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成为行政事业资产的“当家人”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4


 
    继央企12000亿元的国有资产由国资委统一监管之后,涉及上百万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名下的数额约40000亿元的国有资产,由谁监管的话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重复建设、重复购置、超编超标、家底不清、流失严重、漏洞百出等现象,集中反映了长期以来行政事业资产监管体系的落后、无效甚至缺位;

    7月1日起,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办法正式实施,财政部成为行政事业资产的“当家人”。

  行政事业资产谁来管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不久前在四川某次座谈会上坦承,中国科技资源浪费惊人:大型科研设备利用率只有25%,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利用率是170%。他还举例说,某种卫星接收站,美国只建设16座就足够全国使用,而中国两年前就已有了30座,仅北京就有8座,且中国今后还计划再建50座。

    事实上,这种因重复建设或重复购置而带来的财政资金浪费和国有资产损失,在我国其他领域和部门也不鲜见。而与此相连的是,对于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管理落后等问题,也是多年来社会各方关注热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这种由政府行政部门、事业单位重复购置、重复建设以及不合理使用等而造成的资金和资源浪费,从资产管理角度看,实质上就是行政性国有资产和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位或管理缺失。

    造成这种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不善、造成这部分国有资产极大浪费的根源,应该是长期以来的条块分割式行政管理体制下,对行政事业性资产缺乏综合统一的管理者。如隶属各部委、各省市的科研院所和医院等机构,不仅各有独立的身份和渠道申请添置或进口大型设备,各自的设备使用又不向社会开放,不能实现公共资源由社会共享使用,而且,这部分国有资产也基本由各单位独立管理,缺少一个能够代表国家行使出资者权利的统一的管理者。

    不过现在,行政事业性资产的这一多头管理的不规范现状开始了根本性改变—财政部将统一领导,对行政事业资产进行管理和监督。

    财政部成行政事业资产“当家人”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归属与管理方式一直没有明确,财政部近日出台的这两个办法,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离,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明确了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资产的综合管理职能。但理顺全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需逐步过渡

    从7月1日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

    这两个《管理办法》首次明确了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资产的综合管理职能,确立了“财政部门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框架;以期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建立公正、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

    《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财政部门行使监管职能和监管权利的最终确立,使涉及上百万户单位、3000多万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这部分国有资产,终于有了更为明确的归属。

    据了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将弥补原有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财政部将结合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全面规范了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构建了事业资产的全过程有效监管体系,以期对公共产品(服务)供给进行调控。这也意味着中国公共资产管理的变革。

    “通过经济手段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资源配置、预算管理进行源头控制,是财政对公共资产管理的归位。”财政部负责事业资产管理的教科文司司长丁学东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评价。

    我国的国有资产划分为企业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资源性资产三类,企业经营性资产已由国资委监管,行政事业性资产基本上被归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此之前,中央政府一直没有明确与统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归属与管理方式。

    1995年,财政部和原国有资产管理局(下称国资局)曾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确立了国家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但是彼时预算和资产管理脱节—预算在财政部,资产管理在当时的国资局,对资产形成、配置、使用等均未做出具体规定。

    “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家底不清;资产配置不公平,大量超编、超标;资产使用、处置随意,各环节都有资产流失,漏洞越来越大。”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王家新,对当时的情况向记者做如是评价。

    1998年国资局撤销之后,对于作为政府公共资产的行政事业性国资的管理归属哪个部门并不清晰,各地方政府、甚至各行政事业单位,都依照各自的方式管理经营这部分资产。

    据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中,省(计划单列市)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除上海、深圳在地方国资委,四川、吉林在地方机关事务管理局外,其余大部分省份均在财政部门。在地(市)级中,有14个省份的35个市(地)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在地方国资委,约占全国的10%,其余均在财政部门。显然,理顺全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需逐步过渡,这种多头分散管理,难免造成相互打架,甚至法规建设上的凌乱。

    在国务院研究和发展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看来,正是由于资产形成和配置存在财政预算约束的不严格,造成了使用单位资产占有欲望的无限扩张和资产匹配的随意性;在资产使用上,由于缺乏公正、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导致资产使用的低效率,另一方导致各单位尽量多占用资产和变相将资产用于营利性;在资产处置上,由于缺乏规范的处置程序和处置途径,导致使用单位自行随意处置和资产的严重流失;在资产流动上,缺乏明确的规则来促进必要的流动,导致“单位占有、使用”实际成为“单位所有”。

    中国有庞大众多的党政机构、事业单位、社团法人单位等,多年的磨砺间,矛盾和弊端亦日益尖锐。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公共财政理论下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多项改革,都对行政事业国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新的管理体制呼声高涨。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财政部出台和实施的这两个《管理办法》,前后经过了近两年的研究考察,将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离,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明确了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资产的综合管理职能。《中国经济周刊》同时获悉,深圳市将把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职责从深圳国资委移交至财政部门。

    家底有待摸清

    截至2004年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为38448亿元,其中事业单位资产总量为27260.2亿元,占全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的70%以上,但是这部分资产多年来监管不力,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财政部将部署摸清家底的具体工作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国家行政机关单位的资产构成尽管单一,但几乎是“看得见、摸不着”;而事业单位类型众多,其资产构成形态也极其复杂,分布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研究、邮电、气象、水利、农林牧副渔等行业,包括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文化剧场、体育场馆在内的为数众多的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其数量和实际效率等也备受社会关注。

    据财政部财科所国有资产研究室研究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全国各级事业单位共129.08万户(含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人员2900万。据了解,在这2900万事业单位职工中,有70%在教育、医疗卫生行业,文化、科技研究、农业技术服务等行业也占了很大比重。从国有资产占有量来看,文教、卫生、科研单位国有资产所占比重最大。

    “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财政资金逐步从生产和竞争领域退出,国家对公共事业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的增长快速,这使资产监管任务越来越紧迫繁重。”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王家新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来自《中国会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与2003年相比,2004年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即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增长了13.1%,其增长速度比国有资产总量增长速度高出2.2%,比经营性国有资产增长速度高出3.2%。“在今后5-8年国有企业全面改革及经济结构调整完全到位以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数额会超过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数额,”财政部财科所国有资产研究室主任文宗瑜认为。

    在行政事业性资产中,最为人们所瞩目、也最牵涉实际经济利益的,是所谓“非转经”问题,即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这是资产流失最为严重的一个渠道”。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终止了“行政单位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行为,而伴随事业单位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非转经”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

    “可转为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各个行业事业单位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如科研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这部分资产的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丁学东对《中国经济周刊》强调。

    而这部分资产迄今并无确切统计,此前国家财政部的统计评价司曾建立有一个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数据库,统计了1999年至2002年的数字,但在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后,统计评价司被一分为二,一半纳入了国资委的统计评价局,这项统计工作也就此终止,因此2003年以来的这类资产变化的数据尚无法厘清。

    据《中国会计年鉴》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为38448亿元,其中事业单位资产总量为27260.2亿元,占全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的70%以上;从中央、地方占有资产的分布看,越趋基层政府,地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占国有资产总量的比重越大,而地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在全部行政事业性国资中所占比重在80%以上。

    “但是这部分资产多年来监管不力,这几年事业单位变化也比较大,资产到底有多少我们心里没底,”丁学东坦承,“目前第一步就是先摸清家底。”

    财政部教科文司事业资产处处长董为民介绍,财政部将在今年下半年部署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并正在制定相关资产清查办法、设计资产清查报表体系、开发资产清查软件,准备按照“整体设计、试点修正、全面铺开”三个步骤,尽快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开展一次全面的清查,真正摸清“家底”。

    为了避免以往“前清后乱”问题,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财政部也将开发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以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和信息跟踪。

    《中国经济周刊》同时获悉,结合两个办法的公布和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纳入财政部正在建设的“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中,后者是以细化的部门预算为基础,力图覆盖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大型网络信息系统,亦是中国公共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革命的重要内容。

  多重约束出台 亦有管理难点

    两个《办法》的实施将首次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控制和约束公共财政资金的随意占有和使用。此外,新的办法规定了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程序,这意味着事业单位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未经审核随意购置大型设备。但在对事业单位的资产收益进行监管以及各部门之间调剂闲置资产的落实等方面,都将存在管理的难点

    随着两个《办法》的出台,财政部将从五个方面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见表格)

    值得关注的是,两个《办法》首次提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并遵循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此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报表和财务报表是由各事业单位资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汇总,造成账账、账卡、账实不符,而新的办法则明确了财政部门管理行政事业资产的职能,将资产报表和财务报表纳入财政预决算体系,实现了有效衔接。“首次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控制和约束公共财政资金的随意占有和使用。”王家新表示。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应该成为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一个工作重点。”世界银行国有企业重组高级专家张春霖对此认为。

    由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事业单位有着这样的思维惯性:资源由单位或个人所有,购置设备以部门为单位,甚至与单位及个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导致各部门“贪大求全”、“自家有,便于维持正常工作秩序”的思想长期存在,缺乏有效管理与规划,一方面是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已有的资源被闲置和浪费。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将对这种浪费现象加以约束,该办法规定了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程序(包括事业单位申请用财政性资金举办大型会议、活动需要进行的购置),并要求“对于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原则上由主管部门进行调剂,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这意味着事业单位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未经审核随意购置大型设备,更有效的整合资源、减少浪费。”丁学东向记者分析说。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事业资产管理薄弱,为部门、单位或个人利用国有资产谋取不合理收益提供了机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已经成为各部门、各单位政策外津补贴发放的一个主要来源,针对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国有资产的出售等处置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但打破既得利益必然要损害一些部门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对事业单位的资产收益进行监管,以及各部门之间调剂闲置资产,会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是如何对事业单位的资产收益进行监管以及各部门之间调剂闲置资产的落实,恐怕是一个难点,“可能会有抵触情绪。”丁学东坦承。

    张春霖认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约束。现在,事业单位的总收入中有一半左右不是来自直接的财政拨款,而是来自创收收入。这些收入有的是利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企业化经营的收入,有的则是依托垄断性权力向企业和居民收费所得,而创收收入又和事业单位职工个人收入关系密切。

    “如果不能在事业单位收入管理方面大大强化财务问责制度,将其创收和收费所得收入与国家财政预算拨款、资产投入纳入统一的管理框架中,单纯加强资产管理的措施是很难见到实效的。”张春霖强调。

    “绝大多数机构或单位,都存在尽最大努力占用或占有更多资产及国家资源的心理或行为,往往是占有资产越多的机构或单位,工作人员个人收入及福利越好,进一步促使相互攀比、仿效,”在文宗瑜看来,只要不进行占用资产基本效用评价,就无法改变行政事业性资产占用的随意性,“这也是办法实施中的难点,”他同时指出,对于依附行政权力而形成的新闻、广播、文化、体育、教育、人才管理等专营权的权力寻租行为,仅仅通过事业资产管理强化还不够,还应通过专门立法来监督。(特约记者 任可/北京报道)

    事业性资产管理办法有何新意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 丁学东

    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作为政府公共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相比,管理制度和理念都相对滞后,存在着诸多问题。经过近两年的共同努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近日正式出台了,这标志着我们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新起点。 
四个新特点

    事业单位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其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管好这部分资产,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部门预算管理水平,促进服务型政府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办法》按照现代管理的内在逻辑,结合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构建了事业资产从投入、使用到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共9章60条。主要特点是:

    一是管理机构及职责更为明确。《办法》明确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三个管理主体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权限,即分别对事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监督管理和具体管理。考虑到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办法》还特别规定“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交由有关单位完成”,这就为各级财政部门结合实际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灵活性;

    二是资产管理范围更为宽泛。《办法》既包括实物资产管理,也包括非实物资产管理;既包括固定资产管理,也包括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等其他形态的资产管理,管理范围更宽泛;

    三是资产管理内容更加全面。《办法》明确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强化了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并对产权登记、纠纷处理、资产评估、资产清查和资产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

    四是资产使用的表述更为科学。过去习惯上将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进行投资、出租、出借的行为称为“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实际上这种提法不够科学,因为“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往往较难界定,且存在相互转化而不是单向转化的问题,另外部分资产虽然已用于投资或出租、出借、担保,但在事业单位的会计账面上仍然反映为事业单位占有的资产,只是资产的使用方向发生了变化。从国家或财政的角度看,这部分资产还是在事业领域的投入,本质上还是非经营性质,有别于国资委管理的“经营性资产”。因此《办法》不再采用“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概念,而是采用“资产使用”的表述,这样更为准确。

  三个新理念

    我理解新的《办法》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新的管理理念:

    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新理念。以前的资产管理存在一个突出弊病,就是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脱节,这既不利于资产管理的规范,也限制了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办法》在“总则”部分突出强调了资产管理应坚持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并且在多个条款都有具体体现;

    二是资源整合和共享共用的新理念。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办法》强调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积极推动事业资产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共用,明确了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权;

    三是以信息化带动资产管理水平提升的新理念。《办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事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体现了信息化时代资产管理的新特点、新要求。

    资产管理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正在开展清理规范津补贴工作和酝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所以加强事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鉴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已经成为各部门、各单位政策外津补贴发放的一个主要来源,我们将重点抓好收益管理。但由于事业单位类型多、收入来源多元化,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案尚未出台,为避免影响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目前还难以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需要结合事业单位不同类型和收入的不同性质进行研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出售等处置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一点《办法》中已明确,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具体的操作方式。而对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则不宜“一刀切”,需要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按照激励和约束并重原则,研制具体的管理办法。

    公共领域国资浪费知多少

  文/周敦波

    对于老百姓来说,行政机关单位资产构成单一,几乎“看不见、摸不着”;而事业单位类型众多,资产构成形态复杂,分布在各个行业,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然而一直以来,滥用公共资金盲目购置、重复购置设备、仪器、办公用品等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科技领域之国资浪费

    从建国以来,我国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逐年递增(见表格),但一直以来,我们在科技领域浪费的例子从中央到地方不胜枚举。据统计,中国科研项目重复率达40%,而另外60%中部分重复又在20%以上,同时与国外重复也占3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国外已公开的技术,因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来自甘肃省科技厅的一份普查报告亦显示,中央在甘肃科研院所的科技仪器设备利用率为60%,而省属院所只有36%。在同一个科研单位、研究所、甚至研究室内部,研究资源都不能有效的开放、流动和共享,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显然,科技资源缺乏宏观层次上的整体规划,统筹布局和政策导向,凡此现象恰恰凸现中国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缺陷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的缺位。此前,行政事业性国资作为政府公共资产归属哪个部门管理一直并不清晰,各部门、地方政府、甚至各行政事业单位,都依照各自的方式管理经营、使用占用这部分资产。于7月1日实行的资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或将弥补以上原有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

    卫生领域之国资浪费

    这种公共资源的浪费在医疗领域也很触目,在一个区域内医疗设备购置重复是国内医疗行业的普遍现象,大医院高档医疗设备“购买竞赛”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而多数大型医用设备的利用率均在50%以下。

    以南京为例,南京卫生部门在调查统计中发现,先进的科研仪器重复购置现象严重,比如多家医院引进CT、DSA等高档设备,而整体科研装备并不合理。同时,各种仪器的使用率也相差甚远。有的仪器一年使用数百次,有的仅几次。据统计,价值10万元以上的仪器中,30%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有的甚至因为闲置时间过长而影响了其精密度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还有些科研人员对先进仪器知之甚少,只利用仪器某一项功能获得一个简单数据,普遍存在将多功能高档仪器当作功能单一低档仪器来使用的现象。

    据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区二级以上医院争相购置大型设备,已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南京医疗设备大战此起彼伏,先是彩超大战、胃镜大战,后是CT大战、核磁共振大战、DSA血管造影机大战。目前,南京市属和区属医院共有CT38台、核磁共振7台、DSA心血管造影装置10台、加速器3台,这还不包括在南京的部队医院、省属和部属医院,如果加上这些医院,那将远远不止这些,仅CT恐怕就要突破50台。南京目前三级医院基本上家家都有CT,就连部分二级医院也不甘落后,而添置一台大型CT机最少需要400万至1000万不等的价格,这个数目对于门诊量非常少,每天就几个病人就诊的二级医院和区属医院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南京医科大学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缺乏政府的有效规划。对于医院来说,引进“高、精、尖”检查设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体现医院的实力,因此出现了不顾高价、不管资源能否有效利用而盲目添置设备的现象。

    以江苏省人民医院的PET/CT为例,该医院PET/CT试运行3个月,共为110例患者进行了检查,平均每天3例左右,患者检查一次就需要花费近万元。据了解,南京另外两家医院也正在配备和安装PET/CT,加上另一医院已经购置的,南京一城将有四台这样的PET/CT大型医疗设备,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这四台机器就需要一亿元人民币。

    在上海,一台PET/CT工作量大的一天也不过810例,其实像南京这样规模的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拥有一两台PET/CT足够了。重复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后果,要么是高档医疗设备闲置浪费,要么是“医疗高消费”。据业内人士透露,尽管2005年2月卫生部就出台规定,国内所有医疗机构凡要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获得许可,但大型医用设备购置需要审批的规定形同虚设,卫生主管部门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无奈地表示,因为没有真正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南京目前医疗资源的配置都是医院各自为政,缺少政府统一主导,因此,医疗资源浪费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卫生资源占有量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如伽马刀、CT、彩超等的拥有率,欧洲许多大城市也望尘莫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位官员曾就此提出这样的疑问:北京一个城市的CT比全英国都多,中国真的有这么富有吗?而大量的卫生资金流向先进的医疗设备,从而减少了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也给患者带来医疗服务价格的上升。

  文化领域之国资浪费

    由于行政体制上的条块分割、缺乏约束机制,在文化事业中的浪费现象也“毫不逊色”。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结构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问题,科学规划和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

    来自文化部的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中央及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大了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累计达到495.22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240.71亿元,增长105.9%。全国文化事业费以年均增长19.8%的速度逐年增加,仅2005年全国文化事业财政拨款达133.77亿元,比2004年增加21亿元,增长幅度为18.6%。近年来各地大中型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显著增加。但是在一些地区的文化项目建设中,存在着功能雷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现象。

    以建博物馆为例,时下一股博物馆热正在兴起,中国博物馆的分级有四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既有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又有新馆建设,在国家级和省级博物馆改扩建的同时,地市级和县级博物馆也望风而动,而且投资规模—个比一个大,中国博物馆“遍地开花”的步伐正在加快。

    据《河南省文物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载,“十一五期间,完善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市级博物馆为重点,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门类齐全,反映中原文化特色的全省博物馆网络体系。”其中河南博物院是省级博物馆,建成于1998年,共占地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财政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建成。而于次年终竣工开放的投资规模近4千万元的市级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无论是藏品还是功能,都与河南博物院雷同。

    来自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消息称:到2015年,中国将在现有2000余座各类博物馆的基础上,再建1000座,基本实现每个中等以上城市拥有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据悉,北京地区各级各类博物馆新建、改扩建的总投资将达到70亿元,使博物馆总数由目前的118座增至130座。著名史学专家苏东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正迎来第三个博物馆大发展时期的新高峰。”

    中国博物馆建设自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第三发展时期后,增长势头惊人:1977年全国有博物馆300座,1987年即增至827座,10年间增加了2.7倍。1980年至1985年的五六年间,平均每10天全国新添一座博物馆,其中在1984年,每2.4天全国就诞生一座博物馆—而在美国60年代博物馆大发展时期,诞生一座博物馆的平均天数还需3.3天。1996年至今,各省市再次掀起修建大型国家级、省级博物馆的浪潮。1996年,北京市注册博物馆的数量为96座,7年后又增加了22座。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一批现代化大型博物馆也在此期间建成。目前,各省市甚至部分区县斥巨资建大馆的势头仍旧有增无减。文化部的资料显示,2005年,在文物新建项目中,全国有77个博物馆建设项目,占项目总数的73.3%,比上年增加了14.4个百分点;面积占总数的89%,比上年增加了14.3个百分点;国家投资占总数的97%,比上年增加了18.3个百分点;实际完成投资额占总数的80.4%,比上年增加了6.8个百分点。

    尽管近年涌现的不少大馆、新馆,被一些地方寄予“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的期望。但苏东海指出,博物馆要成为文化标志性建筑,需要长期、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这样说,“上百年才可能造就一座真正的博物馆”,而个别地方追求所谓的“政绩”,博物馆变味成所谓的“形象工程”,这很可能是盲目攀比的根源。事实上,文化资源的浪费往往表现为一个恶性开发链:对文化资源缺乏全面的价值认识—急功近利式的“粗加工”—经济效益的实现周期短、总量少—更大规模的盲目开发—文化资源开发资金、开发计划的跟进性“失血”—文化资源开发的“烂尾楼”工程等。

    许多区域和城市的文化资源,以及资金、人力等文化产业资源就在这样的不断损耗、屡屡“套牢”过程中浪费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