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被国外媒体誉为“与长城媲美的工程”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它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一次亘古未有的“穿越”。自文成公主穿越羌塘高原进入西藏以后,一条汉藏间交通往来的通道随之形成,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唐蕃古道。这以后,许许多多人曾在唐蕃古道留下足迹,其行进方式不外乎骑马、徒步,或以牦牛代步。几十年后,金城公主选择了一条距离较短的路,但仍用了两年时间抵达目的地。再往后,以汉族人为主体的团体穿越世界屋脊,已经是1300年前的事。修建青藏铁路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它凝聚着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智慧和关怀,承载着几代铁路人的追求和梦想。为了保障青藏铁路这项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最伟大工程的通信畅通,青海铁通全体员工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努力,打造出一条穿越“世界屋脊”的信息高速路。
GSM-R 青藏铁路腾飞的翅膀
目前,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主要以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为主,这一系统属于单信道模拟通信系统,己经远远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需要。而随着铁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语音和数据通信在铁路安全与效率方面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铁路提速和客运专线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的行车调度指挥系统需要高度可靠、高度安全、快速接入的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长达1142公里,建于“世界屋脊”之上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拉段是多种先进技术的结晶,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沿线所经过的地区多为平均海拔4500~5000米以上、高寒缺氧、环境极度恶劣的地区,对铁路通信系统不论是从系统性能、业务类型方面,还是维护水平方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格拉段开始试运行,作为铁路专用的GSM-R网络也正式投入运营。行车安全能否得到保证,GSM-R网络的运行状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对网络投入服务后的维护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青藏铁路GSM-R系统于2004年4月开始建设,从试验段设备硬件安装到全网建成并投入运营,历经两年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青海铁通选派最优秀的人员予以配合,并前后多次组织GMS-R技术知识培训,培养出了一批合格的GSM-R系统维护队伍,为青藏铁路GSM-R系统的维护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青海铁通经过周密调查和认真分析,为格拉线设置了科学合理的维护机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员培训计划、医疗保障措施以及劳动保护、维护管理、工装设备配备等制度,为全面管好、用好、维护好格拉段先进的通信设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是设置格拉线科学合理的运维机构。格拉线运行维护管理原则是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管理,青藏铁路通信事业部负责格拉线通信系统的技术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和质量管理。二是拟定科学合理的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由青藏铁路事业部统一安排进行设备厂家脱产培训和自培,按照具体的教学计划、要求,做好实施和管理工作,确保培训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内容包括熟练掌握各工种相关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规章、新作业标准、应急抢险、故障处理等相关的通信知识;高原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等。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青海铁通积极参与GSM-R通信系统工程施工建设、GSM-R试验段的施工、设备测试工作,基本掌握了GSM-R网络系统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现场测试工作受到了铁道部有关部门的通电表彰。
GSM-R系统在技术成熟的GSM系统之上增加了特殊的硬件和软件功能,提供了强大的语音、数据业务平台,能够满足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业务需求,而且系统性能稳定、远程维护功能强大,全线采用双网覆盖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大大降低了恶劣自然环境下设备维护的难度。青藏铁路选择世界一流的GSM-R技术作为铁路专用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利于铁路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恶劣自然环境下设备的维护管理,是中国铁路语音和数据通信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为青藏铁路的运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数字信息化平台 青藏铁路发展的基石
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及铁路的第五次大提速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为青藏铁路提供信息化、数字化的平台成为摆在青海铁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严峻考验。为此,青海铁通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诸多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以下通信工程建设。
(一)青藏铁路宁哈段新一代CTC设备开通奔驰的列车有了“千里眼”。2004年5月12日,青藏线西(宁)哈(尔盖)段建成的智能化分散自律调度集中(FZK—CTC)系统正式开通,实现了西哈段全线17个车站应用CTC系统,其中10个车站率先实现无人站行车调度指挥。这是中国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奋战在千里青藏铁路线上的铁路职工克服高寒缺氧,发扬“吃苦、创业、团结、奉献”青藏线精神的历史见证,更是是青海铁通人履行“立足铁路、服务运输”宗旨,献给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份厚礼。
(二)兰青线及青藏线64个车站调度指挥实现现代化。为配合前西宁铁路分局的DMIS工程建设,公司按时完成了无线车次号自动校核系统的安装调试、DMIS通道2M端口接入、专用数字调度系统的开通工作,同时还及时开通西格线DMIS所需的6条迂回保护通道和调度系统迂回保护通道,保证了DMIS系统的开通运行,使西宁分局兰青线和青藏线的64个站区的调度指挥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三)完成了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为配合青藏铁路公司全面做好既有线改造配合及接管工作,公司完成了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工程于2001年10月18日正式开通,实现了西格段全程通信数字程控化,结束了通话质量差、传输不可靠、通信定量不足的历史。
(四)为服务于青藏铁路信息化建设,2002年完成了物资财务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满足西格线售票点需要,及时开通西格线客票2M电路12条及货票系统2M电路12条;根据TMIS货运制票系统的联网要求,完成了西宁分局35个货运站的通信通道建设,实现了兰州铁路局TMIS货票联网;为便于公安部门网上追捕逃犯,开通西格线公安联网电路4条,实现了互联网打击罪犯的信息化。
(五)全面配合铁道部生产布局调整和西宁铁路分局并入青藏铁路公司以及站段合并改革工作,在集团公司的统一指挥下,顺利完成了干线调度电话、TMIS、DMIS等系统对铁道部的对接,行车调度指挥系统顺利地由兰州局移交铁道部,受到了集团公司的通报表彰和青藏铁路公司的好评。
(六)为了保证青藏铁路正常的安全运输生产需要,按照集团公司“双达标”的要求,整治机房环境,加强长途光电缆径路的巡视,增补标桩、警示牌、宣传卡,对施工地段严防死守,坚持做到工区每周巡视次数不少于两次,特殊区段坚决做到派人盯防,确保大通道万无一失。2005年10月以来,因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应急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施工仓促、施工点多线长,对通信大通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尤其是进入今年5月份以来,青藏铁路提出了“奋战30天,确保5月底工程完工”的要求后,加大了公司通信光缆维护难度,青海铁通实施了全员现场严防死守的策略,并从省公司机关抽调干部,每天保证10名机关干部现场督导防护,防护人员最多时达300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抓住西格段新增二线应急工程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及时与各工程单位联系,安装施工电话100多部,不仅为铁通增加了收入,而且解决了施工单位的通信困难,为西格二线应急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七)加强了青藏铁路新业务的开发。青藏铁路通信事业部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和客户经理负责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共为青藏铁路公司机关以及形车主要站段发放服务联系卡2000多张。2005年共走访青藏铁路公司部室60多次,青藏铁路公司各单位200多人次,解答用户疑难问题500多条,建立客户个人信息档案900多人,得到了青藏铁路公司的好评。2005年共投资345万元完成了青藏铁路公司17处视讯系统、公司机关多功能会议厅扩音系统,新增无线调度命令系统21台、地面台2台、机车台10台,手持台250台,完成了行车调度台合并及6个新开站工作,有效地保证了青藏铁路公司的行车指挥和信息化建设。
此外,青海铁通还做了方方面面的工作保障青藏铁路通信畅通。
第一,为更好地迎接青藏铁路全面试运营,成立了拉萨通信段筹备组,主要负责成立拉萨通信段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掌握格拉通信的工程进度、协调通信工程相关事宜。对于格拉段的人员配备,青海铁通在全公司范围进行动员报名,并对报名人员进行健康体检,选拔合格人员派往格拉段工作。格拉段具体的维护工作由拉萨通信段和格尔木通信段负责。在西宁设置GSM—R网管中心,在格尔木和拉萨设置GSM—R维护中心,在格尔木、沱沱河、安多、那曲、拉萨设5个通信工区,平均每个工区管辖范围达230公里。另外,在拉萨通信站设有联合机械室、无线检修工区、通信维护站。格拉线通信维护人员总计98人,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人员有69人。在高海拔地区中,拉萨地区实行四班三上岗,沿线地区实行四班二上岗。
第二,针对格拉线通信技术含量高、地理环境复杂等情况,青海铁通参与了青藏铁路公司组织的二次牵引试验,对格拉段通信状况进行了全面实地了解,掌握了大量的现场资料,并及时成立了拉萨通信段,共调整48名人员充实到格拉段。拉萨通信段第一批人员于2005年11月18日到达拉萨并投入工作,从今年3月1日起,格拉段有关通信系统已经纳入到正常的维护工作中。
第三,为格拉线的顺利建设,及时完成了西宁—格尔木间转接至拉萨的128条2M电路的开通工作。
第四,与铁路事业部配合,与青藏铁路公司沟通,完成了格拉线拉萨新建4000线专网交换机组网开通工作。
第五,组织并积极参与格拉线通信系统初验工作。2006年4月8日至2006年5月2日,青海铁通组织线路、传输、交换、电源、机房、FAS系统验收组对格尔木至拉萨的60芯骨干光缆以(一个)中继段为单位进行了测试和验收。在验收的20多天中,验收组人员加班加点,经常工作到夜里12点,以把住格拉段通信工程质量、为铁路行车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为重,圆满完成了全部验收测试任务,为青海铁通日后格拉段的通信维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打造一流的高原铁路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