,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网上订购、网络支付、物流配送、认证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大型企业开始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稳步发展;社会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惠及百姓生活,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疾病防御控制体系等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
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初步形成,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取得明显进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各级地方政府网站功能日益完善,政府网站日益成为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窗口。海关、税务、审计、财务、公共安全、社会劳动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成效显著,在增强政府行政监管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资源的战略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河北、黑龙江等地编制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取得成效,国土资源以及全国人口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取得新的进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员信息资源库、中国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的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档案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不断推进。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内容比重稳步上升。信息资源产业逐步发展,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信息产业经受住了加入WTO的严峻考验,抓住全球信息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机遇,持续以两倍于GDP的速度高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信息产业的支柱性、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显现。“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3%,五年内产业规模扩大了2.3倍;通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7.6%和13.4%。五年累计吸收外资1000亿美元。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产业化和网络技术试验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走出去”战略成效明显,部分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电信行业加大改革力度,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电信资费市场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广大消费者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基础设施。2000~2005年,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由2.3亿增加到7.4亿,平均每年新增1亿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由12部/百人提高到2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7部/百人提高到30部/百人。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由93.7%提高到95.29%,有线电视入户率由24.3%提高到33%。“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工程提前完成“十五”目标。互联网上网人数从2000年的2250万上升到2005年的11 100万,上网计算机数从2000年的892万台上升到2005年的4950万台,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从2000年的2799M增加到2005年的136 106M。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信息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从试点开始转入准备实施阶段。启动了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协调机制基本形成,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部分重要信息系统开展了灾备中心建设,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对网络欺诈、网络赌博和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增强。
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电子签名法》颁布实施,《电信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进程加快,“信息安全条例”加紧研究。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已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软件、通信、制造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取得成效。信息化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多渠道培养各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初步形成,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总体上看,经过“十五”期间的工作,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开始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的贯彻实施,我国信息化建设将继续保持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二、经济领域信息化
2005年,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推广应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日益成为破解“三农”问题、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促进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一)农业信息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5年我国农业信息化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适应信息工作为“三农”服务的总体要求,以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继续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 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逐步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农村信息员发展到18万人,初步建立起从上到下的农业信息化队伍。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初具规模,初步建立起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全国有3000多个网站与此建立了链接,日均访问量近200万次。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左右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全国41%的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2002年投入运行的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已成为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平台,目前注册的组织、企业和个人用户已达9万家,覆盖了全国93%的县。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联播系统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信息采集指标体系,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采用公用模块的方式,实现了一站式发布、全系统共享,全面提升了农业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水平。1 为了建设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教育部组织了“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首批成员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农林高校。截至2005年12月底,该联盟开通了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网站,设立基层站点100余个。建立了专家数据库、科技成果分类数据库、科技产业化案例库、农业信息库、多媒体课件库等综合科技条件平台。组织国内外研讨会3次、现场推广会20余次。培训农民、农村干部和党员50多万人,专题讲座150余个。2 为推动统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金农”工程各项准备工作抓紧推进,项目建议书已经批复。工程一期建设目标是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农业监测、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推进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并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三大信息应用系统;整合国际国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调整布设信息采集监测点,建设国家和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完善共享机制,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完善各级农业信息中心,新建部分乡镇信息站,建设一条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生动的典型实例。各地农村信息服务机构以市县、乡镇农村技术研究、教育、推广部门为基础,与当地农村社会管理、文化、卫生、气象、林业、水利、新闻宣传等部门有机协作,对农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农村信息服务新格局。综合利用电视、电话、电脑三种信息载体向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三电合一”试点工作稳步推进,56个试点单位基本建成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地方个性化数据库,基本开通电话语音系统并对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四川成都采取“信息服务站和专业协会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渠道,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增强。海南省已设立服务站点200多个,覆盖全省18个市县120个乡镇,省、市、县都设立了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开通了视频系统,初步形成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宁夏固原市通过建设政务网、教育网、商务网数网合一的综合网络平台,构建起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网络雏形,整合了农民经纪人,养殖、种植、加工大户,农村中小学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同时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农民学习科普知识、农业科技的多种需要,“一站多用”效果显著。福建省的“969155”通过电话咨询实现了信息网络的延伸,为农民提供政府政策、科技、市场信息“一站式”服务。上海市9家农业科技部门联手组建“农科热线”,100多位农业高级专家为农民提供电话咨询、网上直播、电台讲座、语言自动应答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广东省高要市实现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互联,开通了“农业科技信息点播频道”,农民足不出户,依靠电话点播,就能有声有色地获取农业政策、市场信息、劳动用工信息和所需要的农业科技知识,成为大部分农户每晚必看的频道。同时,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建立“农业信息短信平台”,及时提供水稻、柑橘病虫害等灾情信息和防治技术,直接避免了较大的农业损失,开通半年内用户达到5.7万户。安徽省宣城市信息服务站兼做政府代办服务,解决了政府服务到乡、到村、入户问题。北京市启动的“信息助农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将宽带通到遍布村镇的每个信息化站点,再通过短信平台和呼叫中心利用无线通信网连接到每一个农户,在应用服务上推出了富农信息配送服务、助农远程教育服务、便农电子支付服务、乐农数字文化服务等四大应用系统。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推向深入。2005年1月,中央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扩大到江苏、浙江、山西、河南、四川、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2个省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05年7月底,各试点省(区)已建成乡镇和行政村站点共计137 384个。其中,山东省乡镇和行政村建站比例均达到了100%,湖南省分别达到89.7%和65.6%,贵州省分别达到45.5%和72.1%。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新扩大试点省(区)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稳步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贵州省制作了一批关于先进性教育的课件,编辑发布各种图文信息共5372条,采集了350小时的视频课件资源,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增加了274个节目;黑龙江省已统计可用教学资源11类,352个课件,计368小时,7月份向全国远程办申报教学资源课件9类249个,计200.9小时。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截至2005年7月底,全国试点地区共选配各级试点工作骨干人员182 687名,其中已参加过相关业务培训的有148 679名,平均培训面为81.3%。3 专栏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精准化”生产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致力于推动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远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微机决策平衡系统和农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系统等应用广泛,兵团大部分团场从播种、施肥到管理、收获均实现了“精准化”。播种,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用种量比过去节约了近一半;施肥,推广了微机决策平衡系统,点击鼠标就知道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大大提高了肥效;管理,推广了农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系统;浇地,水渠闸点安装了红外线监测设备,自动测定土壤中水的含量,用手机遥控就能浇地。现代科技推广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兵团的农业生产能力、农民生产水平、劳动者素质等农业现代化指标均大大高出全国水平。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我国将推进建立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切实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利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多种渠道,形成现代信息网络与常规媒体优势互补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积极开展普遍服务。依托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和农村中小学,加快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二)传统工业改造 2005年,我国煤炭、钢铁、石化、电力、建材等传统工业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行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取得实际进展。大型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各环节,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信息化日益受到重视,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支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两年,随着煤炭工业整体经济运行形势持续好转,以及国家提出的“科技兴煤”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煤炭工业信息化发展迅速。2005年6月召开的全国煤矿推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煤炭工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拯救生命”工程。2005年建设的重点包括: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建立并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实现矿务局(集团公司)内部联网;国有重点煤矿、乡镇煤矿实现县(区)范围内联网。2005年5月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对61个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和98位优秀信息化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多数煤炭企业领导高度重视,把信息化工作当成“一把手工程”。大屯煤电集团、开滦集团、阳泉煤业集团、平顶山煤业集团、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公司、兖矿集团、西山煤电集团、皖北煤电集团、潞安煤业集团、大同煤矿集团等都是一把手担任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有的单位还设立了首席信息官,制定了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和人才培训力度。山西省已完成“煤矿瓦斯监测监控安全信息网络一期工程”,共建成1300套系统,省局、11个市局和63个县的736座矿井实现四级实时在线监测监管。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工程,目标是将3172座合法矿井联网,并建立全省近4300座矿井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新汶矿业集团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投资928万元,系统管理和应用软件投资1648万元,硬软件之比为1∶3,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5 神华集团在煤炭企业实施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神东矿区全员工效比原来提高了3倍,自动化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煤炭行业处在排头兵地位。6 钢铁企业信息化在规模、效益、技术等方面继续取得进展。2004~2005年内新建成的项目有首钢、杭钢、昆钢、邢钢和重钢等钢铁企业的ERP系统,济钢、宝钢集团上钢一厂、宝钢集团上钢五厂和宝钢集团梅山等钢铁企业的整体产销系统。截至2005年7月底,已经有宝钢股份、武钢、衡阳钢管等21个钢铁企业(占全国钢产量的30.2%)在信息化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钢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注重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糅合、产品制造与相关业务的集成相结合,总结出“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的12字目标,提供了实现产销一体、质量设计和控制进入制造全程、成本管理覆盖生产流程、仓库管理信息化、采购信息化、销售网络化等16项信息化任务和一整套钢铁企业信息化共性技术方案,成效显著。宝钢产销一体化系统投入使用后,热轧厚板交货期由50天缩短为12~19天,武钢的信息化年创效益约6000万元。钢铁行业门户网站日益完善,不仅可以及时反映国内外钢铁市场、价格、拟建和在建项目、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等信息,同时通过网站可直接链接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各理事和会员单位网站。7 石化行业信息化取得初步成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抓住信息技术总体规划这一龙头,采取科学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支持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全面实施以来,公司已完成了34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成功实施了电子采购、电子销售、企业信息门户、电子邮件、企业广域网、局域网标准、办公自动化系统等9个项目。其中,电子商务平台成效显著,降低采购成本近20亿元。电子邮件系统用户达到12万,视频会议系统累计使用86次,7万人次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信息门户上网文档资料100多万个,提高了员工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8 中石化信息化在提升竞争力、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供应链优化系统的基础框架初步建成,利用供应链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取得效益。2005年3月,19家省市石油分公司成品油二次物流优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实施后整体库存水平下降了20%以上,车辆利用率提高了2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福建石油分公司加油站通过实施该项目,节约流动资金约4400万元,每年节省财务费用220万元。物资采购和石化产品销售两个电子商务系统稳步提升。截止到2005年11月底,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网上成交合同累计197 837笔,成交金额1650.96亿元,节约采购金额58.17亿元,其中2005年网上成交合同累计87 068笔,采购额685.39亿元,节约采购金额25.96亿元。化工产品销售网上成交合同累计9006笔,签订销售合同1088万吨,成交金额达767.4亿元,其中2005年网上签订合同203笔,成交量59万吨,成交金额59.67亿元。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规范了业务运作行为,成为信息共享、操作监管和供需协同工作的综合性采购销售业务平台。加油IC卡工程成效显著。截至2005年11月底,共建成卡机联动加油站12 425座,建立发卡网点3198个,累计社会发卡量已经达到724.26万张,基本实现“一卡在手,各地加油”的目标;系统以IC卡为载体,取代了传统的现金、油票等结算方式,实现了成品油零售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和交易数据的自动采集,堵塞了管理漏洞,节约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加油站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9 建材行业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门户网站建设及企业信息化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建材工业数据库”项目已完成了一期、二期共计24个子库建设,三期4个子库已完成了专家评审。该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完善,能及时全方位反映建材行业基本情况及主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主要产品的产、销、存、价等现况和发展趋势。行业门户网站及其网络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2005年,“中国建材信息总网”进行了全面改版,实现了网站全文检索和自主发布等功能,已成为建材及相关行业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权威平台。建设并开通了“建材股市专网”、“中国建材信息总网”英文版和“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网站”英文版。建材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展明显,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建材工业主要生产领域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新建的新兴干法水泥生产线全线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绝大多数的玻璃生产企业应用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约80%的浮法玻璃生产线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建材科研设计单位和建材设备制造企业都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取得良好成效。约60%大中型企业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并建立了与互联网连通的企业网站,实现了网上信息发布和收集。10 电力行业信息化呈现出“积极开发、稳步发展、整合系统、实现共享、确保安全”的发展特征,在信息系统的整合、门户与数据中心建设,财务系统、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发电企业的厂级监控系统建设,电网内及电网间电力的调度管理,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及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办公自动化平台初步建成并连通运行。四大电网相继联网,推动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较快发展。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已经建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道数量和质量、厂站信息质量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均有大幅度提高。国家电网公司及所属区域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100%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80%以上的网省电力公司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单轨运行,实现从拟稿、核稿、会签、签发到公文收发、文件流转、文档资料管理等网上办公全过程的流程网络化。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电网稳定装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水调度自动化系统等电力调度自动化相关系统的建设、运行和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11 (三)服务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遍,加速了我国服务业信息化的步伐。 银行业信息化取得新进展。2005年6月27日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国的推广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支付清算体系基本形成,极大地提升了中央银行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大额支付系统直接连接1500多家金融机构,涉及6万多个银行分支机构,系统日均处理跨行支付业务45万多笔,金额达7000亿元。征信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05年12月底,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收录了454万户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7.8万亿元,系统月均查询146.5万次。2005年底实现在上海、天津、浙江、福建等四省市所有商业银行的联网查询,预计2006年上半年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网查询。到2005年12月底,个人征信系统共收集了全国3436万人的个人贷款和信用卡账户信息,账户总数5231万个。系统收录信贷余额2.2万亿元。各商业银行已在全国各分支机构开启了5.2万个查询用户终端。银行卡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底,自动取款机市场保有量8.62万台,终端阅读机(POS)约60.62万台;全国共有发卡机构120家,发卡总量9.59亿张。2005年全国银行卡交易总额49.37万亿元,银行卡交易总笔数89.03亿,国内银行卡消费额达9595亿元,消费笔数8.16亿。12 交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对交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5年8月,覆盖36个省级、5个计划单列市的公路水路交通主管部门(一类节点)和主要交通企事业单位(二类节点)的交通行业信息专网开始建设。目前,所有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局域网,17个省厅建设完成覆盖省、地、县三级的行业专网,其中,11个省厅建立了连通全省的视频会议系统。交通部政府网站功能增强,日访问量从1万人次上升到4万人次;所有省厅均已建立政府网站,8个省厅实现了网上业务受理,广东省交通厅还建立了身份授权认证系统(CA),52%的省厅利用网站提供了出行信息服务。覆盖全国所有14个直属海事局的水上安全监督信息网建设完成,国际海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国船舶报告系统、船舶检验信息系统广泛应用。在运输企业管理方面,企业管理系统普遍应用,部分省市初步实现了二级客运站客运联网售票。大中型港口和运输企业积极建设生产管理、电子商务等系统,并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20余个港航企业建立了EDI中心,用户群超过1000个,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中近80%的运量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13《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发布实施。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竣工并通过验收。TMIS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建成支撑铁路运输的货运营销、货票、确报、调度、车站、中央系统等10多个应用系统,构造了网络、信息安全和运行维护三个平台,建立了部、铁路局运输信息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货物的大节点动态追踪。铁路信息系统大范围切换成功:修改应用软件万余个,新建2M专用网络228条,采购配备4500多台设备,圆满完成13个铁路局、41个分局、1322个调度台,3685个车站应用系统切换,18个铁路局全部直接指挥行车。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建成铁道部、15个铁路局和32个铁路分局的中心局域网,121个行调台、1348个车站全面实现了系统功能,实现了自动采集列车运行时刻、自动绘制列车实际运行图、列车车次号自动采集和跟踪、无线车次号校核、自动生成车站行车标志、调度命令网络下达等功能。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在全路1.5万台机车、所有部属货车和绝大部分企业自备车安装了记载有机车车辆基本信息的电子标签,在全路528个分界站、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的出入口安装了标签信息自动接收设备,为列车、机车、车辆的动态追踪提供实时信息。14 旅游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导游网络管理系统竣工,成为第一个全国性的智能卡业务管理应用系统。旅游星评与复核系统、旅行社经营月报系统投入使用,近万家旅游饭店和一万余家旅行社的动态经营情况实现了定时汇总,为宏观决策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数据,也为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市场调研数据。2004年、2005年我国连续举办了两届国内、国际旅游网上博览会,力图用快捷、形象、可交互和低成本的网络营销模式,丰富和提高旅游宣传营销的手段和水平。2005年中国国际旅游网上博览会首次实现了传统旅展和网络宣传营销的有机结合。参加网络博览会的商家超过2000个,吸引了德国、法国、瑞士、芬兰等24个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200多家旅游机构参展。15 此外,我国现代物流、对外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四)电子商务 2005年,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从政策、法规、安全、支付、物流等层面加大推进力度,电子商务稳步发展。 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指导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纲领性、政策性文件《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及相关配套规章正式实施。在利用国债资金持续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我国实施了电子商务专项,安排了“重点行业和部分地区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等项目,并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建设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支付、物流、认证、标准、信用等支撑环境进一步完善。为促进现代物流健康发展,加强对全国现代物流工作的综合组织协调,2005年,我国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铁道部等15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正在抓紧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并实施《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一些地方围绕企业和个人征信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如《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杭州市“企业信用评级行业规范和自律准则”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推出网上交易服务工具,推动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带动了网上支付的普及。首信公司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支持国内23家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及全球范围4种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目前,国内PKI/CA认证技术已可以为电子商务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环境。 专栏3 海南农垦建成跨国网络交易平台26 2005年,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天然橡胶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系统”完成了交易平台向东南亚产胶国的扩展,形成了跨国网络交易平台。2005年通过与越南橡胶总公司、泰国泰华塑胶(大众)有限公司、泰国联益橡胶有限公司等东南亚主要产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发展了一批国外客户群,吸引了大量进口橡胶的网上挂单交易。该系统累计实现天然橡胶交易量364万吨(其中2005年112万吨),交易金额182亿元,实现大宗农用物资采购交易金额10 848万元。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累计完成配送量10万吨。2005年在全国天然橡胶主销区新建了武汉、成都、石家庄、大连、广州5个配送站。跨国交易配送服务通过网上交易、当地取货的方式为买卖双方节约交易成本40%以上。
三、社会领域信息化 2005年,我国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灾害预警和救灾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信息化17 2005年,我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形成,网络教育稳步发展,信息化在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逾90%的高校、约6%的中小学(38 000多所)、约35%的中职学校(近6000所)基本建成校园网。全国农村地区的6万多个小学教学点装备了光盘播放系统、16万多所小学装备了卫星教学收视系统、3万多所初中装备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主干网建成开通并试运行,接入了近70所高校;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取得重大进展,聚合计算能力超过每秒15万亿次,存储能力达到150TB,发布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网格中间件系统(CGSP),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已建成18家大学数字博物馆,并在网上公开发布,初步形成高效的共享机制和统一的共享平台,数字化藏品资源总量超过10万件,对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科普起到了很好的支持服务作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是“211工程”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参加项目建设和获取服务的成员馆已超过500家,联合目录数据库数据总量达到180万条,馆藏总量近700万条。“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集中收录了2796种外文期刊和37万种外文图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包含112万条目次数据。“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文献传递服务,高校成员馆的读者可通过CASHL主页检索文献和提交文献传递请求,注册用户已近4000个,成员馆超过百家。“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进展顺利,2005年全国运行维护中心和上海、武汉两个区域资源共享中心硬件建设基本完成;56所高校的561台仪器设备基本信息已经上网,实现了设备网上申请评审、浏览查看、设备预约、作业调度、计费管理、评估考核、统计分析等功能;4个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现网络化试运行,计量认证样品和测试数据实现网上传递,测试结果可在线查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建设已完成,支持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其他学校可以共享借鉴这些实验教学中心的信息资源。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5年底,工程配备教学光盘设备291 631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167 113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25 389套。覆盖农村小学教学点67 258个,农村小学168 793所,农村初中30 239所,包括贵州、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和吉林延边、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地区,以及中西部其他省区的部分地区。建立了由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一线教师组成的培训队伍,采取了集中培训与送培下乡相结合,培训骨干教师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把培训送到县、乡、项目学校,先后培训了近5000多名一线教师。 网络教育稳步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5年底,网络高等教育累计注册420多万人。从2003年开始网络教育规模年增长近100万人,占当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15%以上。设置了153种网络教育专业,覆盖十大学科门类,涵盖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升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等学历教育及各种非学历教育。67所普通高校设置了3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800个校外学习中心为20多所试点高校开展支持服务,共有2800多个教学中心(站)参与试点工作。在远程职业教育领域,已建成国家级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试点学校4所,其省级分校130所,地(市)级分校668所,县级分校(站点)5291个。已审核批准了10多家企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和培训,涉及会计、IT、企业管理等专业领域。 2006年我国将大力发展各级、各类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遴选、集成、整合与共享保障机制,提高资源开发质量与共享服务水平;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着力抓好下一代互联网、教育科研网格、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体系,规范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行为;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探索教育信息化集成服务模式。 (二)文化信息化18 2005年,我国文化信息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内容进一步充实。资源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的核心,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资源征集力度。截至2005年10月15日,文化共享工程网站新增各类信息资源超过1000万条,22亿字;多媒体资源超过1000小时达700多部(集),通过卫星广播、光盘、镜像等方式送到基层,得到群众欢迎;通过互联网提供电子图书471册、电子期刊93种、6000余篇。资源共建、整合的力度得到加强。地方分中心建设的地方特色资源逐渐增多。如河北、吉林、广西、重庆等省级分中心提交了抗战资源库、地方戏曲库,国家图书馆以及上海、天津、湖北等省级分中心提交了大量的专题讲座资源。浙江省级分中心通过联合采购方式将有关文化资源提供给本省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中心使用,广东、四川、广西等省级分中心联合开展网上参考咨询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互联网服务得到加强。2005年1~10月,文化共享工程网站的浏览人次超过697万人次,浏览的网页超过4300万页,流量超过1.3TB。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有序展开。2005年10月,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通过审批。截至2005年底,已启动技术支撑环境建设主导项目、资源建设主导项目、服务体系建设主导项目三大类共18个子项目。作为工程的核心部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为提高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2005年对原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新增“数字门户服务”、“文津图书奖”和“中国古代典籍(读者推荐)”等栏目,自建资源累计发布约600万页。 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制作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省级以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并开始进入网络化应用阶段,节目制作、播出质量、效率和数量显著提高。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展开,41个城市和省区启动整体转换,数字付费广播电视已有108套节目开播。青岛市在2005年底已完成城区6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有线数字电视传输16套广播节目、55套电视节目,并开通了互动点播电视服务;杭州市大力推进数字电视全业务服务,已经完成城区55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深圳市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启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55万户。数字电影制作、拍摄水平稳步提高,初步建立了数字电影节目平台和农村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系统。 2006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充实网站内容;加大电子图书的整合和利用力度;强化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项目管理、技术试验、数字资源和标准规范建设。 (三)公共卫生信息化19 2005年,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对于减灾防病、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37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到2005年底,进入网络直报的卫生机构总数已超过4万家,包括1.4万所县及县以上医院(占医院总数93.21%)、1.8万所乡镇卫生院(占总数的42.77%)、3000多所疾病控制中心和近3000个各级卫生行政单位。为扩大网络覆盖面,提高疫情报告的全面和及时性,卫生部于2005年9月组织采购了1.6万台计算机,用于装备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能力。我国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在规模及应用效果等方面,都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网络直报的实施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疫情信息、迅速应对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条件。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启动。为提高应对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决策能力,国家财政支持实施了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卫生部应急指挥中心和省级应急指挥中心。通过3年项目建设,将建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形成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骨干网络,实现指挥决策系统卫生部与省级之间的有效衔接,全面及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卫生资源等有关信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和快速反应能力。 此外,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动物防疫标识溯源信息系统和重大动物疫病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提高了我国防治重大动物疫病的科学指挥能力。 2006年我国将继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响应能力建设,全面启动全国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建设,建立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医疗救治数据中心,逐步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医疗救治信息系统。支持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将居民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工作落到实处,使常住人口的预防保健主要指标处于良好水平;努力为居民,特别是长期联系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20 2005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信息化在省市联网及应用、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及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全国劳动保障业务专网联网工作取得成效,联网应用进一步扩大。2004年我国完成了部—省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建设,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联网。到2005年底,12个省份实现了与所辖全部地市的联网,72%的地市级以上城市实现了与省数据中心的联网;城域网已经覆盖到64%的经办机构,有条件的地区网络已延伸到街道、社区,部—省—市三级网络结构已初步形成。联网应用方面,截至2005年9月底,有26个省级单位实现了养老保险监测数据的联网传输,数据的传输量占全部参保人数的50%以上;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14个省市完成了监测软件的实施,已经上传数据近70万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利用网站为公众提供服务。2005年12月,劳动保障部政府网站的点击次数达到2234.4万次,访问人数达到71.7万,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3%和34.2%;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的点击次数达到2108.5万次,访问人数达到60.6万,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了61.5%和128.4%。21 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已经起步。许多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低保业务系统建设与应用,效益明显。上海市黄浦区依托区级人口数据库,建立了区级社会救助“一口受理”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低保协保、廉租房、医疗救助、支内回沪定居人员生活困难补助等服务,系统应用效益明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以低保系统为例,目前救助对象办完全部手续只需3天(原来需15天),使用3~9种证明(原来需5~19种),无须填表(原来填2张表)。政府部门进行内部协办后,区内的情况核查均可在网上进行(原来办理人员核实情况需跑12个部门或单位),堵塞了管理漏洞,也体现了社会公正。22北京市城乡低保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2005年7月30日,系统中已经建立了市民政局、18个区县民政局和相关委办局、319个街道乡镇及社保所、7050个社区村居委会,共计8190个机构、7085个注册用户的机构及用户信息数据库,完成了全市11万城乡低保家庭、23万城乡低保对象的低保申请、受理、审核、审批、低保资金发放、低保待遇复审、低保标准调整等一系列业务的计算机管理。每天通过该系统大约平均处理1500笔救助业务。系统已经成为北京市各部门工作人员救助业务的日常办公平台。23 社会保障卡建设稳妥推进。国产算法的根密钥已于2005年8月8日正式生成,杭州、无锡等地正在进行国产算法应用试点。截至2005年年底,社会保障卡的持卡人数已超过1800万。长春市自启动医疗保险IC卡系统和发放社会保障卡以来,共发放40万张,读卡终端成功实现省、市对接,数据实现了在线读写。 试点示范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网上公共职业介绍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环境准备、系统部署和用户培训等工作基本完成,建立了基于公钥基础设施技术的劳动保障部安全应用支撑平台,2005年8月开始在大连、济南、苏州等六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系统运行状态良好。网上社会保险服务系统的开发已经完成,并在天津、山东等试点地区开展了本地化实施工作。 2006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将以示范城市为龙头,全面促进城市系统建设;以提高数据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数据中心建设;以推广统一软件为切入点,加强业务系统建设;以提高联网应用为目标,促进全国联网建设;以贴近服务为宗旨,加快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同时抓好标准规范、资金筹集和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 (五)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领域信息化24 2005年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灾害预警和救灾领域信息化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局政府网站在数据服务和对公众服务等方面均有新突破。数据服务方面,实现了对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数据的查询功能,也实现了对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的查询等;在对公众服务方面,规范发布了环境行政许可审批的35项许可内容,包括审批依据、受理范围、审批条件等,开通了网上投诉平台,针对公众的不同需求改善了下载区服务。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在2005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系统升级,并结合环境管理的需要,增加了应用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平台的运行与管理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稳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反恐应急指挥广域网络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该系统将涵盖全国31个省、5个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及新疆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计划形成1个中心、37个接入点的全国广域网络系统。总局反恐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包括多点控制单元和2套视频指挥系统终端,覆盖范围将与反恐应急指挥广域网络系统相同。项目已经完成现场实施工作,广域网络系统37条电信线路和37个节点网络设备以及视频会议系统都已调试开通,项目相关联的技术培训同步进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应急指挥广域网络系统与视频会议系统计划于2006年投入实际运行。 全国24小时灾害信息监测系统初步建立。2005年,由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民政救灾管理部门组成的灾情实时监测系统初步建立,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实行全天24小时实时跟踪监测,每日编发《昨日灾情》等产品面向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全国各省区市发布灾害监测信息。 基于网络技术的灾情即时交流系统已经在国家有关部门投入使用。省级救灾系统于2005年8月投入运行,并在地、市开展试点,最终将实现从中央到省、市、县级的实时沟通,使救灾工作方式和效率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气象信息通过各种媒体更加快速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十五”期间,全国每天接受气象服务的公众超过十亿人次,手机气象短信用户已达3300万。甘肃省气象局于2004年7月启动手机气象短信发布系统,内容包括气象预报、突发灾害性天气警报、重要天气实况、灾情以及决策气象服务信息等。手机气象短信开通后,已有200多万人次接受预警信息服务。到2005年底系统升级(第一期)已初步建设完成,可以实现预报、天气警报等气象信息的及时发布。同时还制定了《甘肃省手机气象短信发布制度(试行)》,完善了手机气象短信业务流程和规范,保证气象短信服务及时、准确、规范和安全。上海市气象台根据《上海市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试行规定》,在台风、暴雨、高温、低温和大雾天气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信息。2005年8月,上海防御台风“麦莎”的过程中,多条台风紧急预警信息出现在上海手机用户的屏幕上,为市民提前做好防御准备提供了及时的信息保障。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关于建立健全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应急协调机制的意见》的要求,2005年我国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积极制定本系统应急预案。国家广电总局在征求有关部委意见的基础上对《国家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协调预案(草案)》进行了修订。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应急协调预案》。铁道部建立了铁道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制定了《铁路网络与信息事故应急预案》。25 2006年我国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日常管理、运行与维护;加强资源整合,提高信息共享程度;继续开展环境信息应用标准研究。2006年,灾害预警与救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现有的全国灾害信息网络系统进行改造,建立高效、综合的灾情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对灾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业务化的、稳定运行的全国灾害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系统。 专栏4 北京市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26 北京市东城区创新城市管理思想,创建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即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东城区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新模式自2004年10月22日开始实际运行以来,管理效果明显。系统本身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在90%以上,任务派遣准确率达98%,问题办理结案平均时间仅为12.1小时,问题处理率为93.78%,结案率为93.71%。平均每月处置问题2000件左右,比老模式时增加了4倍多。新模式不仅使城市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人员、车辆购置及使用成本节约11%,还使过去由于管理落后造成的自来水管破裂漏水、井盖丢失等损失明显减少。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专业部门间的协同效应,促进了政府城市管理职能由重审批、重处罚向重管理、重服务的转变,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迅猛普及引发的数字鸿沟问题,动员各方力量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信息技术拥有和使用水平方面的差距,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为缩小西部和东部地区间的“数字鸿沟”,我国在西部14省建立了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为区、市、县、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建立提供经验。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投入以及各地企业介入,我国已建立约200个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为让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共享信息社会带来的文明和实惠,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大胆实践,涌现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生动实例。为扎实推进电话“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一些地方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工程取得圆满成效。云南省启动了“兴边富民”移动通信工程项目,计划投入5亿元资金,解决境内1500多个移动信号未覆盖行政村的通信问题。通过构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河南省郑州市通过利用电视上网这一农村信息化新途径,建设了基于电视和机顶盒的农村信息化网络,使农民利用电视在家顺利实现上网;甘肃省则建立了一批市县级星火服务网络系统和农业技术数据库,初步形成了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及专业服务体系。27 四川郫县城乡一体化信息站将手机、座机、寻呼、互联网、1250呼叫中心等多种通信平台相结合,使农民方便快捷地获得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黑龙江牡丹江市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进村示范工程,有线电话、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移动电话信号覆盖了98%的村屯,宽带入村率达到40%,有力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