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办公(OA)系统全面应用电子公文流转
来源:玉林日报 更新时间:2008-03-14

 
 
  近日,记者到市政府办公室第一秘书科采访,看到好几位市直单位的工作人员送来纸质公文,但均被该科科长梁宗伟一一拒收,并再三告知他们,从7月1日起我市首批154个公文流转子系统试点单位已正式全面应用电子公文流转,原则上不再接收纸质公文。这是我市迈出无纸化办公的重要一步。

  试点单位电子公文应用走上正轨   
 
 
  公文流转系统是我市电子政务五大应用系统之一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子系统。该系统引入了工作流和协同办公等新概念,实现了从公文起草、审核、签发到公文签收、批办、承办、催办、传阅、存储等工作环节的无纸化流转。简而言之,电子公文流转就是通过网络进行公文收发管理。

  据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3月1日起,全市共有311个单位已经应用电子公文流转(即通过网络进行公文收发管理)。据统计,自2006年3月1日至6月30日止,全市网上收文8430件、网上发文1221件。经过4个月时间的应用,我市电子政务系统运转正常,系统功能逐步完善,各试点单位的应用逐渐走上了正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加快推进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从7月1日起,首批154个公文流转子系统试点单位及其他新加入电子公文流转的单位正式全面应用电子公文流转,原则上不再接收纸质公文(涉密公文等除外)。

  电子公文为政府办公提速

  “电子公文的一个显著优势是能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可即时发送或接收公文,使文职人员从长期繁杂的办公事务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全程监控每一份文件的流转情况,确保每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往常要送一份文件给领导批示,得先了解领导的行程,才知道该送到哪里去给领导。如果领导到外地出差了,就得等领导回来,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如今使用电子公文,不管领导在哪里,都可直接发送电子文件给领导批示了。”在市政府办公室第二秘书科,科长陈文告诉记者,使用公文流转系统发送文件非常快速便捷,就像我们发QQ短信那样,几秒钟时间就搞掂了。“以前开一个会议要通知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就要打印通知、发传真或接二连三地打电话,忙活半天都搞不掂,现在使用电子公文不仅可以在几分钟内就通知完毕,还可以避免出现错漏的情况。因为电子通知一发送到各部门各单位,流转系统就会提醒或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有关人员接收通知,还可以跟踪各部门各单位接收通知的情况,对未接收通知的单位进行催接。”该科科员覃家德向记者补充介绍说。

  电子公文为政府办公省“油”

  一位常与公文打交道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份公文发至各个部门少则数十份多则数百份,每一份的页数或大或小,如果按每份5页计算,每一页的印刷费如果用0.2元左右来计算,发300份公文就需要花费300元左右。现实的情况是,政府及部门每天都有大量的文件、简报需印刷,至于邮寄费、人工费以及收发文件所需车辆的油费、人工补贴费等就更不在话下。这笔账如果细算一下,也是政府办公成本中一笔不小的支出。相比之下,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的电子传输,成本最低也最具优势。

  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电子公文传输跨越的不仅是距离、节省的不仅是办公成本、缩短的不仅是时间,电子公文流转也是我市推进阳光、高效、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