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电子农务的目的,就是要建设电子农村,建设电子农业,培养电子农民。
变一字尽得风流
海口市秀英区的电子农务计划,起初是几颗种子,尔后是破壳出土,今天已经是一园春色了。秀英区委有关负责人这样解释:电子农务是“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摇身一“变”的产物。浑言之,电子农务就是“一化带四化”,即以信息化带动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析言之,就是要建设电子农村,建设电子农业,培养电子农民。电子农村即信息化农村、学习型农村、信息被快速发布和传播利用的农村;电子农业即在生产、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全国大市场直接对接的农业;电子农民即既拿得起锄头,又拿得起鼠标,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的农民。
电子农务从一开始就展示了自己朴素而雅致的理论面貌:首先,它成功地指导了实践。秀英区的电子农务计划,从酝酿、试点到推广,一步一挪,一招一式都很有章法;三“电”齐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都十分协调;“一化带四化”,目标明确,主次清楚,都那样清晰。其次,它没有自我封闭。它的许多描述是初步的,需要实践去补充;它的许多分析是粗线条的,需要实践去丰富;它宏大的架构可以容纳多样的探索和多样的试验,这正是它拥有未来的明证。
美目盼兮
秀英区的电子农务实验,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人们在区里看到:这里已成立了相对完整的领导协调机构,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电子农务网,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合作建立了电子农务研究中心,还将与教育部和清华大学的远程教育站连接,实现多渠道多方位的信息共享。人们在镇里看到:这里已经有了电子农务的服务机构,它们与农业科技110相结合,正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显示出独特的体制优势。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人们在永兴镇美目村里看到:这里通了广播、通了电视、通了网络,办起了农民夜校,并且在农民夜校里各项管理制度一应俱全。
大家发现,美目村里的人是那般喜形于色。这种喜显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不只是因了娱乐生活的改善,而且因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村民们用朴素而粗糙的语言,历数了从广播电视中得到的欢悦,从农民夜校里得到的教益,从电子农务网中得到的收入,以及从所有新鲜事物中得到的对未来的期许。《诗经》里描写美人的四个字,似乎就传达了这层意思:美目盼兮。
“主体性”辨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无疑给电子农务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新的机遇。
许多人在论及建设新农村时,都提到了农民的“主体性”问题。如果“主体性”意味着不得强迫命令农民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意味着应当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意味着禁止强人所难、包办代替,意味着反对“一刀切”和形式主义,那么,这种“主体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主体性”意味着否定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意味着忽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意味着反对调动一切因素全力支援农村建设,意味着无视我国已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那么,这种“主体性”就是片面的、有害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其一是整体性,它不再单单是“放权”(如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不再单单是“减负”(如免除“皇粮国税”),而是全面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其二是转向性,它标志着我国从一个“趋向”转入了另一个“趋向”,即从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转到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显然,电子农务的光辉前景,要仰仗政府的持续推动,仰仗社会的大力支持,仰仗农民在不断尝到甜头后不断激发出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单位:海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