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的安全防护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核能作为造福人类的重要能源,正在被世界许多国家越来越多地广泛使用。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新近发表的2004年度报告,到2004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近500座,发电量占全世界的17%。全球的核电站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美国最多,达104座,而且仍以每年新建3座的速度发展着;法国59座;其他拥有核电站数量较多的国家有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然而,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核电站既是重要的现代化电力工业设施,同时又是一种大型的核设施。据外电报道,“9·11”事件后,欧美核工业发达国家从自身核安全的角度考虑,都曾担心过核设施一旦遭到恐怖袭击可能带来的灾难。法、德两国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认为现在的核电站还难以抵御来自空中的撞击。国外有关评论指出,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交战双方为实现其战略意图,极有可能会在“先制”或“反制”作战行动中袭击对方核电站目标。因此,目前世界各有关国家对加强核电站的安全防护均予以高度重视。

    暴露征候明显易被侦察定位

目前,国际上技术比较成熟的核电站设计多采用压水式反应堆,全球运行成熟的核电站大部分都属于压水堆核电站。从暴露征候上看,整个核动力厂主要由一回路厂房(核岛)、二回路厂房(常规岛)、核燃料厂房、主控制室、输配电厂房、循环水泵房和三废处理厂房等组成,而拥有核电站的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在侦察监视能力方面,技术手段易于达成,很容易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多频谱侦察定位,且获取情报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像核电站这样的战略目标暴露征候明显,敌侦察定位十分容易。

遭袭范围之内自身防护有限

从现代远程作战能力看,外电评论认为,已可对全球核电站实施有效攻击,其作战飞机航程远、航速高、作战半径大、性能先进,大型隐形战略轰炸机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后航程可达18532公里,经两次加油即可攻击地球上任一角落。所以,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拥有信息技术优势一方的这种全天候、超强、超远的精确打击能力,可对敌方的一二线战略和战役目标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加上作战飞机具有隐形能力,重要目标的预警时间很短,空袭作战很容易实现突然袭击。

从武器的作战性能看,拥有高技术兵器之敌均具备摧毁核电站的能力。国外最新的计算机模拟试验显示,核电站的储液容器虽然能够经受民航客机的撞击而不至于泄漏,但技术优势之敌所装备的精确制导炸弹,却能够穿透6~7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现在运行的大部分压水堆核电站,其安全壳大都为0.9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并内衬6毫米厚的钢板,虽自身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但很难抵御精确制导钻地炸弹的袭击。据报道,海湾战争中,美军曾用两枚导弹连续攻击伊拉克的一个水电站:第一枚导弹先在电厂围墙上炸开一个洞,2分钟后,第二枚导弹穿洞而入,命中了电站核心部位,将其摧毁。可见,在现代高技术兵器面前,压水堆核电站自身的安全防护作用已变得非常有限。

干扰决策影响战争潜力

影响政治和军事决策,一直是恐怖分子或敌对双方实施核威胁的一个重要目的。外电评论认为,全球近500座核电站,分布在300多个中心城市中,发电量占全世界的17%,一旦战争发生,将会直接威胁国家的社会安全,造成巨大的政治影响。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发表的年度报告,未来核电站发展在国家经济和战争支持中仍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着力提高核电站预警能力

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加强核电站防空预警系统建设,欲构建一体化的多维预警网,以提高核电站防空预警系统的预警能力。国外有关研究认为,发出空袭警报的时机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会影响城市的生产、备战和正常工作,造成民众恐慌、疲惫和麻痹;过迟,一方面会造成人员不能及时疏散和隐蔽,另一方面防空力量也少有时间转入战斗状态,而贻误战机,难以有效地发挥各种防空武器系统的作用,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应尽可能延长空袭预警与敌攻击飞行器临空的时间,以便赢得更多战机来做好核电站防护的准备工作。

 阻击干扰伪装多法并举

世界有关国家目前均十分重视在预警系统及防空兵力间建立有机的联络系统,以实现信息共享,使之能够直接接收预警系统的情报,及时了解防空兵获得的敌空袭信息,了解防空兵作战行动。在此基础上,对敌情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以抓住时机,迅速采取各种有效的防御手段,比如施放烟幕、实施空中设障、电磁干扰等。

空障阻击。在地幅外围、核电站附近设置软硬结合的空中障碍,通过在空中设置阻塞气球、伞形钢缆等空中障碍物,拦阻敌空袭兵器,使敌难以接近目标。也可设置空中飘雷、绳系带微型炸弹的气球、布设空中导爆索等爆炸物,构成空中雷场,使敌超低空飞机和武装直升机不敢接近目标,其它空袭兵器接近目标时也能将其炸毁。

电磁干扰。针对制导武器“按图索骥”识别目标的特点,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干扰防护,以干扰、误导、破坏敌各种制导装置,使其计算的实际高度、方向出现偏差,发出错误指令,轨道偏离目标,以阻止其对核电站的直接攻击。干扰可采取有源干扰,包括红外线、激光等;和无源干扰,施放金属箔条、磁悬浮物、金属角反射器等。

烟幕伪装。反空袭作战中,烟幕伪装对遮蔽大型目标,迷盲敌空袭兵器,有良好效果,烟幕伪装时应注意预警与发烟时机的把握。和平时期,核电站始终处于对方高技术侦察器材的监视之下,空袭时敌侦察定位非常容易,而烟幕保障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如果发烟时机晚了,不能完全遮蔽保障目标,烟幕保障便失去了作用;如果发烟时机过早,又无谓地消耗了发烟器材能量。

各国烟幕施放的方法颇有讲究:首先,强调计划发烟与应急发烟相结合,在敌空袭前,事先在核电站周围地域按需布设发烟点、连好电线,做好施放烟幕的一切准备工作,待机发烟。同时,在保障地域内组织烟幕保障预备队,做好应急机动发烟的准备,并及时填补烟幕间隙,以保证烟幕对保障目标的充分遮蔽。其次,重视遮蔽发烟与欺骗发烟相结合,实施欺骗发烟,隐真示假,迷惑、欺骗、干扰敌方的侦察与袭击。第三,空中发烟与地面发烟相结合。空中烟幕发射器的发烟速度快、面积大,而且烟幕直接展开于掩护目标上空或前方,可形成垂直烟幕墙或掩护烟幕云,对于反空袭作战效果很好,也可辅以发烟炮弹进行空中遮蔽。空中发烟的同时,还可结合适当的地面发烟,从地面遮蔽整个目标区域,但地面发烟不宜阻碍核、化救援。

 加强核电站防护救援研究

目前,各有关国家还十分重视加强核电站防护救援研究。比如,建立精干、权威、高效的联合指挥机构等。核电站安全警戒和防护救援作为一项社会化和跨军种、跨军地、跨领域、跨部门的联合任务,组织极其复杂。可以说,整个核电站安全防护救援立足防范,着眼救援,集中了社会各方力量,而其重点则是建立立体化警戒防护体系。根据核电站安全警戒和防护救援任务的要求,各国均很重视远中近、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警戒防护体系建立,可谓层层警戒、全面预防,以确保核电站安全防护与救援的高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