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动员的组织指挥
来源:中国国防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战争动员的成败关键在于组织指挥。随着战争形态的转型,作战行动对动员保障的依赖进一步增强,动员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动员的速度明显加快,动员实施更加精确,动员系统也成为对手攻击的重点,这些变化都对动员的组织指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战时动员的组织指挥,必须适应战争形态以及战争动员本身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探索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确保动员活动的协调一致,实现动员供需之间的无缝对接。

  动员组织指挥联合性强,应以一体化指挥机构为保证

  战争动员的内容、形式和要求,是由战争形态、规模、进程、手段等诸要素决定的,进行什么样的战争,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动员。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基本形式。联合作战参战力量多元,作战空间广阔,作战需求种类繁多,物资消耗巨大,战争动员必须及时有效地聚合起渗透于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与作战行动整体联动、密切配合、融为一体。指挥机构是作战集团的“大脑”、“神经中枢”,要使各种动员保障行动与作战行动融为一体,各动员要素、动员单元、动员力量、动员行动与动员空间的整体联动,仅靠预先的动员计划和程序,远不足以应对战时诸多不可预见的外部条件对动员实施的冲击和影响,必须有与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相适应的动员结构形式作保证,即必须构建起军地结合、权威高效的一体化动员指挥机构。

  具体来说,一体化动员指挥机构首先应该表现在作战与动员的一体化上,即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内必须有战争动员的位置,战区一级应在战时联指内设立战争动员指挥部,战役、战术作战集团指挥机构内必须有负责动员保障的联络员。其次表现在军民一体化上,战时省一级应按照精干、高效、联合的原则,成立党政军联合指挥部(或战时委员会),由省委、省政府一把手、省军区军政主官组成,作为省战时体制决策层,统一领导和指挥本省配合主力防卫作战、动员文前和战时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党政军联合指挥部下设防卫作战指挥中心、战争动员指挥中心,分别负责后备力量的防空作战,战争动员的组织实施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等职责。各指挥中心互派联络组,以加强协同。其下层次参照省级设立军地结合的战时联合指挥机构。再次,一体化动员指挥机构还应表现在动员指挥系统内部的一体化上,各级动员指挥中心可依据动员任务和领域的不同,下设综合协调、人力动员、经济动员、人防动员、交通保障、信息科技动员指挥协调组,统一组织本行业、本领域的动员工作,统一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参战支前。最后,一体化动员指挥机构还应体现在平战一体化上,即平时的动员准备,应依托现有体制,搞好机构预置,以确保战时一经动员,能够立即实施平战转换、高效运转。特别是各级战争动员指挥中心,应尽可能依托平时国防动员委员会的体制框架,编好编全战时动员组织指挥需要的机构和人员。通过构建一体化的动员指挥机构,努力实现动员与作战、动员系统内部的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实现军地各指挥要素与部门职能的一体融合,作战需求与动员保障能力的有效对接,形成强大的指挥合力。

  动员组织指挥灵活性强,应多种指挥方式并用

  随着动员空间、领域和对象的扩展,战时参战支前任务和样式更加多样,参战支前力量构成日益复杂,战争动员组织协调对象不断增加,各专业保障分队之间、参战支前力量与支援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更加错综复杂,客观延伸了动员指挥控制的覆盖面,导致战时动员组织指挥环境异常复杂。面对复杂的指挥环境,只有正确区分指挥层次、指挥对象、指挥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指挥方式,才能快速反应,有效控制战争动员行动。

  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相结合。对于动员的重点内容、重要时节和对作战全局具有重要影响的动员行动,实施集中指挥控制。按照不同的指挥层次,适当下放权力,保持一定的指挥弹性。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门,特别是各级人武部及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他们对民兵队伍情况熟、装备熟、战斗力熟的优势,赋予他们临机处置权,最大限度地提高指挥效能。

  计划指挥与随机指挥相结合。针对联合作战的特点,把战场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想全、想透,制定多种行动预案。以完备详实的计划为基础,以灵活的随机指挥应对临机情况,并根据战场变化及时调整计划,使计划指挥与随机指挥相辅相成,提高动员指挥的综合效益。

  按级指挥与越级指挥相结合。在按照预定动员计划执行顺利或指挥信息传递顺畅及时的情况下,应按照正常的指挥层次、指挥权限以及“条块结合”的指挥关系,实施按级指挥;当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下级动员执行过程中与上级意图产生明显偏差的特殊情况下,应果断实施越级指挥,督促本领域战时动员行动的顺利实施。

  定点指挥与机动指挥相结合。在动员实施过程中,动员指挥机构尽可能利用既有的动员指挥自动化网络实施定点指挥,加强上下信息交流和反馈,对下级动员决策、动员实施过程进行有重点的适时监控,及时通报情况、推广经验、进行指导,以确保动员指挥的稳定性。同时,也应适时派出督查组,深入动员实施一线检查指导,实施机动指挥。

  动员组织指挥时效性强,应以高效能网络平台为物质依托

  随着各种高技术兵器的大量集中使用,联合作战的突然性、猛烈性和精确性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使作战的预警时间极为短暂,作战准备时间仓促,在短时间内要投入大量反空袭作战兵力兵器,消耗大量物资。联合作战爆发突然的特点,对战争动员的瞬时爆发力和精确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战争动员必须以快应变,注重战争动员爆发力的释放,无论动员决策、动员命令的传递,还是物资调运、交通运输、军工生产等等都需要快速启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在局部地区形成压倒性的对敌力量优势,在有限的时空内凝聚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要尽可能精确控制动员的时机、规模和结构,既充分满足战争需要,又不造成太大的浪费,提高动员的效益。而要实现动员组织指挥的快速反应、灵活高效和精确控制,离不开高效能的网络指挥平台的支撑。即通过建设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指挥信息系统,搭建起动员指挥的物质平台,对整个动员程序、内容、方法、手段和动员过程实施有效的指挥、控制、管理和协调,确保动员指挥“信息流”的顺畅通达,提高动员指挥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为此,平时必须加大动员系统和民兵、预备役高炮部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与开发力度,依托军地既设通信设施和国防干线通信网,利用城市的地域优势,挖掘和利用高技术潜力与资源,军民联手,构建起区域性动员指挥自动化区域网,并与地方党委、政府、人防等有关部门指挥自动化通信网络连接,平战结合、联网互通,实现指挥、控制、通信、情报处理自动化,充分发挥收集、处理、传输信息和辅助决策功能,提高联合作战动员组织指挥的效能。与此同时,加强动员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将安全防护贯穿于动员信息网络建设、使用的全过程,从硬件配置、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等各个层面上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动员组织指挥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