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的说法在图书发行业多有流传,失效案例不绝于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ERP厂商与应用的图书发行行业阴霾笼罩,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局面的发生呢? 从用户方面看:首先,企业业务的变革,流程的不断变化使系统的适应度受到较大制约。其次,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分配严重不合理,“信息孤岛”的存在使企业决策者一时感到无所适从。再次,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导致信息系统偏向按“习惯型”发展,系统个性十足,缺少整合,最终使企业感到大量的投入,却看不到产出……
从ERP厂商方面看:发行企业的流程变化要求信息系统必须有充分的柔性,要求软件设计必须有较大的松耦合性。而当前提供的应用系统虽满足目前应用,但适应性差;用户的应用仅满足其业务需要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图书发行企业的全面需求。而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使厂商开发成本、服务成本越来越大——整合企业内部“信息孤岛”必须打破原有设计思路,使许多软件厂商不堪重负。
ERP产品应用于图书发行业,首先应具有信息系统设计的先进管理理念及先进的系统架构。其次,产品必须成熟地解决企业内部人、财、物、及决策的统一集成。第三,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可与第三方系统统一集成。第四,要执行标准化,提供重要的行业组件。最后,要有充分的个性化,通过系统的可配置性及客户化开发平台实现企业客户的一些专有应用要求。
图书发行企业应用ERP,应充分评估ERP厂商的综合能力,包括产品的先进设计思想及持续开发能力、保障能力及行业特点。要考虑系统的易实施性,选择充分理解本行业特点的队伍,找准实施要点,以达到快速见效的目的。要综合考虑成本投入,包括ERP的价格、实施服务费用,硬件与网络投资,系统运行费用等,选择设计架构先进、功能齐全完整、服务全面的厂商才能屏蔽风险。
目前大型图书发行企业正在向集团化发展,借助ERP系统来建立配套的规范管理运行体系是集团化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集团化管理的必由之路——协同商务、集中管理。协同商务是集中管理的核心,它分为两部分,即供应链协同管理(指与上游、下游企业的配合)和企业内部协同管理(人、财、物、绩效等综合管理)。集中管理是协同商务的基础,它也分为两部分,即信息集中管理和核心资源集中管理。
实现协同商务、集中管理的设计思想,必须改变多数ERP厂商的现有产品出发点,引入全新的IT技术,其主要体现为:
1. 集团管理的应用架构:支持多组织、多地点、多行业跨区域经营管理模式和组织。
2. 利用集团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经营监管,通过统一的应用平台和数据集中,实现全系统的应用集成和数据共享,以支持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连锁业务运行和财务运作的实时掌控。
3.统一应用平台和集中管理机制,帮助集团企业建立多种管理控制机制和模式,如业务、财务、绩效管理等。
4. 灵活的应用架构,支持集团企业的组织机构调整和业务流程优化调整,通过先进的工作流平台和审批流平台支持用户快速方便地定义各类业务的业务流程和审批流程。
5. 产品的协同机制,支持集团企业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某一企业内部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各类业务的协同,计划的协同处理(如单据协同等)。
6. 充分掌握图书发行行业的特点,能及时总结,抽象业务及相关发展的原型,及时融入产品中,并能有效地预测未来发展,为下一代发展投资提供良好的发展战略,当好参谋。
中国企业信息化应该采用适合自己的模式,图书发行行业的信息化更是如此。图书发行行业的ERP应用模式应在标准化、行业化、个性化上下功夫,充分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通过ERP整合、优化管理和业务流程,带来管理和业务最佳实践,并能满足企业全面的应用。二是能体现本行业特点,支持行业业务模型,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三是ERP使用企业自身的管理与业务流程,并能满足未来的变化需求。这就要求ERP支持标准化、行业化、个性化,ERP的组织及开发平台是实现这“三化”的技术基础。
北京新华中启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四年时间,集行业经验、实施经验教训、技术发展等因素,为图书发行行业信息化提供了灵活、高效、可靠的应用和集成平台,实现了流程、信息人的三个不同层次集成。其技术特点为:平台化的ERP软件具有更加快速的部署和实施能力,更加灵活、方便的二次开发能力,满足企业客户个性化的管理需求。以应用平台为基础的架构体系结构:工作流和审批流平台、预警平台、数据交换平台、集成的动态会计平台和BI平台以及基于角色的企业门户等;以高效的模式化和模型驱动开发为核心的开发平台,其技术开发过程实施始终追求标准化。
北京新华中启公司追求业务与技术分离,尽量降低企业的应用风险,提供全面的行业应用产品线,满足业务、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的应用,最大限度解决以往的“信息孤岛”问题,真正实现协同商务、集中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