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推进医疗、教育、科技、管理进农村,实现“信息助农、信息富农和信息惠农”为目标的国内首个农村移动信息村村通工程在广东德庆启动。其中,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将在肇庆投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网络覆盖,在该市每个县建设一个农村信息化示范点。笔者认为,该做法值得在我国推广。
众所周知,为了能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信息产业部于2004年启动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工程,工程采取了6大运营商分片包干的形式。在各大运营商的齐心协力下,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到2005年底我国通电话行政村的比例达到了97.1%,在今年年初,信产部制定了今年年底达到98.6%的目标。可以说,实现村村通电话这一目标已经近在咫尺。
此时,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村通工程目标实现之后,政府、运营商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广大农村地区是停留在一个行政村拥有一到两部电话的水平,还是应该继续提供通信水平?具体如何拓展?
应该说,村通工程解决的是普遍服务的问题,是能否使用通信手段的问题;下一步,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更好地通信的问题。在新的阶段,单纯的电话数或者普及率不再是重要指标,运营商应该细分市场。具体来说,运营商应该对市场细分,什么地方基础好,潜力好,具有发展前景,那么运营商就应该在什么地方多下功夫;对于需求不高的地方,运营商可以维持现有水平,并做进一步的观察,等到机会成熟时再行动。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运营商应该针对不同地方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用户需求,制定不同的通信方案,而不是“一刀切”的方式。此外,运营商也不应拘泥于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而是精耕细作,提升每用户消费水平。
就此看来,农村移动信息村村通工程非常值得推广。德庆位于广东省,受广东省经济的影响,德庆也较我国西部一些农村发达,这里的农民对于信息通信的需求更加强烈,运营商投资的项目会受到用户的欢迎,从而帮助其尽早收回投资。在具体方式上,中国移动以“信息助农、信息富农和信息惠农”为主题,并计划与中山大学合作,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培训当地农民,同时,与该校合作建设山区农村信息化大学生实习基地。这一方式对于当地农民非常有针对性,而且与中山大学合作的方式,能够提高农民科学种植的水平,可以说是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中国移动实施这一工程,在细分和仔细研究市场的基础上推出,能够帮助农民用好信息,帮助他们借助信息通信致富,在帮助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农村通信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村通目标实现之后,政府很难再为通信发展确定具体指标。无论如何,让中国农村富起来是最终的目的,针对我国农村人口众多,需求五花八门,而网络信息资源匮乏的现状,运营商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出更多类似于“农村移动信息村村通工程”的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