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在过去100 年里经历的环境问题正在中国近20年的时间段内上演。尽管中央政府一再重申可持续发展战略,但“高发展、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轨迹仍然是当前环境问题的事实。
据悉,在“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指标中,大气和水质监测的两项重点指标——二氧化硫和COD 排放量均未完成目标控制要求: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COD 排放量仅比2000年减少2 %(目标削减10%)。另外,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两项指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反弹。
“十一五”之初,我国针对日趋严峻的环境形势再次明确给出了治理目标,并提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和完善的监督执法两大体系,使经济与环保并重,同步发展,综合促进环保行业的思路。而作为环保部门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环保信息化的实施重点也有了新的定位。
思路转变带动整体发展
由于我国环境复杂,各地发展情况不平衡,相应的区域性环保工作也采用分散到地方执行的原则,由地县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其行政权集中在各级政府部门。因此以前的环境部门信息化工作以内部管理为主。
我国环境部门信息化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20多年时间里,走过了初始的局域网络应用、OA系统,到跨部门网络化建设,再到初级规模应用的几大阶段。经过长期积累,网络和计算机硬件的逐步完善,为开展新的信息化应用项目打好了基础,其下一步,将指向更接近核心的环保业务支持领域。
据国家环保总局信息办李国良主任介绍,针对中央对新时期环保工作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评估了下一步信息化工作,其重点将在建设思路上带动各级部门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信息化以办公自动化(OA)系统向核心业务信息化转变。信息化将由内部管理协调过渡到环境业务辅助方面,丰满数字环保内容。当前,环境业务的重中之重是污染治理,围绕治污又包括多项辅助应用,如监测/ 监察、预测/ 预警、应急指挥、总量控制等。
在环保业务方面,部分省市已经有所动作,如山东省投资2.8 亿元建成的城市污染监控系统、以及最近广东对其境内的污染重点企业实行的排污在线监控系统等,但类似建设项目仍属省级部门个别行为,今后,在IT基础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这些“外部系统”将逐渐成为建设重点对象;同时,数字环保项目的开展,也是达成新时期构建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目标的重要一环。
环境保护系统以内部服务为主向以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和环境保护系统服务并重转变。环境信息从服务于机关过渡到服务机关与公众并重,寻求环保信息价值的新出路,打造“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据介绍,各级省环保部门均已建立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从过去的实践来看,相比于其它政务网站,环境类信息普遍受到公众更多关注。这提示我们,存在将环保政务平台打造为公众服务信息平台、并利用增值信息服务创造价值的可能。从需求推动环保信息化,并以信息化反馈这种需求将有希望成为数字环保实战中“以战养战”的良性发展策略。
以单一业务系统建设向综合性、平台化、协同工作的信息共享方向转变。领导部门从机关系统建设思路过渡到行业整体建设思路。以此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统一规划,充分沟通经验并着力推广行业最佳实践的新型建设模式,力求实现标准的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用全局思路适应环境整体改善的要求。
续“金环”主推五大业务
李主任在总结当前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形势的时候表示,环境工作在近期受到的重视程度相对以往已经有了较大改观,环保信息化也开始逐步脱离“边缘化”的局面。但从大局看来,仍然缺乏一个足够“分量”的大规模信息化项目来引领国内所有环境管理部门整体动作起来,加上地方环保部门本身各自隶属地方政府,因此工作成果更显零散。
为了彻底改变以往工作“重内轻外”之偏、将环境信息化内容提纲挈领地牵动起来,国家环保总局曾经就此立项“金环工程”提交国家发改委审批,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通过。尽管如此,国家环保总局仍将在十一五期间以该项目规划为蓝本,重点推进其中提及的五大业务(及其辅助系统应用),包括:污染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生态建设与保护、放射源/ 核设施监控及应急指挥管理。而根据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指示,污染监测与治理将可能成为最先实践推广的内容。实际操作过程中,资金不足仍是面临的障碍,零散建设的执行方式也不可避免,但借助“虚拟”金环工程的统一规划,环境信息化毕竟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以信息蓄势借IT跨越
虽然信息化内容在环境部门占据比重不大,但并非意味着环境信息本身价值不足。李主任表示,即使在近期信息化内容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无法形成大面积发展态势,但信息收集和利用方面仍然有可作为。
继有的“区域化环境管理”的机制决定了环境信息收集与保存的零散,而零散的信息难以加以有效地利用,这和环境情况的连续性不相适应。对此,李国良主任认为,目前许多信息收集和挖掘工作还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地方机构与前线监测点之间的沟通尚不够畅通,甚至不少地区存在信息流失严重的问题,这些应该可以借助信息化的联通、集成作用得到改善。因为环保信息本身是一种公众服务型信息,且目前责任机构的环保信息提供能力与公众的需求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差距,所以信息系统有望在这种“以信息为业务”的领域表现出“主动促进”的态势,即一旦启用信息系统,所得收益将可以大大带动相关业务的收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环保部门实现政府机构像服务职能转型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关注基础和较为明显的运行模式,信息化内容相应成为了其中的关键。
向政策借力启动
回顾去年11月13日的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包括苯、硝基苯、二甲苯等多项污染物流入松花江内,水质污染严重超标,导致数日之后污染带沿江通过哈尔滨市时,当地政府下令停水4 天——这次事故导致的400 万人城市断水,其影响之大在新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回顾事故处理过程,暴露出了监控措施、检测手段、信息沟通、应急指挥多道管理环节存在的不足。此后的11月29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山东济南特别召开“全国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现场会”,重申贯彻《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即环保总局第28号令),再此强调了环境监测自动化的重要意义,并组织学习了先进地区的实践经验。
事故的不幸换来了反思固然可喜,但也仅是开局,实际行动起来才有效果。自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开始,鼓励环保业务信息化的政策导向已经显露。应该说,事故的出现成为了一个契机,让人们意识到环境管理自动化与其它环保工作环节的完善一样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有了一个“全国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现场会”,也在客观上确定了近期环保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其参与规模之大,也有可能形成高屋建瓴的领军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事件的影响力毕竟有限,确立了“业务为核心,需求为先导”的思路之后,如何形成良性发展模式以便让环保信息化工作“稳步升温”,将是一项现实的挑战。
数字环保尚需全面巩固
在谈到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时候,美国能源基金会副主席兼驻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杨富强博士指出,环境监管和环保执行方面,综合来说地方政府层面有八大弱项,包括人才、意识、知识、资金、执法能力等等——在这其中,技术手段确实是其中之一。有了好的技术支持,可以方便地掌握环境信息,但如何深入执行,还要回头看监管人员的因素。
环保属于慢回报型行业,虽然其中蕴含大量机会和可观的利润,但如果没有政策扶植,依然难从本质上得到提升。不可否认,环保已经受到了政府重视,投资力度增长迅速,其中的信息化内容也正在逐步脱离边缘化地位,但这些与我国环境大国的国情相比仍不相称。
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影响广泛,当地政府得到消息之后,却只能现派监测小组实地前往考察得到一手资料;从13日污染成为事实开始,直到10天之后哈尔滨市民才获知情况,信息手段的缺失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事故的出现和前一段时间对监控自动化的宣传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据悉,哈尔滨市目前已和中科院达成合作,建立现场数字环保实验基地;其它重点地区也在各自筹划新的建设内容。至6 月21日记者截稿时还获悉,北京地区水源地——张家口市环保局监控中心的信息化项目一期:环境事故应急系统、放射源监控系统以及包括气体、水质多项在内的在线污染监测系统已经完成并上线运行。该项目投资两千余万元,计划历时三年完成。但即使像张家口这样地处关键、成为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时的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的城市,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其信息化建设也主要集中在硬件完善、内部管理系统和国家统一要求的环境业务系统方面。可见,数字环保要真正开展起来,还有很多路要走,值得欣慰的是,如今许多地方,触及实质的第一步已经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