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海盗”
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5

   计算机世界消息(记者石颖) “海盗”这个词,也许是让长期生存在海上的人望而生畏,避之不羁。但对于象我这样只会在电影中领悟着违背常规的“海盗”精神的人,却向往着“海盗”的神秘。也许是象“加勒比海盗”、“ 台风”等这样的电影作品让我对“海盗”浮想联翩。拖电影的福,富有超常幻想精神的我,对“海盗”精神又延伸出其他涵义。


  我定义的“海盗精神”:遵循自己的准则,可以打破常规,达到目的。先不论“自己的原则”是否违背传统道德,至少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情。这种自由会让人达到做事的理想程度……这也是我向往这种精神的主旨------“自由”。“打破常规”意味着他们被自然地赋予了创新和冒险精神。


  就在我向往、沉迷在幻想中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在互联网上突起了一批具有这样精神“互联网海盗”。


  “海域茫茫,生死无期”。晚上看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现场大部分都是互联网项目的负责人。场面上感觉出创业者激情澎湃。每个互联网项目计划书的策划者都对自己的项目信心百倍,觉得自己的创意前途无限。但事实上,真正存活下来的又有多少,在挫败之后一蹶不振的人就此离开。当你决定进入的时候,就仿佛海盗下了海。你不会知道,哪次冒险会让你成名或者让你葬身大海?如果运气好,你的第一次冒险取得了成果,千万别死守着这点成果,把它作为原始积累,成为下一次冒险的资本吧。如果不幸,第一次创业失败了,如果你是真正的“海盗”,你会认为下一次创业才是真正的起点。因为,“海盗”的生存离不开海域,他们的生存离不开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海盗”们不仅仅只是追寻成功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享受着海上生存的快感。


  “荣辱得失,日之所积”。如今在互联网上飘荡着的很多“80后”,20上下的年纪的“同学们”,豪情壮志、心比天高。在业界的聚会上,曾看到一位互联网上比较成功的“80后”,毫不掩饰的锋芒毕露。这也许是80年代的人特有的性格----自信、张狂。可想想,在很多真正互联网腕儿面前,最大的优势也就是年轻。一个项目上抓住了机会,并不等于未来的日子你就能成为腕儿。所有的一切,仍然是要靠时间堆积的。曾跟一个创业的“80后”朋友聊天,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苛刻的时间表,24、5岁挖到第一桶金,27、8要成功。说实话,我看到这个时间表,很吃惊并且为自己汗颜。我很欣赏,他的积极和执着,也很肯定他的努力会换来结果。但我还是认为,太急功近利会稀释原本更大的成功,还是先让更多的经历来丰富自己吧。


  看片“台风”的开头,张东健带领着具有雇佣军素质的海盗团队干净利落洗劫了一艘美国轮船,速度之快,让我瞠目。我申明,我并没有暴力倾向,只是很喜欢利落的做事方法。当海盗看准一个目标之后会果断的下手。同样地,在分析利益和执行不合理的情况下,海盗也能果断的抽身。“加勒比海盗”的杰克船长堪称是一流果断海盗。他们享受这样一次一次利落的冒险,同时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经历。成为互联网海盗级别的人们已经把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入了其中,他们在互联网中游刃有余,享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他们对利落冒险的迷恋就仿佛情圣初恋般地对待每次恋情,简直是享受在其中。八字概括“快刀斩麻,乐此不疲”。


  喜欢这群具有如此鲜明特性的人群。他们毫不吝啬地付出自己的激情,并且执着的追求着目标。如果,一旦选择了做“海盗”,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风光地退休;二是让尸骨永远留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