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信息化的垦荒往事
来源:天极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信息中心主任,这在国内的医院并不多见。”李包罗说。还有几个月,李包罗就要从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的位置上退休,而找到能接替李包罗工作的人成为协和医院信息中心最近的主要工作之一。

  1981年,协和医院的信息化从一台硬盘仅32兆的小型机开始上路了,当时的李包罗只有30多岁。到今天,25年过去了,协和已经在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IHIS)、临床信息系统(CIS)等医院信息化方面蜚声业界,而李包罗也从当年的懵懂青年成长为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方面的专家。

  从这些方面讲,接替者要想超越李包罗,将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尽管对应聘者并无特殊的背景要求,但找到一个能将协和医院信息化带上新台阶的CIO并非易事。

  从无到有

  在一片荒芜中,究竟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医院信息化中根本就毫无头绪,甚至有的人连微机是什么,能够用来做什么都不是很清楚。

  李包罗是上世纪60年代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高材生,1981年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计算机室工作。刚到协和时,李包罗发现尽管当时医院已经拥有最先进的监护仪、呼吸机等现代医疗设施,却找不到一台电脑。而他所在部门的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今后如何做完全靠自己去寻找。

  之后不久,协和引进了第一台计算机PDP-11/24小型机,协和的信息化由此开始起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协和的计算机室逐渐增加投入,李包罗和同事一起开发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药房管理、病案管理、住院病人收费管理、后勤物资管理等十几个系统。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些系统基本上都是部门级应用,李包罗说:“部门级应用仅仅为解决窗口的应用而研发,譬如在药房弄几台PC机,建个局域网,就能解决药品的管理问题。”但这时的协和医院信息化就已经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非常先进的水平。接下来,在自身应用的基础上,协和医院开始将研发的信息系统向其他医院推广,其商品化的微机药库和病案首页管理系统迅速推广到全国几百家医院。

  然而到了1990年,这种部门级应用信息系统逐渐暴露出问题。“很多时候当数据需要共享时却发现系统根本解决不了,譬如医生开药需要知道究竟这种药在库房里还有没有,这样的数据只有到药房管理系统去查才能得到。”李包罗说。之后信息行业对这样的现象起了一个名字—信息孤岛。而这也是当时所有国内做信息化的企业都曾经遇到过的问题。

  李包罗说,当时已经意识到这种窗口级应用越是发展完善,弊端也越明显,而怎么解决在当时确实没有很好的思路。而对于医院,改造这样的系统显然不能盲目行动,一旦失误,造成的损失可能就不好弥补。恰好在这时,李包罗被公派到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这次机会让李包罗找到了解决协和医院信息孤岛的办法。

  按照他的研究,根据医疗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划分,医院信息化发展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CIS)阶段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而HIS又分为部门级应用和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IHIS)两个阶段。

  以当时的情况,协和仅处于部门级应用的初级HIS阶段。回到北京后,李包罗又担纲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综合医院信息系统研究》的项目。而所有的这些让李包罗最终对协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成型的思路和框架。

  1996年,协和医院开始在全院范围实施局域网建设,而这一次建设成为目前协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协和医院的人称之为关键一步。随后协和医院开始改进自己的部门级应用系统,开始IHIS系统的建设。到现在,协和的IHIS系统上已经运行着住院病人管理、医嘱处理、门诊病人收费管理、药房管理、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实验室系统、财务、后勤物资等近30个子系统。

  之后,MIS和CIS系统也在2002年相继建设完成,但建设这两个系统远比当初设想的要复杂。尤其是CIS系统,一个病人从进院开始吃什么药、做什么手术、手术中用了什么药、多大剂量等都需要在系统中体现。

  三个关键任务

  2002年,协和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开始建设基于PDA的病人床边移动信息系统。尽管在2004年很多医院开始使用无线技术来建设病人移动信息系统,但李包罗认为自己的系统方便实用,关键是比较便宜。

  2005年1月,协和医院开始部署上线PDA。按照协和医院信息中心的规划,全院60多个病房都要配置PDA,每个病房4台,全院目前有250台PDA。配置PDA的医生和护士可以在病床前随时调阅病历资料、用药记录和医嘱信息。

  至于为什么不用无线设备,李包罗的解释是,协和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已很复杂,250台PDA如果全部实时传输信息,面临的系统问题将无法预料,即使是应答迟缓,也将给护士的工作情绪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并且,在协和庞大的建筑群中搭建无线环境,预算也将大幅上升。

  经历了协和医院信息化全过程的李包罗这时候并没有满足的感觉,在他看来,协和信息化的下一步更为关键:一是如何将众多厂商提供的软件和设备集成到一起,“分散与集中将永远是一对矛盾,分散导致不能共享,过于集中又会导致不灵活,CIO的挑战就在于如何使二者达到动态的平衡”;二是标准化的问题。尽管目前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化的事情尚未有结果,但肯定要做。李包罗本身就是国家卫生标准化体系《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三是业务流程的问题。“信息化越深入就会越感到来自流程的阻力,而这些往往不是CIO能够解决的。”

  事实上,这些问题正是目前国内医院信息化都面临的问题,经验丰富的李包罗只不过是先行先觉者,而对于如何解决,就要留给他的继任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